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保護與開發主題月”成果豐碩
日前,國家版權局公布了2022年中國版權金獎獲獎名單,包括作品獎6個、推廣運用獎5個、保護獎5個、管理獎4個。中國作家協會社會聯絡部權益保護處榮獲保護獎。該獎項是國家版權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開展中國版權領域內評選的唯一國際性獎項,也是國內版權領域的最高獎項。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肯定了中國作協權益保護辦公室(以下簡稱權保辦)在保護作家合作權益、推動作品衍生轉化方面的責任擔當和工作成效,同時也為權保辦深化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工作、持續進行有益探索和創新實踐提供了新的動力。
今年4月26日是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權保辦于4月舉辦了第三屆“著作權保護與開發主題月”活動。主題月活動牢牢把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致力于拓寬文學發展空間,激發文學創新活力。活動貫穿4月始終,涵蓋了著作權保護與開發的各個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4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中國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合作五十周年紀念暨宣傳周主場活動致賀信指出,中國始終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完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不斷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持續優化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權保辦認真學習賀信精神,堅定文化自信,把著作權保護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倍加珍視作家朋友豐沛的文學資源,力求讓更多文學作品活起來,更好惠及廣大作家和文學愛好者。
本屆主題月在啟動籌備階段就引起了廣泛關注,梁曉聲、王躍文、徐則臣、劉亮程、李駿虎、王松、劉建東、葛亮、江子、鐵流、蔡駿、蔣勝男等近200位作家與“中國作協社聯部”微信公眾號的熱心粉絲,共同參加了權保辦舉辦的簽名征集活動,更有100余名粉絲在活動后臺留言。這真實反映了廣大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對于文學事業發展及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工作的真心期盼和堅定支持。權保辦將這些簽名制作成簽名墻,在中國作家網和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結合專門繪制的宣傳海報,為主題月的啟動拉開了生動的序幕。
主題月期間,權保辦與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繼續加大貫徹落實雙方合作協議力度,就前一階段推薦的文學作品轉化影視積極溝通協調,推動更多文學作品向影視、網絡劇、網絡電影轉化。4月9日,中國作協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委員會與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故事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開展文學轉化影視產品學術研究,征集中國故事主題相關作品,組織開展編劇、導演等人才培訓,研討當前文學影視轉化狀況和發展趨勢,組織孵化成果推介等活動。4月21日,權保辦和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基于國家級版權交易保護聯盟鏈共建的全國文學作品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自2022年3月上線試運行以來,已有近800位作者登記優秀作品近3000部。通過與國家廣電總局、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故事研究院、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等機構的合作,打通文學與學術研究、文化市場的關系,通過作品征集、人才培養、版權保護、衍生轉化等多種合作機制,為廣大作家提供版權全鏈條保護和價值守護,推動文學文化市場新業態發展。
4月21日,在中國作協首屆全民閱讀季啟動當天,首批通過全國文學作品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平臺轉化的文學改編影視作品《靠山》《芬芳大地》《河豚計劃》、首批數字出版作品《隴山塬》《紅色的宣言》《孟婆傳奇》等,經國版鏈登記分發與相關影視、出版企業簽約。作為高質量作品的衍生轉化地,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平臺有利于將優秀作品推向影視等其他內容產業市場,為文學作品的數字化開發提供強有力支撐。與此同時,舉辦了“新時代文學版權保護與開發”主題圓桌交流會,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文學版權保護與開發的現狀與問題、機遇與挑戰等展開深入交流探討,并對全國文學作品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平臺給予高度評價和積極響應。在全民閱讀季中舉辦版權開發活動,能夠提升廣大讀者對文學作品衍生作品的關注度。多種藝術形式的開發轉化,也能反哺文學“母本”,讓更多人關注文學、愛上“閱讀”,更好地彰顯文學的價值。
4月22日至26日,全國基層作協組織負責人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培訓(華東片區)在浙江海寧舉辦。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安徽等地的基層作協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學習探討著作權保護與開發。此次培訓邀請法學專家、資深律師、人工智能專家等為基層作協負責人講授了著作權法、司法實踐、人工智能及互聯網等方面的知識,提升了基層作協負責人的法律意識和水平,強化了他們在版權轉化相關領域的知識儲備。培訓期間還舉行了以“文學影視攜手并進”為主題的座談交流會,邀請知名作家、編劇、導演、制片人等分享了文學作品影視轉化的成功經驗和市場前景,交流了文學影視化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探討了文學作品向其他藝術門類衍生轉化的新思路、新辦法。
權保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本屆主題月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提升著作權保護與開發的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為廣大作家的文學創作保駕護航,為文學作品轉化架橋鋪路,為繪就更具活力的新時代文學圖景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