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少年兒童展開“一帶一路”畫卷:用智慧激活記憶
1877年,德國學者李希霍芬提出“絲綢之路”概念。這讓西方列強把目光投向了中國。他們發現:原來,這個世界還有一種更加輝煌的文明,可以將印度、古希臘、伊斯蘭文明融合在一起,雜而不亂,歸于大同。
駝鈴帆影,東去西來,無數星辰匯聚成一條美美與共的生命洪流,那些鮮活的記憶如在眼前。雖然無法親歷古代“絲綢之路”的滄桑與繁華,但是此刻,作為一名中國人,我依然要為兩千年前的中國智慧感到自豪。
和而不同,美美與共,2500年前的中國古人用君子智慧為21世紀的“一帶一路”埋下了精美的伏筆。
匠心筑夢,全國百佳出版單位——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力邀中國人民大學學者王義桅,在共建“一帶一路”十周年之際,為中國少年準備了一份厚禮——《“一帶一路”的燈光》。讓我們一起插上穿越千年的翅膀,和溫暖的“燈光”一起,賡續君子智慧,展望世界未來!
依然要從一百年說起!
一百年前,李希霍芬的學生斯文·赫定就曾預言:中國必將復興“絲綢之路”。可惜的是,斯文·赫定只猜對了一半。
近些年來,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提出過絲路復興計劃。2010年,歐盟提出“新絲綢之路計劃”,希望建立歐亞自由貿易區;2011年,美國提出“新絲綢之路戰略”,為了解決阿富汗撤軍后的中亞地區安全問題。
唯有秉承君子之道的中國,站在全人類的視角,深情地注視著這條絲綢古路。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一帶一路”。這是從更深更廣的全人類視角,用中國智慧激活面向未來的歷史記憶。
《“一帶一路”的燈光》作者王義桅說:“我們抱著學習的態度,鼓勵一切良性競爭。我們有堅定的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讓世界去選擇吧,大浪淘沙才能更加顯示,‘一帶一路’的燈光照耀世界,符合現代化道路,成就人類共同現代化的光明前景。”
正因如此,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中國,是唯一能夠打破西方文明神話,推動世界繁榮的國家。世界期待分享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底蘊,也期待分享中國君子之“道”的發展理念。
一口氣讀完王義桅教授的《“一帶一路”的燈光》,以中國的君子之“道”,講述世界發展上下五千年,通俗易懂,發人深省。這是一本寫給青少年的思政讀本,全書想要傳播的不僅是聯通世界、和諧共生的中國力量,更是一種光耀少年的人文胸懷。
《“一帶一路”的燈光》序言這樣寫道:“我們生活的地球已經旋轉了46億年!如果把地球的生命比作24小時,人類僅僅出現在最后的1分10秒。正是這1分10秒,人類從黑暗中走來,手拉著手、心連著心,迸發出席卷星球的智慧之光。億萬年過往,皆為序章!”
手拉手、心連心,迸發出席卷星球的智慧之光。今天,“一帶一路”的燈光正在照耀我們的世界!
世界美好了,少年的未來才會更好。
作為一名兒童文學作家,我時常會想:“一帶一路”會給中國少年帶來什么?拓展全球視野、推動文化自信、培養國際人才……我會感到欣喜,因為,它讓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
我也時常仰望星空!很多人并不知道,銀河系所在的位置,其實是宇宙中的一片荒漠,恰恰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改變了世界,讓銀河系的荒漠創造了奇跡。
從古代到現代,中國人民一直在創造奇跡。“一帶一路”已經走過了漫長的十周年,中國再一次將人類四大文明——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串聯在一起,通過由鐵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氣管道、輸電線路和通信網絡組成的綜合性立體互聯互通,推動內陸文明、大河文明的復興,推動發展中國家脫貧致富,推動新興國家持續成功崛起。
瞧,“一帶一路”距離我們真的并不遙遠!
“一帶一路”的燈光正在點亮世界、照耀未來。聯合國前秘書長沙祖康,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孔丹,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前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齊鳴秋聯袂推薦,《“一帶一路”的燈光》,講述君子之“道”,放眼世界未來。
希望中國少年在這本書的陪伴下,繼往開來,把握時代脈搏,暢想世界未來,成為聯通古今的巨人。請讓世界知道,中國,不只有歷史,還有更加璀璨的未來。少年,才是21世紀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