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2022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
    來源:文藝報 | 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  2023年05月26日08:11

    2022年,網絡文學界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主流化、精品化進程明顯加快。與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相呼應,網絡文學取得巨大成就。現實題材創作進一步豐富,行業轉型升級發展勢頭持續延展,網文出海的路徑和形式更為豐富多樣,理論評論導向作用進一步發揮,作家隊伍凝聚力不斷增強。

    一、新時代十年網絡文學發展的基本成就和基本經驗

    黨的十八大以后,網絡文學受到高度重視,特別是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網絡文學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黨的十九大以后,中國作協成立網絡文學中心,將網絡文學納入新時代文學總格局統籌安排,各地網絡文學組織加快建設,網絡作家守正創新,使命意識不斷增強,網絡文學步入健康發展軌道。

    1. 網絡文學作品量大,類型豐富。新時代十年,全國近百家重點網絡文學網站的上百萬活躍作者,累計創作作品上千萬部,現實、幻想、歷史、科幻等主要類別之下,作品細分類型超過200種。特別是近五年來,經過正確引導,網絡文學進入有序發展階段,網絡作家自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注重傳播正能量。現實題材創作數量質量同步攀升;幻想、歷史等題材改變過分張揚強者為王、叢林法則的傾向,更加注重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科幻題材創作持續升溫。

    2. 網絡文學成為文化產業重要內容源頭。新時代十年,網絡文學不僅贏得海量讀者,而且成為影視、游戲、動漫等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內容源頭。目前熱播的影視劇,六成由網絡文學作品改編。上線動漫約50%由網絡文學作品改編,是國漫主力。微短劇中網絡文學IP改編作品占比逐年提高,授權作品年增長率近70%。有聲改編規模急速增長,網絡文學IP有聲授權近10萬部,占IP授權總數的80%以上。

    3. 網絡文學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亮麗名片。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規模不斷擴大,海外用戶1.5億人,輸出網文作品16000余部,營收從當初的不足億元增長到超30億元。網站訂閱和閱讀APP用戶1億多,覆蓋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網絡文學IP改編海外影響持續走高,創作本土化生態初步建立。從文本出海、IP出海、模式出海到文化出海,網絡文學將中國故事傳播到世界各地,日益成為世界級文化現象。

    4. 網絡文學評論研究不斷加強。新時代十年,網絡文學評論研究更受重視,導向作用充分發揮。中國作協加強評論人才培養、選題資助、作品推介,每年舉辦中國網絡文學論壇,發布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出版《中國網絡文學年鑒》等,分析網絡文學形勢,研究網絡文學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推進網絡文學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建設。中國作協與高校、地方作協合作,建立多家研究基地,北京大學等紛紛成立網絡文學研究中心。

    5. 網絡作家隊伍迭代發展不斷壯大。新時代十年,網絡作家隊伍進一步壯大,累計超過2000萬人次在各類文學網站注冊,期望成為網絡作家;累計超過200萬人與網絡文學網站簽約,成為簽約作者;持續寫作的活躍作者約70萬人;職業作者近20萬人;省級以上網絡作協會員1萬多人;中國作協網絡作家會員465人。全國省級網絡作協會員平均年齡35歲左右,“90后”作者成為創作主力。全國網絡文學組織建設漸成體系,培訓力度進一步加大,網絡作家隊伍向心力顯著增強。

    新時代十年,網絡文學能取得如此成就,是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網絡作家和網絡文學工作者團結奮斗、辛勤耕耘的結果。總結起來,有以下基本經驗:

    1. 堅持黨的文藝方針是網絡文學繁榮發展的根本保證。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文學,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親自擘畫,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等會議上多次就網絡文學發表重要論述,為網絡文學工作開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黨中央出臺《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網絡文藝”,各級黨委、政府制定多種措施,將網絡文學納入國家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規劃,給予政策扶持。中國作協堅持黨的文藝方針,強化引導扶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自覺以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中華民族新文化為己任,推動了網絡文學的健康發展。

    2. 遵循發展規律營造了網絡文學繁榮發展的良好環境。尊重遵循網絡文學發展規律,“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在網絡文學領域得到很好貫徹。尊重文學屬性,網絡文學得以繼承傳統文學優長,精神內涵和藝術品位不斷提高。尊重產業屬性,網絡文學得以建立起自己的商業模式,構建以網絡文學IP為核心的文化產業鏈。尊重網絡屬性,網絡文學得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形成即時性、伴隨性、互動性等新特點并廣泛傳播,成為深受大眾喜愛的新文學樣式。

