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少數民族網絡文學批評的學術意義
    來源:文藝報 | 徐 杰  2023年06月09日11:48

    從2002年開始,大量的詩歌、短篇小說和散文逐漸出現在許多民族文化網站上,少數民族網絡文學的文學生態系統已初具雛形:文學素材從愛情、原鄉、生死、宗教到修仙、穿越、戰爭等;文學平臺從文學網站、微信公眾號到微博、博客;文學形態從詩歌、散文到小說;文學作者的民族身份更是眾多。經過20多年的發展,少數民族網絡文學已初具規模,不過在網絡文學的整體繁榮中被遮蔽了。

    較之上世紀末學界已經在討論的“網絡文學”概念來說,“少數民族網絡文學”在2009年才第一次被評家馬季正式提出。究其原因,少數民族文學作品發表和閱讀的習慣主要是傳統紙媒,民族文學網絡平臺的建立也比較晚,文學創作和閱讀并未在資本話語下演變為生產和消費。但這并不意味著少數民族網絡文學不具備自己獨有的媒介表征和批評價值。對少數民族網絡文學作品和現象的批評和理論研究,在新的文學材料、本土文學經驗、當代文學學科和中國當代詩學話語方面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

    第一,全新的文學作品、底層崛起的網絡作家和持續涌現的文學現象值得關注。

    從2002年開始,各大少數民族網站逐漸出現網絡作家的身影,到現在,少數民族網絡文學的發展已然蔚為壯觀。“彝族人網”“中國彝族文學網”和微博平臺等出現了相當數量的知名網絡作家作品,比如阿庫烏霧(羅慶春)、沙輝、艾慕、王國清(曲木伍合)、倮伍偉哲和勒巫吉布等的詩歌,吳琪拉達、羅木散、一心走路、李紹德等的散文,朱漢、李紹德、荷溪、田園、吉克阿嘉莫和阿涼子者等的短篇小說。“藏人文化網”也出現了相當數量的網絡作家作品,比如剛杰·索木東的詩集《故鄉是甘南》、王志國的詩集《春風謠》,還有包文俊、文次求培、嘉絨往事、蘇娜旺姆、多果加、尼瑪才吉等的組詩,楊素筠、羅凌、魏宗耀、此稱、拉毛扎西等的散文,單增羅布、李剛、馬丹、宗尕降初等的短篇小說。還有“壯族在線”上出現的詩人劍雨、羅勛、藍建學等,“中國苗族網”上出現的潘大金、吳治由、韋斯元、羅俊忠、楊志軍和劉岳峰等,以及“布依族在線”“滿族在線”“瑤族在線”和“土家族文化網”等綜合性網站上的部分網絡作家。從不完全的羅列中,我們可以看到少數民族網絡文學的題材廣泛、體裁多樣,作家人數多、人氣高且民族身份豐富,對少數民族網絡文學作品和現象進行批評和理論研究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

    少數民族網絡作家群體在網絡文學獎和網絡文學評價之中的表現也可圈可點。1999年滿族作家尚愛蘭的網絡短篇小說《性感時代的小飯店》獲得首屆“榕樹下網絡文學大賽”金獎。2004年滿族作家金子的《夢回大清》被視為“清穿三大山”的開篇之作。2018年苗族作家血紅的《巫神紀》被評為“中國網絡文學20年20部優秀作品”。土家族網絡作家羅曉的《大山里的青春》被評為“2018年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2019年滿族網絡詩人何孟梅獲得 “2019年度中國網絡詩人獎”。2019年血紅獲得第二屆“茅盾文學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2020年12月10日受聘為上海大學兼職教授。不過針對少數民族網絡文學單獨舉辦的文學獎寥寥無幾,只有由內蒙古日報社和內蒙古作家協會等主辦的“蒙古語網絡文學大賽”,從2011年首次舉辦到2018年已經成功舉辦四屆。

    第二,少數民族網絡文學的研究塑造著文學研究的本土經驗的新維度,構建了網絡文學話語的新體系。

    網絡文學創作和批評為中國新世紀的文學實踐和理論增添了新的文學格局和話語體系。追求“爽感”的生產機制、資本注入帶來的商業性、寫作的“程式化”等都成為新世紀中國網絡文學特殊的文學現象,這些文學特質是以往紙媒文學批評極少面對和探討的話題。正是網絡文學創作和批評術語的本土性,使得21世紀文學有了新質。然而,類型化寫作、快感機制、資本積累和技術化寫作等讓網絡文學作品呈現出了相對淺白的特點,許多作品的接受維度往往是“一次性閱讀”。當我們將研究眼光從一般意義上的網絡文學,聚焦到少數民族網絡文學時,不難發現后者以詩歌和短篇小說為主,少有動輒千萬字的小說,其內容以探討民族思想、現實人生和時代精神的嚴肅寫作為主,文學氣質以追求獨立個性的審美趣味為主。我們需要看到網絡文學內部是多元的,這并非故意為之的寫作姿態,而是既有的語言事實、敘事風格和審美品格,以及在讀者的閱讀判斷之中建立的特殊感受。少數民族網絡文學的創作堅守,使得在網絡文學現實性轉向的語境之中顯得更具文學價值。因此,少數民族網絡文學為網絡文學提供了非通俗文學的實踐維度,也提供了新的文學經驗和話語。

    第三,少數民族網絡文學為多民族文學與當代文學學科體系的完善注入新的思考。

    本世紀以來,學者們逐漸意識到無論是中國古代文學史還是現當代文學史中,少數民族文學都是一種隱身或缺席的狀態,大量少數民族文學作品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從根源上說,中華民族本身就是多元文化共生的,漢文學史本身也攜帶著多民族文化因子,比如南北朝時樂府民歌受到少數民族影響呈現出迥異的特色。因此,少數民族文學應該作為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中國文學史的書寫并非等于“漢族文學”與“少數民族文學”的簡單疊加,而應在多民族文化文學互動生成的視角上來進行書寫。

    綜上,作為獨特文學現象的少數民族網絡文學,從一個側面呈現著中國文學實踐的當下性和復雜性。面對世界文學,少數民族網絡文學也應該以一種獨特的品性,被納入文學話語的整體性視野當中。同時,對少數民族網絡文學的研究將網絡媒介中的多民族文學問題重新納入思考范圍,這也豐富著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內容。

    (作者系西南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副教授,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少數民族網絡文學批評的學理研究”[項目編號:17YJC751043]的階段性成果)

    精品麻豆国产色欲色欲色欲www | 杨幂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直播|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热99re久久免费视精品频软件|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国产精品1024在线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久久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小黄鸭|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图片|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伦子系列麻豆精品|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99re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 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久久| 精品久久久一二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