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電影需要世界,世界科幻電影也需要中國 ——中國國際電影合作峰會在戛納舉行
戛納時間5月17日上午11點,由銀翼文化、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戛納電影市場聯合主辦的中國國際電影合作峰會在戛納電影宮Main Stage舉辦,本次峰會以“中國電影新展望,國際合作新航道”為主題。這是戛納電影市場史上首次關注中國科幻電影,也是疫情結束之后,中國電影從科幻出發,以更自信的姿態出現在了國際電影節的舞臺。
本屆峰會上,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張宏進行了遠程開場致辭,從中國電影與戛納的淵源講起,回顧了中國電影市場化進程,以及科幻電影的發展,他認為,“科幻電影能將中國電影與世界電影更緊密連接,以科幻探索電影藝術創新,將推動更有價值和想象空間的國際合作。”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主席王紅衛從科幻語境、文化差異等角度探討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創作、類型和文化方面的定位,他從“中國人、中國故事和中國文化”三個層面探討了科幻語境中國化的發展路徑,認為“科幻語境必然是世界語境”,基于中國文化的中國科幻電影,應該是“從中國悠久的歷史中發展出來的,也應該是中國要面向未來、面對世界時所創造出來的新的文化”。導演郭帆回顧了《流浪地球》系列電影的創作拍攝過程,闡述了國際化合作對于中國科幻電影的價值,他談到,科幻電影是最國際化的電影類型,但中國電影類型化、工業化的道路還很長,值得我們去共同探索。藍星球科幻電影周聯合發起人、策展人馬賀亮梳理了中國科幻電影發展的獨特脈絡,展望了以中國科幻電影為契機共同創造“新未來主義”的遠景,他表示,每一個時期中國都有自己的科幻電影來表達對時代和未來的思考。因此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創新技術對人類生活帶來顛覆影響時,科幻需要重新構建,打開國際合作新的空間。
在以“中國電影新機遇,國際合作新航道”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上,在科幻電影制片發行上擁有豐富經驗的國際電影人邁克爾·戈布羅伊Mike Gabrawy、《流浪地球2》英國發行方塞德里克·貝雷爾Cedric Behrel、布倫特·埃默里 Brent Emery,以及國際制片人、藍星球科幻電影周聯合策展人朱力,EST Studios銷售和分銷主管偉天歌Tenten Wei與圓桌主持、Maria Soccor Productions創始人瑪麗亞·索科爾Maria Soccor,從中國電影市場出現的新風向、新機遇出發,結合在商業和藝術價值上取得成功的科幻、奇幻國際制作為案例,探討了以藍星球為平臺發掘青年導演和優秀項目的潛在空間,對未來國際電影市場的合作空間提出了暢想與展望。在聆聽藍星球以虛擬制片推動科幻電影創作的介紹、觀看藍星球·博采幻象電影計劃宣傳片以后,國際嘉賓對中國電影行業在科幻電影上的探索和成就感到驚奇。當嘉賓談到國內青年導演科幻創作的“多元宇宙”,并現場播放B站出品的《明日生存指南》的預告片時,現場專注于科幻電影國際化制作發行的嘉賓也對這個作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創新多元的國際科幻電影制片發行合作表達了期待。
據悉,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是中國第一個科幻電影節展,自2019年11月開始舉辦以來,已經征集到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3800多部科幻影片,展現出中國以及全世界年輕電影人在科幻電影上的全新探索和視野。藍星球科幻電影創投會的項目超過40%已經與國內一線公司簽約推進。藍星球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規模放映科幻影片、最大科幻影視人才交流平臺、最大科幻影視內容聚集地,同時搭建了全球范圍內科幻、影視、科技和科學傳播跨界融合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