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溶溶文集》新書發布暨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辦
5月27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浙江出版聯合集團、中國現代文學館聯合主辦的“大師存風范 經典永流傳——《任溶溶文集》新書發布暨作品研討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浙江出版聯合集團董事、副總經理何成梁等出席并致辭。
束沛德、高洪波、張之路、馬光復、徐德霞、陳暉、劉颋、孫建江、殷健靈、葛競、陳香等十余位評論界、創作界權威學者,納楊、王軍、邵若愚、王宜清、樓倩等主辦方代表,以及任溶溶親屬代表任榮康與會。活動由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兒委會委員兼秘書納楊主持。金波、海飛、曹文軒等專家學者也為活動發來祝賀視頻和發言。
活動開始,高洪波、何向陽、何成梁、邵若愚、任榮康為新書《任溶溶文集》揭幕,隨后浙少社社長邵若愚向中國現代文學館捐贈樣書,常務副館長王軍接受捐贈并頒發入藏證書。
任溶溶(1923—2022),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出生于上海,祖籍廣東鶴山。七十年的兒童文學創作,百年的歷史風云與個人際遇,任溶溶一直秉承“為兒童寫作是一生最快活的事”的宗旨,以豐厚的創作,為我們展現了一位世紀老人的文學溫度和精神風范。
2023年,在任溶溶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隆重推出《任溶溶文集》,以此作為對任溶溶先生深切的懷念。《任溶溶文集》共八卷,240余萬字,收錄文章1280余篇,依時間編排,按體裁分卷,其中小說故事童話1卷,詩歌3卷,散文4卷,全面展示了作家在童話、小說、故事、詩歌、散文等不同體裁的創作成就。
何向陽在發言中充滿感情地說:“雖然任先生未能坐在我們中間,但我想他此時此刻一定在他創造過的童話王國中,拉開帷幔,從某處望著我們,對我們溫和地微笑。”何向陽認為,任溶溶先生在百歲生命中的創作與翻譯成果豐碩,難有人與其比肩者,持續地影響著中國兒童文學發展進程,尤其是在兒童文學創作如何高質量發展、如何滿足新時代中國兒童的精神生活需求和期待方面,《任溶溶文集》帶給了我們有益的啟示。
何成梁表示,任溶溶先生100周歲誕辰之際,在“文學殿堂”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任溶溶文集》的新書發布暨作品研討會,是一件溫暖而有意義的事。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任溶溶先生就與浙江出版結下不解之緣,他的主要原創作品均交由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集結出版。希望文集的出版,能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創作出版繁榮做出貢獻。
與會的眾多專家學者對任溶溶原創作品從體裁、內容、創作風格、時代影響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討和解讀,并對《任溶溶文集》的出版對國內原創兒童文學創作和出版的貢獻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在談到他和任溶溶半個多世紀的交往時說,生命也許有止境,但精神世界沒有止境,任溶溶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文學,還有讓我們知道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狀態。任溶溶是一個“大快活”的人,彰顯了兒童文學作家永遠的好奇心,永遠的思考,永遠的發現。他用豐富的閱歷、長久的內在驅動力,不斷創作與創新,探索了兒童文學創作的可能性,為后人構筑了一個永無止境的充滿智慧、力量和快樂的精神世界。
中國出版協會原副主席、IBBY原主席海飛認為,任溶溶是中國兒童文學創作的一面旗幟。他在原創兒童文學作品中充沛的幽默氣質和民族精神,獨到的兒童本位與童年精神,使他當之無愧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泰斗。他以渾然天成的童真和初心,傳遞出了屬于中國兒童文學的時代溫度和精神風范。任溶溶先生的心一輩子在孩子身上,一生為孩子寫作,百年童心,文集燦爛,是中國兒童文學作家學習的榜樣和力量。
中國作協書記處原書記、兒童文學評論家束沛德在發言中以“童心永駐,兩翼齊飛”來整體評價任溶溶的成就,并深情回憶了與任溶溶幾十年的通信和交流。他認為任溶溶創作生命力的豐沛不竭,源于發自內心的熱愛和永不停歇的耕耘精神。同時,任溶溶一直十分關注原創文學的質量,關心青年作家的成長,認為作家要不斷提高修養,寫出大作品;還十分重視兒童文學組織工作,強調組織者要懂行,能登高一呼帶領大家前行。
中國作家協會原副主席高洪波在發言中提到,任溶溶先生為中國兒童文學作家提供了豐富的精神給養,尤其是他的散文,看似隨意但極有味道。任先生用驚喜的目光看待身邊的一切,達到“大快活”的境界,作品中還充滿了幽默的精神,堪稱中國式表達的楷模。這套文集讓讀者充分感受到一個熱愛生活、學貫中西的立體化了的作家,一位全才通才的大家,可稱作是陪伴一生的當代兒童文學精神橋梁的大師。