    3. 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是網絡文學繁榮發展的堅實基礎。新聞出版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組織“年度優秀網絡文學原創作品推介活動”“優秀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等加強創作引導。各地高度重視網絡作家這一新文藝群體,采取吸納入會、作家培訓、作品扶持、職稱評定等多種措施,設立網絡文學雙年獎、金鍵盤獎、天馬獎、金桅桿獎等多種推介獎項,助推網絡作家成長。

    4. 團結廣大網絡作家是網絡文學繁榮發展的關鍵舉措。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和群團工作的重要論述,采取多種形式的培訓手段,團結引領網絡作家。五年來共培訓網絡作家1萬多人次,扶持174部優秀網絡文學作品,組織2000多人次采訪采風。網絡文學組織建設得到加強,全國省級網絡作協已有21家,省級網絡文學工作組織30余個,各級網絡文學組織近200個,初步形成“全國網絡文學一盤棋”工作格局。

    新時代十年網絡文學的基本經驗,是“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在網絡文學領域的具體體現。網絡文學的發展形成了新的文學范式,使文學發展全面進入網絡新媒體語境,為世界文學發展提供了新選擇,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國新文學史、中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守正創新,作品主流化、精品化進程加快

    2022年,網絡文學新增作品300多萬部。創作生態不斷優化,新生代網絡作家積極探索,內容垂類開發成為常態,現實題材持續增長,科幻題材勢頭旺盛,玄幻、歷史、言情等題材推陳出新,“腦洞文”帶動新創作潮流。題材多元、突出現實、科幻崛起的創作格局正在形成。

    1. 價值引領進一步強化。中國作協發布2022年網絡文學重點選題指南,引導網絡作家創作新時代山鄉巨變、中華民族復興、科技創新和科幻、優秀歷史傳統、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主題的作品,重點扶持45部作品,鼓勵現實、科幻等重點題材創作;組織重點網站舉辦優秀網絡文學作品聯展活動,上線347部現實題材作品,并組織選送31部網絡文學優秀作品參加中宣部文藝局舉辦的“建功新時代 奮進新征程”活動。新聞出版署“優秀現實題材和歷史題材網絡文學出版工程”入選7部作品,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推動網絡文學多出精品、多出人才。

    2. 現實題材創作持續增長,基層寫實與行業文盛行。本年度新增現實題材作品20余萬部,同比增長17%。網絡作家積極參與中國作協“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積極描繪新時代城鄉面貌的巨大變遷。基層寫實與行業文亮點頻出,展現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各行各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面貌,《關鍵路徑》描繪國產大飛機制造,《老兵新警》書寫平凡警察,《奔涌》聚焦人工智能,《寰宇之夜》表現中華傳統文化繼承發展,《折月亮》融合新興產業等時尚元素,《國民法醫》體現現代科技為現實題材賦能等。

    3. 科幻題材新作頻出,形成創作熱潮。2022年是科幻題材全面崛起之年,科幻設定成為流行元素,在多種類型的創作中形成潮流。全年新增科幻題材作品30余萬部,同比增長24%,現存科幻題材作品超過150萬部。網絡作家直面世界科技前沿,弘揚科學精神。《黎明之劍》表現多元宇宙,《保衛南山公園》融合機甲、腦機接口、數字生命等“硬核”科幻設定,《夜的命名術》《靈境行者》《復活帝國》等作品也都巧妙運用科幻元素,獲得較大反響。

    4. 幻想與歷史類創作弘揚中華文化,內容創新,技法精進。本年度新增歷史題材作品28萬余部,同比增長9%,總體發展較為穩定。歷史題材創作注重弘揚中華優秀歷史文化,遵循歷史發展邏輯,彰顯唯物史觀,為歷史題材注入當代價值。《家父漢高祖》以現代價值觀解讀歷史,《黜龍》以架空寫現實,《楚后》突顯女性價值,《琉璃朝天女》展現出古都歷史文化,《簪花少年郎》彰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意義。幻想類作品架構出新,融合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表達更為精細,提升了玄幻題材的創作質量。《星門:時光之主》敘事技巧出色,《不科學御獸》富有神話與童話色彩,《點道為止》展現功夫之路的險象環生和精彩紛呈,《擇日飛升》以濃厚的地域風格構建瑰麗玄奇的修煉世界,《第九農學基地》利用地球農學知識處理異界生物,貼近實際又奇思飛揚。

