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兒童文學作家沙龍在重慶文學會客廳舉行
“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為助力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川渝文化交流搭建平臺,5月21日下午,20名川渝兒童文學作家走進重慶文學會客廳,開展研討交流活動。重慶市作協副主席鐘代華出席活動并講話。活動由重慶市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李姍姍主持,重慶市作協創研室負責人陳梅參加活動。
活動圍繞“如何堅持守正創新,用跟上時代的精品力作開拓文藝新境界”主題展開。鐘代華副主席致歡迎辭,他表示“川渝一家親,共飲一江水“,川渝兒童文學作家的交流是川渝合作的成果體現,作家們應相互溝通,相互激勵,共同譜寫川渝兒童文學新篇章。
四川省兒童文學專委會副主任稅清靜和重慶市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創委會主任李姍姍分別就川渝兩地兒童文學創作情況作了簡要介紹,并就今后持續深入推進川渝兒童文學交流提出了初步構想。
會上,川渝兒童文學作家結合自身創作各抒己見,展開真誠而熱烈的討論。四川省瀘州市兒童文學專委會主任肖體高介紹了創建瀘州兒童文學創作基地的經驗,并表示兒童文學作家應該注重質量,沉心靜氣地進行創作。重慶市綦江區作協主席劉澤安暢談了自己走上兒童文學創作的道路,并指出兒童文學應當扎根生活,書寫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弘揚時代精神。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獲得者廖小琴認為,兒童文學作家應當走出書齋,到生活和大自然里去尋找靈感,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書寫和表達。重慶市長壽區作家協會主席王維浩認為,兒童文學作家應當與時俱進,始終保持好奇心,不斷學習新知識,并且要與編輯保持良性溝通,推出社會所需要優秀作品。
研討活動針對兒童文學面臨的新形勢、新趨勢,通過在觀點上充分碰撞,有效地探討了新時代兒童文學創作需要遵循的新路徑、新方法。雅安市作協副主席陸楊對兒童文學的受眾對象進行分析,指出當今兒童的閱讀能力有較大提升,兒童不止閱讀兒童文學,兒童文學也不能只把傳統意義的孩子作為閱讀對象。重慶市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創委會副主任于愛全認為,兒童文學作家必須直面創作困境,遵循自身創作規律,妥善處理好現實與虛構、質量與數量、市場與藝術之間的關系。廣安市作協副主席徐君認為,兒童文學應該破除思維局限,從豐富的閱讀中汲取營養,從感人的事跡中提煉素材,去書寫永恒的人性。綦江區作協副主席張雨荷認為要處理好守正與創新之間的關系,既要堅守傳統,也要緊貼生活,還要保持頭腦里的新鮮感,敢于不斷接觸新事物,并且把新事物融入自己的創作。瀘州市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歐陽錫川認為,每個人都有貫穿一生的童心,優秀的兒童文學適合所有年齡段閱讀,體現著對童年記憶的永恒懷念。
陳善珍、高博涵、王砅、晏菁、洪碧渭、蔣文芹、胡曉霞、吳越等作家,也分別從兒童文學創作、批評、推廣等不同角度發表自己觀點,為川渝兒童文學交流和發展建言獻策,進行了有益探討。雖然大家創作類型、創作重心各有不同,但都認為兒童文學是真誠的表達,兒童文學創作者要有信心,要不斷突破,要真心熱愛,要腳踏實地,才能在兒童文學創作之路上走實、走高、走遠。
2020年5月,為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省作家協會與重慶市作家協會本著“優勢互補、共建共享、協同發展、服務大局”的原則,著力推進兩地文學深度交流合作達成了《四川重慶文學交流合作框架協議》。
本次活動為重慶兒童文學作家走廊的第一期,對于推動兒童文學創作交流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緊扣川渝經濟文化合作大趨勢,是“雙城記”的重要舉措,有力地推動了巴蜀文化之間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