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學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 ——中國作協舉辦臨潭縣鄉村振興干部人才能力提升培訓班側記
甘肅省臨潭縣是青藏高原上一個遠近聞名的文化大縣,有著綿延600多年的獨特洮州文化。1998年,中國作家協會被確定為臨潭縣的中央定點幫扶單位。經過多年持續不斷的幫扶發力,中國作協與臨潭縣一道探索出“文化潤心、文學助力、扶志扶智”的文化幫扶思路,在助力臨潭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了文學的力量。
6月13日至17日,來自臨潭的60名基層鄉村振興干部人才在中國作協北戴河創作之家參加了為期5天的能力提升培訓班。該培訓班由中國作協辦公廳和臨潭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作協北戴河創作之家和臨潭縣鄉村振興局承辦,是2023年度中國作協在定點幫扶縣實施的系列人才振興項目之一。
為干部群眾提供最好的成長平臺
中國作協北戴河創作之家是文學人心中的家園,許多知名作家都曾在此深耕創作。中國作協依托自身文學平臺資源優勢開展幫扶縣高水平人才培訓的傳統由來已久,把定點幫扶縣的人才培訓放在北戴河尚屬首次,意在為大家提供最好的成長平臺。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彥在開班前會見了全體學員。開班式上,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李一鳴對遠道而來的臨潭學員們表示歡迎。臨潭縣政協主席朱成花代表縣四大班子致辭感謝。她表示,中國作協多年來圍繞臨潭文旅發展需求,全力助力臨潭經濟社會發展,文學力量在臨潭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繼續助推臨潭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拓展幫扶成效。
在為期5天的培訓中,培訓班圍繞人才能力的多方位提升,不僅設置了《從生活到藝術》《涵養人民情懷》等有助于文化素養提升的文學藝術類課程,還設置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學思踐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中國農業大學在云南開展鄉村建設實踐與思考》等與基層工作職能貼近的業務課程,以及農業產業園、藝術鄉村旅游等與鄉村建設、產業發展方向對口的實踐課程,并安排了交流討論環節。陳彥、李一鳴和生態環保督察領域專家白保柱,鄉村振興領域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董強先后授課。學員們紛紛表示,第一次集中聽這么多高質量的課程,增長了知識,啟發了思考,受益匪淺。
此行臨潭學員涵蓋了幫扶縣各部門、各鄉鎮、村社鄉村振興系統一線業務骨干,以及文化、教育領域相關文藝人才,其中,中國作協會員1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1人,基層作家3人,記者2人,語文老師4人。
培養文學人才,切實推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中國作協先后在魯迅文學院舉辦臨潭語文老師暑期班、臨潭基層文化干部培訓班,此外還有8名作家參加了魯迅文學院作家培訓班。說起魯迅文學院,當地參加過魯院培訓的干部群眾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回憶。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中國作協實施的諸多幫扶項目中,文化教育是重要領域,人才培訓是每年必不可少的內容。多年來,中國作協的文化幫扶思路對當地人才的培養和干部群眾觀念的影響,不僅體現在課堂上,也體現在文學作品中。選派作家采風、培養本土作家、助力作品出版……一批批文學作品凝聚了臨潭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力量,進一步提振了大家的精神動力。
經過中國作協20余年持續不斷的幫扶,2020年臨潭被授予“文學之鄉”稱號,先后增加了中國作協會員6名、中華詩詞學會會員18名,文學創作隊伍規模達300余人。在中國作協的助力下,100多位作家先后走進臨潭采風創作,臨潭作家出版文學作品集25本,大力推動了臨潭文學事業發展。這一切都對臨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起到了切實作用。
《臨潭有道——臨潭縣脫貧攻堅作品選》是一本臨潭本土作家記錄脫貧攻堅戰的作品集,出版于2019年,描繪了臨潭的奮斗者們可歌可泣的故事。它是由原掛職干部朱鋼和縣文聯主席敏奇才共同編輯的一部圖書,增長了廣大干部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決心。文學對臨潭脫貧和發展的影響,在當地已深入人心。
“為建設美麗鄉村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培訓,中國作協定點幫扶機構尤其注重培養最基層的村社干部、致富帶頭人,他們是鄉村振興中最堅實的力量。很多學員都是第一次走出甘肅,第一次見到大海,第一次聽一堂高水平的文學課、專家課。
王定業是中國作協派駐第一書記的池溝村黨支部副書記,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也是一位鄉村畫師。從得知培訓的消息起,他就對此行非常期待。在中國作協多年的持續幫扶下,池溝村不僅鄉村面貌極大改善,鄉村旅游也開始逐步發展,先后被評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依旦木加是第一次坐飛機,看似“沒見過世面”的他,在村里卻是致富帶頭人。他所在的日扎村是藏族村,村兩委看中了村子在縣城周邊的優勢,帶領大家把村里傳統的酥油、曲拉等進行加工銷售,依旦木加是該項目的骨干。為進一步幫助他開拓眼界,本次培訓班也邀請了他參加。同時,中國作協定點幫扶項目對日扎村的產業振興也進行了支持。
在培訓班尾聲,學員代表帶著深深的回憶和滿滿的收獲,表達了各自的心得。臨潭縣鄉村振興局干部張效忠表示,能和全縣基層鄉村振興干部共同學習交流,收獲頗多、感觸頗深。通過培訓,自己的個人綜合能力得到了鍛煉,思想得到了升華,理論素養有了進一步提升。
冶力關鎮池溝村專職化書記岳曉斌談到,池溝村和中國作協、和文學有著不解之緣,很多作家都走進池溝、書寫池溝。“這次培訓中,我們聆聽了各位專家教授的精彩授課,觀摩了北戴河藝術村落,對鄉村振興戰略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認識。每一個環節都是一次提升,每一節課程都是一次拓展。”他表示,自己今后將繼續腳踏實地,結合池溝村發展需求,一步一個腳印為人民服務,投身到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
“此次培訓內容豐富、形式新穎、針對性強,通過參加這次培訓,我更加堅定了要努力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信念。”臨潭縣第三中學老師王燕說,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他一定會努力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多元化的教學知識結構和教學策略。
新城鎮人民政府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王成談到,本次培訓讓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鄉村振興的概念和內涵,也對自己的職責和任務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結合實際,揚長避短,因地制宜,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為建設美麗鄉村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