    5. 創作多元化趨勢顯著,“腦洞文”等風向帶動新潮流。在創作總量提升、平臺垂類發展的大背景下,網絡文學類型風格更加多元。新生代網絡作家勇于探索,反套路、新類型、類型融合成為創作新范式。《道詭異仙》融合克蘇魯元素與中國“修仙”,《穿進賽博游戲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將賽博朋克和克蘇魯神話元素巧妙結合。輕小說迅速發展,“觀影體”“綜漫”等流派盛行,推動“同人”與“模擬器”文類流行,《暴風城打工實錄》《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我的模擬長生路》等反響較好,《情滿四合院》《亮劍》同人文在垂類平臺中成為火爆題材。飛盧等平臺掀起“腦洞文”“大綱文”風潮,多家網站開啟“腦洞向”征文與評獎活動。

    三、網絡文學衍生轉化尋求突破

    2022年,網絡文學行業多元化發展態勢顯著,在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紛紛尋找突破口,運營模式創新,IP市場進一步精品化、細分化,行業生態得到優化。

    1. 網絡文學市場增長趨緩,付費、免費模式雙軌運營。2022年主要網絡文學平臺營收規模超230億,市場增長趨緩,各企業轉換策略以求突破。七貓、番茄等免費閱讀平臺加大對原創的投入力度,搭建作者社區,自有作者、作品平均增速遠超付費閱讀網站。字節跳動布局付費閱讀,番茄小說新增付費收益,付費、免費雙線運營成為網絡文學網站的普遍模式。部分平臺縮小體量規模,專注垂類市場。

    2. 網絡文學IP處于文化產業龍頭地位,視聽產品改編精品迭出。本年度播放量前10的國產劇中,網絡文學改編劇占7部,豆瓣口碑前10的國產劇中,網絡文學改編劇占5部。《風吹半夏》《相逢時節》等現實題材改編劇目播映指數穩居前列,《開端》《天才基本法》豐富了影視劇的敘事手段;《卿卿日常》《蒼蘭訣》《星漢燦爛·月出滄海》《且試天下》《風起隴西》等古裝劇口碑與播放量俱佳。網絡文學改編微短劇在2022年迎來爆發,新增IP授權超300部,同比增長55%,《拜托了!別寵我》《重回1993》《今夜星辰似你》等劇以高播放量獲得高額分賬。網絡文學改編動漫增速較快,年度授權IP數量同比增長24%,《斗羅大陸》《斗破蒼穹》成“國民漫”,《少年歌行》《蒼蘭訣》成績突出。《慶余年》等改編手游營收出色,《隱秘的角落》游戲登錄steam平臺,是網絡文學IP單機化的有益嘗試。有聲書仍是網絡文學最主要的IP轉化形式,2022年有聲書改編授權3萬余部,同比增長47%,改編作品演播質量提升,走上精品化與細分化道路。

    3. 各平臺調整戰略布局,探索新發展領域。各網絡文學平臺加大對版權運營的倚重,閱文、晉江等在運營戰略上聚焦IP精品化,提升IP附加值。多家免費閱讀網站鼓勵腦洞、懸疑、女性等題材創作,開啟微短劇征文活動,為微短劇開發積蓄內容;豆瓣、知乎等網站在中短篇小說領域發力,推動網絡文學短篇創作成為風口。中文在線、掌閱等企業探索新概念,持續布局元宇宙。

    四、海外傳播規模擴大,影響力提升

    網絡文學行業加速布局海外市場,“網文出海”規模不斷擴大,機制更加成熟,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

    1.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輸出規模擴大,機制進一步成熟。2022年,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突破30億元,累計向海外輸出網文作品16000余部,其中,實體書授權超5000部,上線翻譯作品9000余部。海外用戶超過1.5億人,覆蓋200多個國家,以北美、日韓、東南亞為重點輸出地區。網絡文學運營機制實現海外本土化,閱文、掌閱、縱橫等平臺以不同方式搭建海外作者創作平臺,培養海外本土作者60余萬,外語作品數十萬。國內網站與海外平臺合作日趨緊密,多家平臺通過投資海外網站、文化傳媒公司、出版社等方式,與外方形成戰略合作關系。

    2. 出海作品精品化程度提升,IP輸出影響力擴大。中國網絡文學日益受到西方主流文化重視,16部作品被大英圖書館中文館藏書目收錄,囊括科幻、歷史、現實、奇幻等多種題材。IP改編出海作品進一步擴大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贅婿》《斗羅大陸》《錦心似玉》《雪中悍刀行》等劇集,先后登錄YouTube、viki等歐美主流視頻網站,在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產生影響,《許你萬丈光芒好》在越南的改編劇集掀起熱潮,《贅婿》影視翻拍權出售至韓國流媒體平臺。多部海外劇集采用中國網絡文學的設定、敘事手法等,實現了從作品出海到文化出海的跨越。

