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燮元:讀書與生活皆不辜負
沈燮元(1924—2023),江蘇無錫人,當代著名版本目錄學、文獻學專家。沈先生畢生潛心古籍研究,為我國的古籍整理、鑒定和保護作出了杰出貢獻,在古籍版本目錄學研究領域倍受同仁敬重。他是同行眼中的“古籍活字典”、同事口中的“活化石”,也是網友口中的“掃地僧”。
好書恰似魚喜水擇業古籍愛一生
沈燮元早年就讀于教會學校,受過西式教育,因喜國學而自學古文,四年級時已寫得一手好文言作文??箲饎倮螅苊佬g雜志啟蒙愛上繪畫,遂考入蘇州美術??茖W校學習素描與國畫。由于眼睛近視,一個學期后沈燮元又以第二名的成績轉考入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研修古籍課程,從此與古籍結下不解之緣。1947年轉到無錫國專上海分校研讀。
無錫國專是我國著名教育家、國學大師唐文治創辦的國學高等學校,規模不大,卻為國學精英之搖籃,20世紀上半葉有“北有清華國學院,南有無錫國專”之美譽。國專名師薈萃,朱東潤、馮振心、顧廷龍、吳白匋、周貽白、王蘧常、王佩諍、朱大可、張世祿等名家大師皆在此授業過。師從大師,扎根于沃壤,青年沈燮元在此汲取了國學精華,愛上了古籍,也獲得了扎實深厚的學術根基和思貴專一的治學精神。
上海讀書期間,沈先生受恩于教務長王蘧常的推薦和顧廷龍(時任合眾圖書館總干事)的關照,與其他幾位求知若渴的年輕人得以從“小小的”宿舍轉到寬敞的合眾圖書館(現并入上海圖書館)讀書。該館匯聚了大量江南藏書家的藏書,是當時眾多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沈先生在此接觸了多位文化名人,與錢鍾書有過交往,胡適也曾給他留字紀念。在合眾圖書館讀書期間,沈先生受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的啟發,用心整理了《屠紳年譜》,后發表在了《大晚報》通俗文學版,后于1958年結集出版。
1948年,沈先生從無錫國專畢業,先后在合眾圖書館、無錫中國文學院圖書館、無錫市圖書館、北京中國戲曲研究院、蘇南革命文物陳列館、蘇南文物管理委員會等單位工作過一段時間。1955年10月,轉入南京圖書館從事古籍整理、研究與保護工作,并在此工作到退休。退休后仍致力于古籍整理和研究工作。
沈先生在圖書館和古籍打了一輩子的交道,覺得“自己的運氣好得不得了”。他說,“我沒有其他興趣,就是對書本感興趣”,“一心只有書,旁的沒有第二個想法”,“除非生病,沒一天不看書。書在,我快樂”。他形容自己和書的關系時說,“我跟書不能分離的,就像魚和水一樣。我的生命和書是連在一起的”。
火眼金睛辨古籍善本書目成佳名
古籍版本研究既生僻清冷又艱深枯燥,而沈先生在這個冷板凳上一坐就是一生,還覺得很享受。用他自己的話說,他一生就做了兩件事,“一件是編目,一件是圖書采購,再沒有第三件事”,“我學這個、我喜歡這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總歸是開心”。沈先生在工作和讀書過程中獲得了扎實的古籍版本知識和鑒定真偽能力,能通過診查紙張、字體、刻工、避諱、行格、印章等迅速鑒定古籍之版本及真偽。顧廷龍曾因此戲稱他“派出所所長”。沈先生曾頗有些自負地說,“不是說吹的話,一拿上來就知道是什么東西,明代、清代,馬上可以回答你”。
在南圖工作的數十年里,沈先生為南圖采購了數千種古籍善本,其中包括被列入“南圖十大鎮館之寶”的北宋熙寧元年(1068)金粟山廣惠禪院寫大藏經本《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和遼代重熙四年(1035)泥金寫本《大方廣佛華嚴經》。后者的成交還頗有點傳奇色彩。20世紀50年代,沈先生經人介紹在上海街頭和賣家碰面?!澳侨四脕硪粋€大卷子,掀開一點,看到‘重熙四年’和‘遼’字,叫他馬上卷回去,問多少錢。他說500塊,當時我帶了1000多塊現款,立馬成交。我生怕他變卦,拿了就走”,“要是一討論一講價,那賣家就可能不賣了,或者抬價了”。他還開玩笑說,“我說買書就像交女朋友,沒有成功就不要亂講,一亂講不成功啦”。一眼識寶,可見其功力。
