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時代網絡文藝的中國話語表達與審美教育實踐”工作坊會議在首師大召開
社交媒體時代,網絡文藝蓬勃發展,為時代呈現了新現象,也提出了新問題。為提升青年文藝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應對網絡文藝挑戰的能力,6月10日,“社交媒體時代網絡文藝的中國話語表達與審美教育實踐工作坊”在首都師范大學召開。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國藝術研究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和《光明日報》《北京社會科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參與活動。
與會者就傳統文化的當代轉化、網絡微短劇的表達與審美、網絡文藝中的流行風格、智能影像生產與藝術審美等話題進行交流與對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賈佳運用數字人文方法梳理了網文海外輸出時中國文化形象的建構途徑,北京市社科院文化所助理研究員張洪亮分析了自媒體上流行的“可愛風”背后的消費主義邏輯,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產業系副教授楊慧關注到媒介技術對網絡微短劇的助力,首都師范大學藝術與美育研究院講師張強討論了智能影像的生產話題。四位學者從不同角度切入社交媒體時代網絡文藝的熱點,展示出青年研究視野的前沿性與開放性。
受邀專家表示,當今媒介的快速發展需要既具備理論能力,又熟悉媒介現象的文藝評論者和教育工作者,對青年人才的媒介素養和創新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活動敏銳地抓住了“社交媒體時代”“網絡文藝”“中國話語”“審美教育實踐”等契合時代主題的關鍵詞,話題前沿,討論具備思想深度和學術高度,對于新時代文藝評論新生力量的培養有著推動作用。
此次活動由首師大藝術與美育研究院以及籌建中的首都師范大學網絡文藝研究中心主辦,并得到來自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的支持。正如首師大藝術學部主任王德勝所說:“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網絡文藝已成為大眾文藝的主要形態,文藝態勢發生巨大轉變,新現象呼喚新的理論與闡釋。首師大籌建網絡文藝研究中心是在飛速變遷的媒介環境中掌握話語主動權的積極探索。”
首師大網絡文藝研究中心主任許苗苗表示,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網絡文藝現象層出不窮的今天,中心將致力于為關注新媒介現象的學者搭建交流對話的平臺,今后的系列活動將持續發掘新話題、致力于碰撞新觀點、開發新視角,為深入理解和應對社交媒體時代的文藝變革,探索中國話語表達提供積極有效的建議與來自網絡現場、青年現場的一線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