    3. 網絡文學成為中華文化海外輸出的重要載體。網絡文學帶動了中國元素、中華文化的海外流行。中國功夫、文學、書法、美食、中醫等成為最受歡迎的題材,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尊師重道的《天道圖書館》、源于東方神話故事傳說的《巫神紀》、弘揚中華傳統美食的《異世界的美食家》等出海作品廣受好評。海外網絡文學原創形成15個大類100多個小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東方奇幻題材受到海外創作者廣泛歡迎。

    五、管理引導更具實效,理論評論繼續壯大

    2022年,網絡文學的管理引導更具實效,網絡文學行業生態進一步優化;理論評論隊伍繼續壯大,深入網絡文學現場,研判行業發展動態,推介優秀作品,構建適應網絡文學特點的評論體系和評價標準,有力推動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

    1. 管理引導更具實效,網絡文學行業生態進一步優化。針對行業發展中的不良傾向,中國作協發起《網絡文學行業文明公約》,對網絡文學從業各方提出文明規范;針對版權糾紛,成立全國首家網絡文藝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普法教育、法律咨詢、糾紛調解、維權訴訟。國家版權局等四部門聯合啟動“劍網2022”專項行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中國版權協會發布《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與發展報告》,指出盜版平臺、搜索引擎和應用市場是網絡文學盜版的“三座大山”,直接盜版年收益達62億元,嚴重侵占網絡文學產業的市場份額。多措并舉之下,網絡文學行業生態得到優化。

    2. 理論評論關注重點作品重要現象,研判發展趨勢。中國作協在鄭州舉辦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論壇,深入探討網絡文學發展態勢;組織舉辦2022世界互聯網大會“疫情下的數字社會”論壇,探討數字技術對網絡文學等領域的影響和機遇。江蘇舉辦第三屆揚子江網絡文學周與第四屆揚子江網絡文學發展論壇,探討網絡文學的現狀與未來。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網絡文學研究分會學術年會討論網絡文學發展、理論評價建設等八個主題。《中國網絡文學年鑒(2021)》《2021中國網絡文學評論年選》《2021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中國網絡文學研究年編·2021》等全面總結網絡文學發展狀況。《文藝報》等組織“網絡文學這十年”成就盤點,總結新時代十年網絡文學發展成就。

    3. 理論評論隊伍持續壯大,陣地建設逐步加強。中國作協開展2022年度中國網絡文學理論評論支持計劃,共扶持9個項目,包括“元宇宙”“數碼人工環境”等新興理論熱點,內容廣度和深度上均有拓展。“中國網絡文學閱評計劃”啟動,創新推介手段。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聯合全國五大高校網絡文學研究機構推出“網絡文學·青春榜”,發揮引導作用。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與四川作協、西南科技大學聯合創辦學術輯刊《中國網絡文學研究》,揚子江網絡文學評論中心與《青春》合作,編寫2022年度網絡文學專刊《青春》(文學評論),呈現網絡文學創作動向。

    4. 網絡文學理論建設更受重視,評價體系構建仍是熱點問題。《探索與爭鳴》開設專題,歐陽友權、陳定家、周志雄、黃發有等從不同角度討論網絡文學評價體系建構的困境與方法。周興杰、李瑋、江秀廷等撰文分析網絡文學線上原生評論的形態、功能和價值,呼吁專家學者構建“對話性”和“行動性”的新型評論。張春梅、陳海燕、許苗苗等學者對網絡文學現實題材的研究,鮑遠福對網絡科幻小說的研究,王玉玊、高翔、湯俏等對網絡文學與粉絲文化、消費文化等大眾文化理論關聯的研究,邵燕君、黎楊全等對網絡文學經典化的研究等,豐富并擴充了網絡文學理論評論的內容和維度。

    5. 網絡文學作品的推介表彰更受重視。中國作協組織評選2021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中國小說學會評選年度網絡好小說,中國作家網開啟網絡文學作品季度推介活動,江蘇第三屆“金鍵盤”獎、首屆“揚子江網絡文學最具IP潛力榜”、遼寧第四屆網絡文學“金桅桿”獎、四川第四屆“金熊貓”獎等積極推介優秀作品,起點、番茄、七貓等各網站舉辦現實題材、科幻題材征文活動,圍繞黨的二十大進行主題創作,推動了網絡文學題材、類型、手法的百花齊放。

    六、作家隊伍迭代更新,組織化程度提升

    2022年,網絡作家隊伍繼續迭代更新,網絡文學組織化程度提升,培訓手段創新優化,網絡作家凝心聚力,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不斷提高。

