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與曲波叔叔相處的日子
我是在上小學時看的《林海雪原》原著,當時因為年齡小,還不能完全理解書中的細節,但小說對人物的精彩描寫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非常吸引人,尤其是少劍波、楊子榮、孫達德、白茹等英雄形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犧牲換來的。
直到1967年1月,我被分配到北京110中學,機緣巧合之下與曲毳毳分在同一個班。由于我們的家庭背景相似,很快我倆就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那時我們的父母都在接受審查,經常不能回家,當曲毳毳的姐姐哥哥們也不在家時,常常是我與她互相陪伴,就這樣我認識了毳毳的家人。當我知道毳毳的爸爸就是《林海雪原》的作者時,立刻肅然起敬,心想他一定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人。但是,讓我沒想到的是,曲波叔叔非常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而且從不把我當小孩子。我們經常一起聊天,他時常給我們講戰爭年代的故事和過去的往事,聊到高興處就仰天大笑,講到犧牲了的戰友時又低頭陷入深深的沉思。他講故事有很強的感染性,我也從他的故事中汲取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在我與曲波叔叔相識的30多年里,只要我有時間,都會去看望他和劉波阿姨。當我遇到困難或困惑時,特別愿意向他們傾訴,每次也都會從他們那里得到正面的引導與幫助。
記得我從部隊復員分配到新華印刷廠時,有一次工會組織工人進行萬米游泳比賽,從頤和園玉帶橋游到玉淵潭的八一湖,當我快到終點時已經感到精疲力竭。正當我想放棄上岸時,突然看到曲波叔叔站在岸邊大聲為我加油。他不顧在戰爭年代負傷留下的腿部殘疾,獨自騎自行車趕來為我加油助威,這使我受到極大的激勵,鼓足力氣堅持游到了終點。
1975年工廠推薦上大學,因為我當兵從事醫務工作,很想去學醫,但這次只有一個文學系名額。我正準備放棄報名的時候,是曲波叔叔告訴我:“你不要只知道學醫可以走遍天下,學文學不僅可以在有人的地方寫文章,在沒有人的地方同樣可以構思創作,有所作為。”在他的鼓勵下,我毅然報名參加工廠僅有的一個大學名額的推薦遴選,經過幾輪推薦,我被選為那年預備上大學的候選人,恰逢此時,上級經過平衡又分配給廠里一個學醫的名額,讓我圓了學醫的夢,正是當初曲波叔叔的開導才讓我走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又是曲波叔叔和劉波阿姨把她們老戰友的侄子介紹給我,后來我們組成自己的家庭,這也使得我們兩家親上加親。
1995年,《林海雪原》再版的時候,曲波叔叔又送給我他親自簽名的書,我至今一直珍藏著。
在后來的日子,曲波叔叔和劉波阿姨身體逐漸出現一些慢性病,漸漸地做事情開始力不從心。當曲波叔叔病重離不開醫院時,只要我在北京,都會第一時間給他們所需的幫助。曲波叔叔面對疾病始終持有樂觀的態度,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頑強地與疾病做斗爭。
今年恰逢紀念曲波叔叔誕辰100周年,在這個時候,我十分懷念與曲波叔叔相處的那些日子,也永遠不會忘記曲波叔叔對我的關心和教誨,更由衷地感謝《林海雪原》這本書在人生道路上給予我的重要指引。
(作者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原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