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哲的科幻觀 ——日本科幻作家小川哲訪談
小川哲,日本科幻小說家,1986年生于千葉市。他于2015年憑借《烏托尼克的這一面》在第三屆早川書房科幻征文大賽中獲獎而出道。2017年第二部作品《游戲王國》即獲得第38屆日本科幻大賞和第31屆山本周五郎賞,并入圍第39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2020年他的作品《謊言與正典》入圍第162屆直木獎,其中收錄的短篇小說《魔術師》的中譯版(丁丁蟲譯)在2021年獲第11屆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翻譯小說銀獎。
為了成為職業小說家
采訪者:當初為什么會選擇成為科幻作家呢?
小川哲:有很多原因,但首要前提是我想寫娛樂小說。之所以選擇科幻,是因為我相信自己對科幻作品好壞的判斷力。業余愛好者和專業人士之間最大的區別是他們是否有編輯協助。業余愛好者為征文投稿時,他們沒有專業編輯來幫忙修改,所以他們也必須自己扮演編輯的角色。就這種類似編輯工作的能力而言,我認為科幻領域是我最擅長的。閱讀自己的稿件并判斷它是“不錯”還是“不太好”,作這樣的判斷,我認為在科幻方面自己能做到最好。
采訪者:您覺得您能正確判斷的自信來源于哪里?
小川哲:在其他門類的作品中,我覺得有趣的作品未必都得到公眾好評,但在科幻這個領域,被大家評價為經典的作品,我幾乎都覺得很好看。如此看來,我覺得標準的科幻品位和我理解的科幻品位應該是一致的。
采訪者:所以您就參加了早川科幻征文大賽1吧?
小川哲:我寫作時就立志成為職業小說家,選擇參加哪個新人獎項,老實說是有選擇判斷基準的。首先,我想要參加長篇小說的獎項,原因在于長篇作品如果獲獎肯定能成書出版。一位做編輯的朋友也曾對我說,如果不出書,那就不會有下一份工作。而且,如果關注第一屆和第二屆早川科幻征文大賽的結果,就會注意到最終有5人能入圍最后一輪,其中有3位或者4位的作品最后都出書了。從成書出版的概率來看,這比江戶川亂步獎還要高。
支持小說創作的動力
采訪者:立志成為職業小說家大概是什么時候,出于怎樣的動機呢?
小川哲:在讀研究生的時候,我起初想要成為研究員。之所以想成為一名研究員,是因為在我的工作中,有幾件事我不想做,比如每天早上被鬧鐘叫醒,乘坐擁擠的火車通勤,每天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人,我覺得自己無法忍受幾十年都要這樣工作。我想,如果是自己覺得有價值的事情,比如研究特定領域,應該才能作為工作持續做下去吧。但當過研究生就知道,研究者其實也和上班族一樣有很多工作要忙。自己能自由支配時間且相對輕松的職業,能自我掌控的工作,大概就只有作畫、歌唱、寫小說之類的吧。我沒有繪畫和音樂的天賦,所以就決定寫小說。并不是說覺得自己有創作小說的才能,但至少我讀過不少小說。
采訪者:出道作品《烏托尼克的這一面》2以監控社會作為主題,是出于什么考慮呢?
