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研討《云襄傳》:這里有未曾遠去的武俠
6月14日,由中國電視藝委會主辦的網絡劇《云襄傳》研討會在京召開。該劇改編自方白羽創作的長篇小說《千門》,講述了一位不會武功但智謀奇絕的書生云襄,背負云臺使命步入江湖世界,結識了一眾好友,在波詭云譎的江湖紛爭中,一步步查清往事謎團,迎來成長蛻變,最終捍衛仁德與心中正義的故事。
與會專家認為,該劇在不失其傳統武俠劇底色的基礎上,努力尋求對傳統武俠劇的創新與突破。《云襄傳》不僅擁有傳統武俠劇的必備元素,如門派之爭、復仇之舉、報恩之心、社稷之憂、蒼生之念等,更有商戰之奇、智謀之巧、懸疑之風。與此同時,該劇并非是簡單的求新求奇,而是經由一系列性格豐富的人物群像、“輕武重智”“重內輕外”的敘述方式,以及傳統武俠故事的反套路設計,顛覆了一般觀眾對武俠認識相對固定的價值觀念,從而在俠義精神的傳承、揚棄和拓新上,對俠義精神的當代價值進行了重新認定,實現了武俠劇精神內涵的新詮釋。也有專家談到,《云襄傳》在開篇把劇作的表現目的提升到智慧的高度,希望在道的層面統領全劇,而云襄下山之后,劇作一直在濃墨重彩地表現其天才算法、妙計連環。盡管劇作在計中計的遞進中展現了人物的心路歷程、精神成長,但與此同時,這些內容表現的不是道,恰恰是術,以術為載體凸顯人物的情感與愿望,并沒有實現從謀略到智慧的躍升。因此,該劇在講述“術與道”之間還需要一個必要的中間連接。也有專家建議,《云襄傳2》在續集創作時可進一步加強主角或配角的喜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