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陸費墀與《四庫全書》
    來源:北京晚報 | 鄭永華  2023年08月17日06:22

    清代編纂的《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匯編叢書,也是融傳統文化于一體的集成之作。說起《四庫全書》,人們最先想起的往往是才高八斗的紀曉嵐,即擔任全書總纂的紀昀。其實《四庫全書》的編纂歷經了征書、編纂、謄校、裝訂等漫長的艱辛過程,凝聚著成百上千人的心血與智慧。出任全書總校、后來更因此而身死家毀的陸費墀(chí),就是其中之一。

    贊修書自始預事

    陸費墀(1731年-1790年),復姓陸費,名墀,字丹叔,號頤齋,浙江桐鄉人。他自幼聰敏,涉獵廣泛,不僅精讀傳統的經史諸子,而且堪輿、醫卜、術數、方技等亦“靡不究曉”。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36歲的陸費墀喜中進士,隨后出任翰林院編修,參與內廷典籍編纂。

    《四庫全書》由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安徽學政朱筠所上“修書”奏折引發。時任東閣大學士劉統勛曾以修書非急需“政要”,意欲阻撓。戶部尚書于敏中則認為朱筠建議符合“文治天下之大計”,因而“固爭執”。由此在朝臣間引發是否開館“修書”的劉(統勛)、于(敏中)之辯,兩者相持不下。

    很可能在此醞釀往還的過程當中,擔任內廷編修的陸費墀就已參與其中,并起到獨特作用。乾隆帝后來將陸費墀視為響應修書的核心人物,認為《四庫全書》“發端于于敏中,而承辦于陸費墀”,又強調說:“陸費墀從而附和,是以于敏中奏充武英殿提調,令專辦《四庫全書》一切事宜,眾人之進退,皆出其手。”

    任總校肩挑重擔

    乾隆帝啟動《四庫全書》編纂,意在“用昭策府大成,自軼唐宋而更上”,因而期望甚高,對編纂也提出了極高要求。但《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體量巨大,修書所用底本又來源多樣,版本歧異不一,傳抄之誤在所難免。為保證編纂質量,“四庫館”設立了分校、復校、總校、抽查等諸多流程。出任總校的陸費墀,遂成為統籌校核質量的關鍵人物。

    早在開館之初的乾隆三十八年閏三月,館臣就提出編纂《全書》“必須折衷畫一,應令武英殿提調、翰林陸費墀董司其成”。陸費墀由此承擔起總校全書、“酌改字樣”的重責。于敏中也多次強調校勘的重要性,寫信反復叮囑:“承辦《全書》及《薈要》分校諸公,當請其到署,以此切致之。各宜經意,勿留錯誤之跡,日后取咎。總祈慎之又慎為囑,并與丹叔言之。”于敏中所言丹叔,即時任總校陸費墀。所言的《薈要》,則是編纂過程中先行匯集精華的《四庫全書薈要》。“四庫館”由此形成“全書處”與“薈要處”兩個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的修書組織。而兩者的校核,都由陸費墀負總責。

    乾隆帝對《全書》內容頗為關心,對字跡勘校亦嚴加督責。他旨令“妥立章程,俾各盡心校錄無訛”。因而館臣對于需呈交“御覽”的《薈要》及首套《全書》,自不敢有絲毫怠慢。其中僅校對一項,就安排有謄錄、分校、復校、總校、總裁抽查等諸多步驟,同時“各設功過簿二本”,制定了詳細的獎懲條例。其中規定:謄錄每錯一字,記過一次;分校未看出謄錄之錯,一同記過;武英殿抽查發現錯字,分校、復校等均同與謄錄記過。若進呈后由皇帝指出,則各人記過加倍。作為總校,陸費墀除校改謄錄、分校、復校各環節遺漏的錯訛外,還要對全書款式、卷篇、次序等進行把關。乾隆四十年年底裁撤復校,改由分校互校,總校的責任進一步增加。

    陸費墀不僅以武英殿提調之職掌管底本收發,以總校之職統領繕錄的校驗勘對,還要預估定本抄寫時可能出現的“俗體字”、避諱字、形近字等問題。為此他編寫了《辨正通俗文字》一書,分辨似、正訛、正帖通用三篇,詳細辨別文字的正、通、俗三體。書成后,謄錄人員“倚為司南”,成為四庫館中的必備工具書。陸費墀又編撰《歷代帝王廟謚年諱譜》《經典同文》等著作,“用便檢省”,以減少因帝王避諱或字形相近而導致的訛誤。可見強化校勘,減少書寫錯訛,以免將來受到責罰,是陸費墀始終縈繞于心的重大問題。

    受賠補身死家毀

    陸費墀與于敏中的密切關系,既為其得以自始至終參與《全書》的編纂提供了契機,也為他最后的人生悲劇埋下了伏筆。

    四庫館開館后僅一年,于敏中涉太監泄密案,逐漸失去乾隆帝的信任。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67歲的于敏中病逝家中。幾年后乾隆帝下令將于敏中牌位撤出賢良祠,“以昭儆戒”。此期一直在四庫館全力修書的陸費墀,多次受到牽連。

