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之鄉”授牌儀式暨2018-2020年度《安徽文學》獎頒獎典禮在桐城舉行
素以“文都”著稱的桐城,盛夏喜開文學盛宴。7月8日至9日,全國一批文學名家和重點文學期刊主編齊聚桐城,共同見證中國“文學之鄉”授牌、2018-2020年度《安徽文學》獎及第四屆桐城市文學藝術獎頒獎,共襄文壇盛事,共話新時代文學創作。中國作協副主席、中華文學基金會理事長徐貴祥,中華文學基金會秘書長安亞斌,安徽省出版協會理事長查結聯,安徽省文聯黨組成員、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先發,安徽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協主席許春樵等出席授牌儀式和頒獎典禮。
儀式上,徐貴祥為桐城市頒授中國“文學之鄉”牌匾,安亞斌宣讀了關于授予桐城市為中國“文學之鄉”稱號的決定。經考察評審,2022年12月,中華文學基金會決定授予桐城市“文學之鄉”稱號,這是安徽省繼宿州市和六安市葉集區之后第三個獲此榮譽稱號的地方,也是桐城市繼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之后,獲得的又一塊“金字招牌”。中國“文學之鄉”是在中國作協領導下,由中華文學基金會具體實施的文學公益項目,旨在通過文學品牌創建進一步繁榮當地文學創作、普及文學知識、鼓勵和扶持基層文學事業建設,起到“標桿”示范作用,共同推動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
桐城有著豐厚的傳統文化積淀和崇文重教的歷史文風,文學創作隊伍實力較強,文學創作活動開展活躍,文學服務群眾工作基礎扎實。近年來,桐城以創建中國“文學之鄉”為抓手,不斷健全文學平臺及文學陣地,成立全省首家縣級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桐城文學藝術院,設立桐城文學藝術獎,積極扶持精品創作,文學事業呈現蓬勃發展勢頭。
徐貴祥為桐城市頒授中國“文學之鄉”牌匾
當天,2018-2020年度《安徽文學》獎正式揭曉。受疫情影響,本次《安徽文學》獎評選延至今年舉行,從2018-2020年度發表的203篇作品中共評出15篇佳作。其中,溫亞軍、潘軍、第代著冬、竇紅宇、洪放獲得小說獎,王祥夫、蒼耳、指尖、耿立、葉淺韻獲得散文獎,梁小斌、胡弦、西渡、余怒、陳巨飛獲得詩歌獎。頒獎典禮上,獲獎代表西渡、王祥夫、潘軍先后發言,表達了對組織單位與舉辦地桐城的感謝,分享了在《安徽文學》發表作品的經歷或創作體會?!栋不瘴膶W》主編李國彬介紹了評獎情況。
頒發《安徽文學》獎小說獎
頒發《安徽文學》獎散文獎
頒發《安徽文學》獎詩歌獎
第四屆桐城市文學藝術獎同日揭曉并頒獎,共39件作品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其中,江覺遲創作的長篇小說《邦金梅朵》獲得文學類一等獎,吳菊芳剪紙《美麗鄉村》獲得藝術類一等獎。
授牌儀式暨頒獎典禮上,徐貴祥、陳先發分別發表講話。徐貴祥表示,桐城文化特別是桐城文學久負盛名,具有超越地域的影響力、感召力。桐城獲得中國“文學之鄉”稱號,是桐城文學和桐城文化的再動員、再出發,希望同向聚力,讓文學貼著地皮走、進入尋常百姓家,為鄉村振興賦能、為美好生活激蕩正能量。陳先發說,“桐城文章”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脈中散發著獨特的神采與魅力,獲評中國“文學之鄉”,既是在向文化先賢致敬,也必將喚醒與激發新一代寫作者的文學使命感與創造力;安徽省文聯將進一步發揮組織優勢、專業優勢,采取更多正向激勵措施,讓文學創作保持生生不息的創新活力,催生更多精品力作,為文藝事業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活動期間,還舉行了《安徽文學》創研基地授牌儀式,并圍繞新時代文學創作進行了熱烈研討。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了六尺巷、文廟及桐城文化博物館,欣賞了具有濃郁地域文化特色的黃梅戲、民歌、舞蹈、情景劇等節目。大家紛紛表示,授牌暨頒獎系列活動“上下聯動”,拓寬了地方文學藝術交流視野和渠道,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促進文藝繁榮發展。
《新華文摘》《小說月報?原創版》《長江文藝》《散文選刊》《山東文學》《青春》《綠洲》《雨花》等國內文學期刊主編或負責人,安慶市文聯、桐城市四大班子領導,部分省級文藝家協會、創研機構、期刊和地市、縣(區)文聯、作協及產(行)業文聯、作協負責人參加活動。
活動由中華文學基金會、安徽省文聯指導,安徽文學雜志社與桐城市委市政府及安慶市桐城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主辦,桐城市文聯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