小川哲:我其實不太記得了,那已經是幾年前的事了,這樣的創作動機很容易在一遍又一遍地談及過程中被捏造出來,我覺得應該是很多條件下積累的結果吧。我曾經喜歡過一本書,叫做《二分心智的崩塌:人類意識的起源》(The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Breakdown of the Bicameral Mind)。這是一本哲學書,又像是奇談怪論,里面的理論認為意識其實是在3000年前誕生的。書里根據各種文獻推導認為,過去人類曾經生活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對眾神的語言毫無保留地接受。這樣腦洞大開的想法雖然無法證實,但非常有意思。也許就是因為我喜歡此類書籍,所以關注了監視社會的主題。《和諧》3(『ハーモニー』)也寫的是相近的主題,當時也在播動畫片《心理測量者》(『PSYCHO-PASSサイコパス』)。我想大概就是這些要素共同塑造了作品的世界觀吧。
采訪者:《游戲王國》4里魔幻現實主義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
小川哲:《游戲王國》并不是想著要寫魔幻現實主義而創作的,但是想要表達柬埔寨的現實,我覺得大概只能以那樣的形式。小說并不是直接去描寫“發生了出乎意料的事情”,而是采用這種寫法讓讀者自己去領會“在那樣的環境里,發生那樣的事情也并不奇怪”。從這個意義而言,《游戲王國》也很關注現實主義。我想對小說而言,比起故事敘述的內容本身是否在現實中發生,更重要的是能否讓讀者理解那個世界觀并進入小說的世界。所以根據時代的不同,主題和舞臺就需要超越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游戲王國》看上去像是魔幻現實主義,原因就在于將柬埔寨的現實表達出來是最合適的創作手法吧。
采訪者:《群像》采訪中您提到“高明的謊言,這對小說家很重要”。要做到高明的謊言,主要有哪些方面要注意呢?
小川哲:在我個人看來,首先要做的是比讀者更了解作品中所涉及的主題,這是理所當然的。當你對這個主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就會發現有些事是研究不出所以然的。既然沒人能真正掌握這部分真相,那么稍有研究的你即使說一些看似不那么合理的話,人們也會欣然相信。因此,要成就一個高明的謊言,大概關鍵就在于盡可能抓住正確的部分,要比別人更多地研究真相吧。
采訪者:《游戲王國》里有一位叫“橡皮圈”的角色非常有沖擊力。您是如何想到要創造這個人物的呢?
小川哲:橡皮圈啊。我的桌子上就有橡皮圈的呀。看著它我就覺得如果有個叫“橡皮圈”的人物應該會很有意思,就寫進來了。那真的是很偶然的想法?!队螒蛲鯂肥且约砥艺癁楸尘暗墓适?,我非常擔心讀者會敬而遠之拒絕讀它。我在考慮怎么才能讓讀者來買書的時候,看著出場人物一覽表,就想如果有個叫“橡皮圈”的人物出場大概會激起讀者的購買興趣吧。橡皮圈就是這樣誕生的。
是先考慮現實,還是先考慮虛構?
采訪者:最近,大家似乎感覺現實發展超越了小說的想象力。
小川哲:其實歷史上一直是這樣的啊。這也是因為讀者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如果你寫的小說涉及到現實世界中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讀者就不會理解或共情。當現實世界中不可能發生的事件真的發生了,而從讀者開始接受這種可能性的那一瞬間開始,他們閱讀小說的范圍就擴大了,我認為這就是作家在作品里要著力的地方?,F在,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下,作家都在說“以前從來沒有人寫過這樣的傳染病災難”啊。事實正是如此,就算作者寫出來,讀者也不會覺得有趣的。就算作家的想象力再豐富,要傳達給讀者使其理解,讀者首先就必須要有接受的基礎才行,這就是為什么作家應該對社會如何變化以及人們的常識如何變化保持敏感。過去,以不可能的方式描述不可能的作者應該就有斯坦尼瓦夫?萊姆(Stanis?aw Lem)吧。萊姆的作品當然有價值,但是我希望寫出受眾更多的作品。所以,我認為有必要,例如像《銀河英雄傳說》(『銀河英雄伝説』)那樣,將真實歷史中發生過的,或是當前正在發生的事情,納入到科幻的形式中來。
采訪者:打算接下來寫什么主題?
