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洞作為動詞
洞這個字,很多人第一眼看到的、想到的,往往是個名詞。比如山上有個洞,墻上打個洞,這些“洞”,小到一個孔,一眼看穿,大到一個穴,深不見底。
你可能想不到的是,洞的本義是指水流急?!墩f文解字》曰:“洞,疾流也?!笔潜加康乃撬绷髦校o你漩出一個洞,這個洞,是水的眼,也是水的口,它看穿一切,也吞噬一切。大海之上,風(fēng)浪并不是最可怕的,最致命的,是海洋漩渦,海水驟然旋轉(zhuǎn),翻越,沸騰,向下內(nèi)卷成一個巨大的黑洞,仿若連天空都能被它一口吞下去。
沒錯,“洞”(名詞)都是“洞”(動詞)出來的。我們衣服上破了個洞,不管是撕扯的,還是剪裁的,都是外力所致;墻上的洞,不管是你故意鑿開的,還是被風(fēng)雨侵蝕,也都是借用外力;山洞有的是人工開鑿的,但不是還有那些天然的洞穴嗎?所謂天然者,并非它天生就有這個洞了,而是地殼運動,乃天力使然,是自然的鬼斧神工??梢娢覀兯姷亩矗涡紊?,有形或無形,都是先有動詞之洞,再有名詞之洞。
動物都喜歡洞。有的小動物,自己挖個洞,把食物藏起來,也將自己藏起來,以免成為別的動物的食物。大的動物,需要大的洞,自己挖一個洞,太吃力,那就找一個天然的洞穴,作為自己的安身之所。藏在洞里,讓動物安心,猶如安樂窩。但洞作為藏身之所時,一定在安樂的同時,標(biāo)配了危險。有的捕食者,在荒野上一時找不到食物,它就會聰明地專找那些地下的洞穴,潛伏在洞口。但這還不是最聰明的動物。狼深諳洞一旦作為動詞時的妙用,它就懂得“洞”不僅是可以作為名詞的藏身之洞,還可以是捕食者的最佳場所和時機。“一狼洞其中,意將遂入以攻其后也?!毕葷摲诙粗?,待某只真正準(zhǔn)備來藏身的動物入洞后,再從背后襲擊,一招致命。
洞作為動詞時,就像那只聰慧而狡黠的狼一樣,具備了任何名詞之洞不具備的驚人力量。再厚的墻,可以洞穿;再隱蔽的手段,可以洞察;再艱澀的事,可以洞悉;再晦澀的世道,可以洞透。一個人,能參悟動詞之“洞”,必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諸如油鹽醬醋,生老病死,世道人心,皆如洞開,豁然開朗。
我所生活的杭州,山多,水多。這些年,橋多了,洞也多了,有貫山之隧洞,亦有過江之隧洞,還有縱橫交錯的穿城之隧洞,這些洞,皆是人為,借造化之力,乃動詞之洞,南來北往,連貫東西。
除了作為名詞和動詞之“洞”外,洞還是個形容詞,敞開之意也。洞唯打開,才能洞透;洞唯不藏,才能洞徹;洞唯敞亮,才可洞朗;今天,我們用力量和智慧洞開的,必是通往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