正因慧眼如炬,1978年,沈先生被選中參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并出任子部主編。該工程是1975年周恩來總理在病危之際提出的,也是中國近百年來最為浩大的一次古籍善本書目編纂工程。在沒有電腦和互聯網的時代,沈先生與其他文獻專家一起憑借自身的學識和經驗對各地圖書館、博物館文獻普查時搜集到的13多萬種古籍善本目錄卡片上的書名、卷數、作者、版本等各項著錄信息一一進行細致核查整理。沈先生也因此在北京和上海兩地間來回出差了10年。1995年3月,歷經18年的艱辛,《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最終完稿。這部書目無論從收書數量還是著錄細度等方面都大大超過歷代官修和私撰書目,是目前國內首創的、最權威的古籍善本聯合目錄,在古籍工作界地位崇高。沈先生也因貢獻突出被文化部授予“特殊貢獻獎”。
退而不休理黃跋絕唱《士禮居題跋》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任務結束后,沈先生已到退休年齡,但他仍然退而不休,欣然承任江蘇省古籍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和江蘇省民間古籍修復保護中心顧問,繼續為古籍保護獻智。每周一到周五也如常到南圖上班,繼續進行因編纂工作而中斷的清代藏書家、??睂W家黃丕烈題跋集的整理工作。
黃丕烈一生癡絕于書,自稱“書蟲”“書癡”,被稱為“五百年來藏書第一人”。經他題跋的古籍多為重量級善本,在版本、??狈矫婢歇毺貎r值,以至“黃跋”在藏書界成了專門術語和寶藏級藏品。沈先生曾說,“拍賣行上面的東西,只要他一題這個,書就蹭蹭蹭價格上去了”。黃跋雖不乏整理者,例如晚清潘祖蔭、民國繆荃孫,但或因條件限制或因代抄之誤,先前版本尚不完整且難免錯漏。“錯的東西誤人不淺,必須更正過來。”沈先生立志要編纂一個更加詳實準確的版本以方便研究者檢索。
沈先生一方面重新校對了前人的黃跋集,對照原書、書影、刻本,將舊輯本上刻錯的、被人臆改的、被誤認的等內容一一訂正,另一方面還千方百計地搜尋未知黃跋進行補缺,向中外各地圖書館、博物館、研究所和藏書家求取了八百多個書影,新發現了數十則黃跋。
2020年,經過三十多年的辛苦工作,長達80多萬字的《士禮居題跋》初稿終成。這部業內最全的黃跋集其實全是沈先生在工位上躬著身子逐字手寫完成的。電子稿是他的忘年交蘇州博物館的李軍幫忙錄入的。即使已經交給出版社五年了,沈先生仍然在不斷精修,書稿上處處可見五彩筆痕。沈先生的毅力和精益求精之精神可見一斑。
好友喜酒樂八卦不負時光每一天
世人眼中的專家名士大抵潛心治學、嚴肅理性而無關世俗。然沈先生學問與生活皆未辜負,有著普通人一樣的快樂生活:交友、聊八卦、品美酒佳肴,甚是可愛。
沈先生好交友,同事、同行、鄰居、讀者、書店老板、書畫賣家、學生等皆有其友,尤樂與后輩相交,這或許就是他心態年輕的原因。80多歲時,他曾不小心摔了一跤,導致骨折,他給一位忘年交打電話抱怨,“你不夠朋友,你整天忙工作,不來看我,也不跟我玩!”其童心未泯,十分可愛。
先生對聊八卦也很有興趣。話題天馬行空,有時候是“聽說某大學現在有個人很紅”,有時候是“現在補牙是不是很貴”。他記性非常好,講起錢鍾書、胡適等名家往事,或是當年編纂《中國古籍善本目錄》之事都歷歷在目。他還跟采訪者聊娛樂圈八卦,說自己為了看《非誠勿擾》,特意把黑白電視換成了彩電。
除了書籍,沈先生最大的愛好就是喝兩口小酒,自認“酒量還可以哦”。他喝了一輩子,頗有些酒癮,但也很節制,從不影響讀書工作。先生是一人在家獨酌亦可,與友在外對飲亦樂。年輕時,下班后常和友人共酒暢聊。年齡大了,仍然喜與朋友小酌。一人晚飯也要來上一杯黃酒或一罐啤酒,只是棄了白酒。
美酒須有佳肴配。先生也喜歡吃好吃的。雖然多數在單位食堂吃,菜品也頗受限制,但也是要葷素湯齊全,下班后還時不時去街上搜羅點好吃的。在家時,沈先生對食物也是頗有些要求,特喜蘇幫菜,蝦仁炒蛋、清蒸小黃魚、青菜等都是他喜歡的滋味。
常有人問他長壽秘訣,他說,“保持專業,不要東想西想。生活要有規律,絕對不能熬夜。要起居有節,要控制飲食。欲望少一點,過好每一天”。我想,秘訣還有他那“熱愛生活的真性情”吧。
“西鄰已富憂不足,東老雖貧樂有馀。白酒釀來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毕壬业哪欠拼鷧螏r絕句書法就是對他一生最好的敘述。斯人已逝,但先生擇一事終一生的睿智和對生活的真切熱愛無疑值得我們后輩學習。
(作者單位:常州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