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國文化的種子種進孩子們的心田
盡管引進版繪本在促進國內繪本發展、啟蒙中國孩童美學等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但其中所建構的生活場景、文化身份,都帶有不同國家民族的鮮明特色,對我們的孩子所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顯然也是不容忽略的。尤其在十余年前,當我們面對圖書銷售排行榜和少兒圖書市場上滿目盡是引進版繪本時,就不得不心生憂慮了。
有感于引進版圖書的鋪天蓋地,出于作為出版人的責任擔當,我們自2010年起,就開始發力于原創圖畫書的策劃出版,希望能夠推出更多具有鮮明中國色彩、強烈中國氣質和濃郁中國風格的本土圖畫書,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深深種進孩子們的心田,讓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基因賡續不絕。為此,我們立足于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歷史印記,精心打造“故事中國”系列圖畫書,《故宮》《長城》《雨龍》《羊姑娘》等經典意象再現新意;我們立足于千年文化瑰寶京劇藝術,演釋出紙上大戲“國粹戲劇”系列圖畫書,《三岔口》《牡丹亭》《宇宙鋒》《大鬧天宮》等古老國粹躍然紙上;我們立足于代代傳唱、生生不息的民族史詩,嘗試著創作出版系列繪本《江格爾》《瑪納斯》等打開書卷禮贊英雄。無論水墨,或是水粉,抑或丙烯等種種表現手法,在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當中,所彰顯的,無一不是中國人自己的風格、印記,無一不是中國人自有的價值觀念、民族精神。為此,我們也得到了相應的肯定,系列圖畫書中先后有多本獲得“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然而,如何在中國元素下實現創新,以現代表達詮釋傳統文化,仍然是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關注的課題。如何將故事新編,如何將那些承載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的意象重新賦予生命,如何把那些凝聚民間藝術特色的元素、形象融入到兒童圖畫書中,我們繼續開始新的探索。
首先,將最具中國特質的文化元素做時代化的創新演釋。“小神獸”系列的創作者顏海婧是我們的簽約作者,擅長寫古代神獸和妖怪的故事。文字充滿想象力,極具傳奇色彩,又不失傳統韻味。她靈活運用《山海經》等志怪古籍中的形象,比如《銀鐲》中的杜鵑狐貍,《貍貓戲臺》中的山神,《阿凡米的河》中的河神等等,重新賦予這些意象以生氣、靈魂,甚至人性,并用文字寄托情感、認知與價值判斷,使得這些故事并非單純的奇幻演繹,而是始終圍繞著美好與良善,圍繞著人類最柔軟的情感展開,編織出一個個亦真亦幻的動人故事。
其次,將中國風格以傳統元素加現代詮釋的手法做最多樣的藝術表達。在插畫技法的表現上,我們力求取傳統文化的“道”,用中國自己的“器”,呈現出獨特的東方美學特點和審美氣韻。所選擇的插畫家,在故事表現形式上大膽探索,對民間版畫、工筆重彩、剪紙、壁畫等藝術形式進行創新融合,并通過精心的構圖配色、版面設計與細節布置,將中國元素的表達與故事情節的推進、人物情感的發展相結合,濃墨重彩、張力十足。最終,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小神獸”,活潑靈動、形神兼備,又不失中國繪畫特有的生動氣韻和筆法意趣。因而,這套書的插畫在圖書出版前就已走出國門,入選“博洛尼亞”“布拉迪斯拉發”“德黑蘭”等多個國際插畫大獎的評獎環節。
更重要的是,故事本身將中國人特有的價值理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做了最親和的傳遞。一個好的故事,不僅在于其文本的趣味性、圖畫的藝術性,更在于其所能夠傳承的文化內涵和核心價值。我們想傳遞給孩子的,不只是中國人自己的故事、藝術表現形式,更重要的是中國人的精神特質。“小神獸”的故事從孩子們的生活中來,傳達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意義上的真善美,讓孩子們在古典文學“神話”“志異”的故事形式里感受愛與溫暖、感知中國傳統人文精神和價值觀念。
“小神獸”系列八本書的成功誕生,于孩子們,是在收獲一個個精彩故事的同時,感知到其中所蘊含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于我們而言,是深刻體悟到中華文明背后存在著的價值理念和情感追求。這種精神上的勾連,正是作為出版人“講好中國故事”最為根本的依托,也是出版社體現社會責任擔當最為核心的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