相約陽泉,讓科幻照亮未來 ——首屆劉慈欣故鄉科幻文化活動周在山西陽泉舉行
8月15日,由山西省委宣傳部指導,山西省文聯、山西省作協、陽泉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首屆劉慈欣故鄉科幻文化活動周在山西省陽泉市啟動。活動主題為“相約陽泉 讓科幻照亮未來”。山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吉福,山西省文聯黨組書記李斌,山西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邢利民,陽泉市委書記雷健坤,陽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曉東,中國作協科幻文學委員會主任、山西省作協副主席劉慈欣,《科幻世界》雜志副總編輯姚海軍等出席啟動儀式。
打造科幻之城新名片
陽泉是《三體》《流浪地球》的作者、科幻作家劉慈欣的故鄉。作為劉慈欣科幻作品的誕生地,陽泉市近年來著力推動文旅融合,加快文化強市、產業轉型,借力本土特色優勢打造科幻之城新名片。
邢利民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一次科幻、文學、藝術大聯合的盛會,從多種角度、多種形式,讓大家領略科幻的魔力、文學的魅力和文藝的絢麗。
李斌在致辭中談到,劉慈欣的作品已走進電影、電視劇、動漫、游戲、劇本殺、音樂等領域,帶動了中國青少年關注科幻文學的熱情,也讓科幻文藝綻放出更美的花朵。
雷健坤在致辭中說,作為一座傳統的資源型城市,陽泉正以文化創意產業作為轉型的重要方向,探索將數字產業集聚地與科幻文化發源地連接,催生科幻產業集聚區,幫助陽泉打開走向未來的大門。希望通過這次活動,搭建科幻創作平臺,讓科幻文學與科幻產業實現融合,推動文化軟實力轉變成現實生產力和市場競爭力。
在8月15日下午舉行的“娘子關杯”科幻文學/美術作品大賽頒獎盛典上,劉慈欣、姚海軍、超俠等為獲獎者頒獎。大賽由山西省作協、美協、陽泉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學作品465篇,美術作品1728幅。王云軒的《重生之愿》、寇妙琦的《面朝大海指南》和邵子岐的《天算》獲得文學類一等獎。張利慧憑借國畫《太空家園》獲得首屆全國青少年科幻美術作品大賽最高獎項。
從現實主義傳統到科幻文學高地
8月16日,《劉慈欣創作年譜1999-2022》首發式暨“從現實主義傳統到科幻文學高地”主題對話會在“陽泉記憶·1947”文化園城市會客廳舉行。
肖克凡、石一楓、姚海軍、超俠、楊遙等作家以及蔣述強、竇文章等科學家與劉慈欣對話、交流對現實主義和科幻文學的體會與見解。活動由中國作協社聯部主任李曉東主持。
劉慈欣認為,科幻與現實的聯系十分微妙,也是多方面的。科幻的最終目的就是超越現實,讓人類可以在現實之外想象新的世界。而傳統的現實主義與科幻文學之間,又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科幻創作從現實出發、起源,能讓天馬行空的想象更有真實感。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蔣樹強談到,科幻文學中的想象力將通過科技的邏輯和理性進行創新,無論是人工智能,還是物理等學科,實際上都是想象力推動科學的發展。
作家肖克凡表示,科幻是尚未置身其間的現實主義。無論是傳統現實主義,還是當今的科幻文學作品,文學的本質都從未改變。
姚海軍說,現實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有些作家敏銳地關注到了一些特別的變化,以科幻的手法表現出來,這可能就是科幻現實主義的來源。
作家石一楓則表示,科幻文學和現實主義文學,其實都是文學,最重要是看它們是否能從生活中提煉出自己獨特、有意義的觀點和思考。這才是優秀文學的力量。
科幻作家超俠表示,科幻想象是現實的放大器,可以將現實中的種種矛盾、沖突、變化,通過有科學邏輯又富于想象的方式進一步擴大、增強,在文學手法基礎上加入科學維度,更加具有戲劇性和沖擊力,比起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可能更具震撼性。
山西省作協副主席楊遙回顧了和劉慈欣交往的經歷,談到科幻作家和傳統文學作家的異同,他認為,科幻文學和傳統文學,都可以是“山藥蛋派”的一種延續,延續傳統,又寫出創新,才能百花齊放。
對話結束后,讀者與劉慈欣進行了互動交流。
據悉,活動期間,陽泉市還舉辦了科幻圖書展,科幻電影展等多項活動。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