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省察是現代人的良藥——讀李鳳群《月下》
作家在某一階段創作題材或主題具有連續性的作品,稱其“某某系列”,耳熟能詳的就有畢飛宇的王家莊系列、魯敏的“東壩系列”、付秀瑩的“芳村系列”等等。李鳳群早期創作了“大江系列”,她前年推出的長篇《大望》和今年的《月下》有著連續性的主旨:現代人的困境突圍在于省察自身的弱點、勇于承擔罪責并自覺修持,又因前者關注群像,后者筆墨集中單個人物(余文真),較之前者其人物的心靈描摹和開掘更為細膩深入,主旨還有遞進性。
《月下》里縣城女孩余文真,普通的家境、相貌、學歷和工作,為此她常“不被看見”,卻 “幸運”地被總公司高管章東南“看見了”。余文真與章東南的交往是不平衡且錯位的,他們各方面都不在一個段位上。明知章東南有家室,余文真也不覺得有什么不妥,直到章東南嗅到麻煩氣息,推說“出國公干”,甩掉余文真。至此完成了“始亂終棄”或“飛蛾撲火”的悲劇故事。
作家李鳳群可貴或高明之處在于并未就此止筆,而是繼續深究章東南別處撒網捕撈帶來的災禍,和余文真“撲火”的后遺癥及反思,明示現代人的病灶和“省察”良藥,這就比一般作家往前多邁一步。
這個時代給身居高位手握資源的章東南們送來一波波紅利,余文真們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自然大快朵頤肆意享用。然而天有其道地有其規萬物皆有其常倫,反常行為終歸遭受懲罰。章東南幡然悔悟改過自新的“反轉”事出有因:他到處撒網獵色的惡行盡落在兒子眼里,由女生自殺的隱情觸發、導致兒子心理出現問題跳樓,是他“多行不義”災禍殃及其子的結果。
余文真領悟到,她的兒子全由婆婆帶養,自己撇到一邊怨天尤人,盡到做母親的責任了嗎?兒子長大后會怎樣看待、如何評說自己?余文真有勇氣省察自己的過錯,就意味著有勇氣承擔責任,接下來她如何去做,不言而喻了。“小留”這個道具不可小覷,與其說它是余文真租居的小屋,不如說是她心靈的窩巢,它是幻想新生活迷失于章東南的產物,也是心靈創傷舔血、痛苦掙扎,理智省察自我爬出泥潭走向現實生活之所,它見證了余文真從出走到回歸的全程心靈風景。
《月下》關注時代進程,考察現代人的心靈狀態,警醒世人把握理智思維以避免傷害(災禍)。作品中余文真、章東南都是資本時代的產物,余文真普通得“不被人看見”,因其普通而具有普遍性,她企圖走捷徑跨越階層獲取理想的生活,其實質是急功近利的商業思維變形,用“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利益”,她落入陷阱也不意外;網上類似控訴章東南的帖子數以萬計,實證像章東南一樣到處撒網獵色者無處不在,他的行徑其實是強勢資本的一種體現,禍及其子也在常理之中,無論余文真的“落網”還是章東南的“漁翁之利”都是喪失理智的反常的扭曲行為。作家心懷慈悲讓他們因疼痛而悔悟,回歸家庭正常的生活,“無論潛入多深,不是為了黑暗本身,而是為了尋找光束”,揭示過錯是為了彰顯承擔,意在警示人們遵循規律、在理性的框架內作為,“隨心所欲而不逾矩”,自我省察規避旁逸斜出偏離正常的生活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