兒童文學評論家馬光復在深情回憶了與任溶溶先生的過往經歷后,從作品的生活氣息、精神的正能量、語言的個性化以及作品的兒童性、幽默感等多個方面,以生動的案例講述了任溶溶作品的藝術特色。他認為,任溶溶的作品在我國文學史里,尤其是在兒童文學史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兒童文學作家張之路認為,任溶溶先生以其獨具風格的通俗易懂、口語化且不失幽默的語言,創作翻譯了千萬字的作品,滋養了幾代讀者,創造了一個兒童文學創作和出版的“傳奇”。這套文集幫助我們更加了解任溶溶先生的創作和他的內心世界。他的散文作品絕大部分與兒童文學有關,是兒童文學的“信息寶庫”,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徐德霞表示,讀了文集之后,更覺得任溶溶先生可敬、可愛,一生都保持著一顆純凈的赤子之心。他的作品是以“兒童為本”的典型范本,帶有天然的、發自內心的幽默,充滿了兒童情趣。蘊藏其中的兒童性和情趣是任溶溶先生作品樂趣多多、經久不衰的關鍵所在。
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會長孫建江作為《任溶溶文集》的主編,從評論家和出版人的雙重身份,對任溶溶的創作進行了詳盡的梳理和點評,認為任溶溶的創作完美詮釋了幽默作為一種創作類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提供了成功范例。他還通過幾個印象深刻的交往細節,展現了任溶溶先生獨有的人格魅力,深深影響了一批兒童文學創作者和評論者。
《新民晚報》高級編輯、兒童文學作家殷健靈,主要從筆記體散文這一體裁,從無所不包的取材、簡單有味的語言、珍貴的史料意義三個維度,講述了任榮榮先生散文創作的情況和特色。她認為,任溶溶先生“是最懂兒童天性,且把兒童性保持得最好的前輩作家之一”,這一特色在他的筆記體散文中體現尤為明顯。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陳暉,從譯作與創作的交相輝映、寓教于樂的有益與有趣、經典的集成精神的傳承三個方面總結了任溶溶在文學上的成就。任溶溶先生貼近兒童的原創作品《沒頭腦和不高興》《一個天才雜技演員》,是中國兒童文學史上不可磨滅的經典之作,其初心不改、一任天真、文學為本、兒童之上的創作精神同作品一樣,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文藝報》副主編、評論家劉颋提到,《任溶溶文集》呈現了任溶溶先生創作的全貌,其中一些有關生活的隨筆小品,韻味悠遠,讓人領略到任溶溶先生獨特的創作魅力。她讀完文集后最大的感受是“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成風化雨,滋潤后人”。任溶溶先生的“一生就是個童話”,歷經百年仍保有天真爛漫。
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兒童文學作家葛競稱任溶溶先生是一個“穿越時光的故事爺爺”。他的作品穿越時光,讓我們感受不同時代的生活質感,看到中國兒童文學創作一路走來的思考與發展歷程;故事里的人物,以其帶著孩子特有的天真可愛影響了幾代讀者;任溶溶先生本人也隨著他作品中不同時期的創作呈現,讓讀者穿越時光的力量,感受到他人格的獨特魅力。
兒童文學評論家陳香在發言中分析了任溶溶童詩的藝術特色。她認為,純明朗的畫面,撲面而來的童趣,出人意料的詩歌構思,大膽獨特的創新,輕松自在的說話風,詩行排列的獨特匠心,是任溶溶詩歌的重要特點;而幽默、趣味、內在意蘊,是任溶溶詩歌的三大特征。任溶溶獨創的開詩壇新風的幽默曉暢、感性夸張的說話風童詩寫作,是詩人對當代中國童詩的藝術創新,也是一種提升與超越。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作協兒委會主任曹文軒,高度評價了任溶溶先生的翻譯和創作,他認為作為詩人、作家的任先生為他的翻譯打上獨特的印痕,而翻譯又與創作相互生長,互相成就,形成獨特的任氏文學風景。任溶溶的兒童文學是典型意義上的兒童文學,他的兒童詩有著可貴的分享意識,采用兒童視角,用兒童的眼睛發現、點亮生活。他認為,“生命豁達通透的底色,許是天性使然,但定力、智慧、瀟灑共同鑄造了屬于任先生的輝煌”。
由于不能來到現場,曹文軒教授請主持人納楊現場朗讀了發言,并表示,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高質量地出版了任溶溶先生的文集,這是對任溶溶先生最好的紀念。
最后,任溶溶之子任榮康致辭,他幾次哽咽,再三表達了他的謝意。他表示,父親一直尊重孩子,視他們為他的“巨人朋友”,他的一生都在為孩子寫作,在生命最后一刻,伴隨他的仍只是桌案上的一本筆記本和一支筆,實現了“生命不息,寫作不止”的理想和心愿。他老人家生前最大的目標和心愿是,期望中國作家能創作出更多中國自己的兒童文學經典作品。
任溶溶先生百年人生,八十年筆耕,一輩子為青少年創作。他的《沒頭腦和不高興》自1956年問世以來,通過圖書和動畫電影等多種形式,廣為流傳,深受讀者喜愛,歷經時光淘洗,成為幾代人共同的童年記憶。經典童詩《怎么都快樂》(原名《沒有不好玩的時候》)被選入人教版統編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為億萬中國孩子搭建起五彩斑斕的詩意童年。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邵若愚提到,浙少社此次推出的八卷本《任溶溶文集》,是迄今為止收錄任溶溶先生原創作品最為齊全、規模最大的圖書作品。這是任溶溶先生七十余年兒童文學創作全貌的一次集中展現;是浙少社作為原創兒童文學出版重鎮,在作家作品維護上的重磅之作。任溶溶先生一百歲的快樂與天真,一百歲的成就與影響,他充沛的幽默氣質和卓越的文學精神,永遠感染著我們,激勵著我們。任溶溶先生說“為兒童寫作是一生中最快活的事”,浙少社將繼續著這最快活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