    早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三月,武英殿總裁王杰就以館存底本“短少”,彈劾陸費墀“辦理毫無章程”。乾隆帝稱陸費墀“專司提調,前后數年,事出一手”,其瀆職之責不可推卸,同時指斥陸費墀倚仗于敏中,“假藉聲勢”。乾隆帝將陸費墀先行撤職,降諭嚴辦,此時距于敏中去世不過數月。但經過反復盤查,發現短少底本不過30余種,遠不及王杰指控的四五百種。且底本短少主要緣于人員混雜,“收發不清”,并非陸費墀一人之錯。乾隆帝見此將陸費墀官復原職,令其繼續編纂,但認為陸費墀仗勢“牟利”的偏見,卻沒有太大改變。

    這一隱患,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于敏中牌位被撤出賢良祠后再次爆發。乾隆四十六年底,首部《四庫全書》即文淵閣本編纂完成,進呈后獲得乾隆帝稱贊,隨即下令再抄六部,分藏于盛京、承德、圓明園及江南的揚州、鎮江、杭州等地,以昭“藏書美富、教思無窮之盛軌”。《四庫全書》卷帙浩繁,謄錄人員參差不齊,但在陸費墀等人督促下,上呈“御覽”的《薈要》及文淵閣《全書》定本,校勘質量應該還是不錯的。不過分抄“北三閣”“南三閣”藏本時,“大功告成”的松懈情緒逐漸滋生,“捷于蕆事”的僥幸心理也或多或少存在,因而抄本錯訛增多,在所難免。著名史學家陳垣先生因此總結說,清代《四庫全書》等官修書籍,“第一求速,故不能不草率;第二求無違礙,故不能不有所刪改;第三求進呈本字書無訛誤,故進呈本以外,訛誤遂不可問”,可謂切中要害。這也成為責任追究時總纂、總校等人難以辯解的風險。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五月,乾隆帝偶然在承德避暑山莊翻檢文津閣收藏的《四庫全書》版本,發現其中“訛謬甚多”。他下令復查,設法挖補改換。但隨后又發現書中有“未經刪削”等更為嚴重的錯誤。乾隆帝大為惱怒,認為“實屬草率已極”,諭令對七閣《四庫全書》全部重加校勘、抽改,并下令由原任總裁、總纂、總校各職的紀昀、陸錫熊、陸費墀等人分別負責。陸費墀因修書而致身死家毀的人生噩運,隨之降臨。

    在四庫修書的“三大員”當中,獨以陸費墀所受責罰最為嚴重。乾隆帝在諭旨中對陸費墀大加斥責,稱其屢邀恩賞,而所編之書“竟舛謬叢生,應刪不刪,且空白未填者竟至連篇累頁。荒唐若此,該員所司何事”。乾隆帝嚴令其賠辦江南三閣全書裝潢所需巨款,并一再諭令不準地方鹽商等幫其辦理,以防其反而“藉此又得沾潤”。在《題文津閣》詩中乾隆帝更出語尖刻,稱“獨有費墀牟利重,職鐫其計嘆非工”,指責陸費墀在館中“惟以牟利為心”。這顯然是巨大的人格污辱,但陸費墀百口莫辯。不久,乾隆帝又追究陸費墀“經手書籍底本,交代不清,致有遺失”的舊賬,下令將其革職,戴罪辦理“南三閣”《四庫全書》各事項。

    此后數年間,悲憤交加的陸費墀往來于江浙二省,奔波勞累,最終抑郁去世。但乾隆帝仍未釋懷,稱陸費墀:“所辦三閣書匣等項,及繳出罰銀一萬兩,計其家資已不下三四萬。若非從前在四庫館提調任內苞苴饋送,何以有此多資?”他下令籍沒陸費墀家產,僅給其子孫留銀千兩作為生活費用,其余全部罰作“南三閣”辦書之用。地方官受命查封,卻并未發現陸費墀“貪財牟利”的證據。乾隆帝得訊,有所醒悟。后來他將陸費墀開復原官,發還家產,又命宣付史館為其立傳,算是間接承認了自己對陸費墀懷疑的不實。

    事實上,自乾隆三十八年四庫開館時起,直至乾隆五十五年去世為止,陸費墀在修書的十多年間,每天自辰時(早晨7:00-9:00)入宮,晚上酉時(下午5:00-7:00)方出,“寒暑未嘗稍懈”,成為四庫諸臣中“實際任事最力”之人。作為專司修書的“三大員”之一,陸費墀可以說是“成也《四庫全書》,罪也《四庫全書》”。其后裔、中華書局創始人陸費逵,以高祖曾出任《四庫全書》總校而引為家族驕傲,稱“每閱《四庫總目》及吾家家乘,輒心向往之”。陸費墀在《四庫全書》編纂過程中做出的獨特貢獻,理應得到后人更多的稱贊與認可。

    (作者單位:北京市社科院史志學所)

    亚洲?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先锋影音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久中文字幕 | 91精品国产色综久久|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成人免费无码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国产精品k频道在线看| 国产精品色拉拉免费看|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 任我爽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天美传媒精品1区2区3区|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99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毛片|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夜夜|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久久影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网站| 国产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七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手机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精品2021|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国产精品公开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 国产在vr视频精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