小川哲:我其實已經決定接下來要寫的幾部作品。首先會在《小說昴》(『小説すばる』)上刊登《地圖與拳》(『地図と拳』),然后會寫一部關于戰時審查員的故事,再之后計劃寫一個叫做“松旭齋天勝”5的戰前女魔術師的故事,基本上這些都定下來了。
采訪者:是由小川先生來考慮想寫的內容,然后和編輯商量決定的吧。
小川哲:是啊。我成為職業作家后感到驚訝的是,編輯們很少對作家要求說“請寫這樣的作品”,應該更多地提這樣的建議才對啊。如果作者本身就有各種各樣想寫的主題,那倒也無所謂。我聽從他人“以這樣的主題寫一部小說怎么樣”的建議進而開始創作的情況,《地圖與拳》這還是第一次。
采訪者:某個主題是否能寫成小說的標準是什么呢?
小川哲:這只能說是一種感覺吧。對我來說,寫自己不太了解的主題會比較容易。如果是自己熟悉的領域,主題就會變得太小眾。例如,如果讓我寫一部關于語言哲學的小說,我應該會寫語言哲學中的一個細分領域。我無法知道普通讀者對語言哲學的哪一部分感興趣,就沒有信心寫出有趣的小說。但如果是不太熟知的主題,那就容易下筆了,我只需要靠著單純的直覺將自己認為有趣的部分寫下來。我最近寫了不少歷史小說,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喜歡研究那些我一無所知的歷史,愿意將這種樂趣以小說的形式寫出來。
采訪者:小川先生覺得科幻小說到底是什么?
小川哲:按照正兒八經的說法,應該就是“由科學性的思考創作的架空小說”吧。我覺得自己所認知的科幻小說的元素在范圍上和科幻小說愛好者的標準相比要更寬泛。對我而言,寫歷史小說時的思考和寫科幻小說是一樣的。歷史小說必須考慮當時的人在與現代完全不同的規則和技術水平之下是如何生活和行動的。在我看來,思考遙遠的未來或者外星人的時候,也是同樣的狀況。我在閱讀歷史小說時使用的思維方式與科幻小說是一樣的。
采訪者:按照具體時代特點依規則行動這點確實一樣,也就是說歷史和科幻小說很相近吧。
小川哲:我認為科幻小說基本上描寫的大多是人物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依循不同的科學技術和社會規則行動的故事,并不以當下為故事舞臺。歷史小說也在描寫人們生活在某個特定歷史背景中依循特定的規則生活,這點和科幻小說是一樣的。我覺得,科幻作者如果沒有作品邀約,找不到寫作方向的話那就去寫歷史小說好了,絕對會寫得不錯。因為講述遙遠的未來和宇宙,講述社會憑借并不存在的技術發展起來,這和講述與現在不同的時代和思想是一回事,我甚至覺得歷史小說家也可以都來寫科幻小說。
([日]SFG雜志編輯部 著)
注釋:
1 早川書房科幻征文大賽:從2013年開始由早川書房主辦的以科幻小說為對象進行征文的新人文學獎;也征集中篇小說。除了小川哲,柴田勝家(しばたかついえ)、草野原々(くさのげんげん)、樋口恭介(ひぐちきょうすけ)等在各個平臺活躍的作家都是通過這個獎項出道的。
2《烏托尼克的這一面》中的“烏托尼克”是個自創詞匯,由“烏托邦”(Utopia)和“電子樂”(Electronica)結合而成。
3 伊藤計劃(いとうけいかく)的長篇科幻小說《和諧》,出版于2008年12月,曾獲得第40回日本SF大賞、第40回星云賞日本長篇獎?!逗椭C》里在核彈造成全人類遭受癌病侵襲的浩劫下,掌管健康的機構“生府”取代政府并運用精密健康監控系統“WatchMe”管理民眾。
4《游戲王國》是以柬埔寨紅色高棉歷史為背景的科幻小說。
5 松旭齋天勝:活躍于明治到昭和期間的女魔術師,最早作為松旭齋天一的徒弟開始活動,之后作為天勝一座自立門戶。被稱為“魔術女王”,是當時代表性的明星,1886年出生,1944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