    1. 網絡作家年輕化趨勢顯著,引領創作新潮流。2022年,全國重點網絡文學網站新增注冊作者260多萬人,同比增長13%。年度新增簽約作者17萬人,同比增長12%,多數為Z世代作者。閱文及其他重要網站數據顯示,活躍的頭部作者中,“90后”占比超過80%。網絡作家隊伍更加年輕化、專業化、多元化,帶動行業文、二次元、輕小說等從小眾題材演變為流行題材。

    2. 網絡作家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升。中國作協在鄭州召開全國網絡文學工作會議,優化網絡文學工作機制;出臺加強統戰工作、新文學群體工作等措施,完善網絡作家入會條例,新發展70名網絡作家加入中國作協,對網絡作家的團結引導進一步加強。基層網絡文學組織建設持續受到重視,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網絡作協,全國省級網絡作協已達21家。

    3. 培訓體系持續優化。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通過線下辦班和打造線上培訓平臺等方式,擴大培訓覆蓋,全年線上線下培訓網絡作家2839人次。舉辦“青社學堂”暨全國青年網絡作家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訓班;開發在線培訓模塊,組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魯迅文學院第21期網絡作家培訓班、中國人民大學網絡文學研究班、網絡文學青年創作骨干班,以及湖南開辦的網絡文學現實題材研修班、內蒙古開辦的網絡文學作家培訓班、咪咕文學院開辦的“短劇實戰班”等,在加強思想和價值引領的同時,提升網絡作家創作能力。

    4. 網絡文學界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樹立良好社會形象。中文在線捐贈實用物資助疫情防控,閱文和B站聯合打造國風元宵晚會推廣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愛潛水的烏賊受邀在2022央視網絡春晚為廣大網友送上祝福,紫金陳被聘為“寧波消協維權公益宣傳大使”,會說話的肘子被聘為“洛陽文化旅游推廣大使”,《星辰變》主角泰羽被聘為北奧探夢冰雪文化推廣大使等,網絡作家社會形象進一步提升,正面影響進一步擴大。

    七、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承擔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的新使命,迫切需要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實現這個目標,網絡文學還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

    1. “三俗”、同質化現象仍一定程度存在。隨著免費閱讀的興盛,閱讀市場進一步下沉,網絡文學“三俗”、同質化現象仍然存在,精品力作占比低。“蹭熱度”的同人創作扎堆,存在版權糾紛風險。IP改編存在“甜寵”等題材扎堆、敘事模式化等問題,精品改編仍較少。

    2. 競爭加劇影響到網絡文學行業生態。少數網絡作家之間存在刷票、爭榜現象,網絡文學讀者由粉絲化向飯圈化發展的苗頭需警惕。讀者惡意排雷、發表極端言論、惡意舉報等現象偶有出現,網站互動生態建設有待改進。類型細分與同質化創作,導致網絡文學“抄襲”不易界定,引發作家之間的創作糾紛。

    3. 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缺乏統籌規劃。網文出海相關企業各自發力,缺乏統籌規劃;對接國外市場的渠道和平臺缺乏,海外傳播鏈條不完善;人工翻譯成本高、效率低,機翻質量不高;海外盜版現象嚴重,取證困難,維權不易;跨境結算手續費高、結算周期慢、手續繁瑣,在線支付渠道不健全;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國內外文化差異大,存在傳統文化以外的題材較難輸出等文化環境問題。

    4. 應對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挑戰不充分。高新科技的發展,特別是ChatGPT等AIGC技術的出現,為網絡文學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力。AI翻譯極大降低了網絡文學作品的翻譯成本,準確度達95%;AI繪圖技術大大提高了網絡文學轉化成為漫畫的效率,縮短了網絡文學的轉化周期。隨著AI寫作技術的成熟,模式化的網文創作將受到影響;AI翻譯的普遍應用,對高質量編審團隊的需求將增大。技術變革之下,網絡文學行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黨的二十大提出,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網絡文學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要進一步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提升創作質量,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網絡作家和規模宏大的網絡文學人才隊伍,發揮在文化產業中的龍頭作用,講好中國故事,加強國際傳播,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為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多多水多|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yw在线观看|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免费精品视频| 九九免费精品视频在这里| 日韩精品国产丝袜| 2020亚洲男人天堂精品| 91精品久久国产青草|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国内午夜国产精品小视频|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田中瞳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1区2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 91精品国产网曝事件门|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网站| 国产精品黄大片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日夜夜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视频二三区|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香蕉久久精品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