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剎海”與“十剎海”
數年之前,我曾經以“沒有什剎海,就沒有北京城”為題寫了一篇文稿,刊在了《西城文苑》上。細想起來,這個題目很能說明什剎海與北京城之間血肉相連的關系。當然,現如今的北京人知道什剎海東端的萬寧橋是北京中軸線上重要截點,也知道什剎海是“北京人最喜聞樂見的市井寶地”等等。但是,很長時期以來,人們對“什剎?!币幻膩須v,卻似乎一直處在一種似是而非的狀態之中:一說之所以稱“什剎海”,是因為在它周圍有十座廟;另有一說則是因為什剎海邊上有一座庵叫“十剎?!保藗兘兄兄堰@一片水域也叫成“十剎?!绷?。
這到底是怎么回子事兒?
“什剎?!笔枪鸥吡汉恿粝碌墓实?/strong>
被稱為“北京的母親河”的永定河在三家店出山后,曾形成了大致以石景山為頂點,北起清河,東至通州馬駒橋一帶,南抵小清河,面積近2000平方公里的洪沖積扇,并留下了至今還存在于地面的河道遺跡。我們今天所見的什剎海、北海、中南海、龍潭湖,乃至十里河等,就是數千年前古高梁河留下的遺跡。其河道寬從數百米至上千米不等。我們曾以鉆孔資料為依據,得知從今北京供電公司至前門附近的河道寬620米。而什剎海一帶的古河道遺跡,最早見之于史書記載的名字是遼金時期的“白蓮潭”,它顯示這里的天然湖泊已為人們開辟經營,且還有蓮藕種植。
公元13世紀,崛起于我國北方的蒙古族首領鐵木真統一了蒙古族各部,并于1206年正式建立了蒙古政權,并即漢位,稱“成吉思汗”。
公元1215年,蒙古騎兵南下突破了南口一帶的天險,直撲金中都城。可當時的蒙古貴族并沒有在這里建都的打算,以至在兵荒馬亂中焚燒了宮城。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懷抱著消滅南宋統一中國的勃勃雄心在1260年從蒙古高原的都城和林,來到了燕京??墒浅侵械膶m殿早已成為廢墟,便“駐蹕在燕京近郊”,即位于原中都城東北郊的離宮——大寧宮中。
幾年之后,忽必烈決定以建瓊華島的大寧宮及其所在地的湖泊為中心,把今日所見的什剎海、北海、中南海在內的這片天然湖泊全部攬入其中,成為一座規模宏偉、赫赫有名的大都城。
此時,古高梁河留下的這片水面稱“積水潭”,又稱“海子”。郭守敬在奉命修鑿通惠河之后,這里便成了南北大運河的北端碼頭。
明永樂初,朱棣決定遷都北京,修筑起北京城之后,這片天然水面就被分隔成了兩大部分:南面的一部分被攬入皇城之中,稱北海、中海、南海;北面的部分,則成了后來的什剎海(德勝門橋以西稱什剎海西海,銀錠橋以西稱什剎海后海;以東的部分統稱什剎海前海)。
“十剎?!笔敲魅f歷年間修筑的一座庵
據明崇禎年間劉侗、于奕正兩人合著的《帝京景物略》記載:“京師梵宇,莫十剎海若者……方五十畝,室三十余間。其供佛不以金像廣博,丹碧宇崢崢也。其創作者三藏師,主十剎海二十年,今一瓢一數珠,猶掛庵中也……萬歷甲寅,師示寂”。
由上述記載和查證,這座名為“十剎海”的庵,創建于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住持人是“三藏師”,圓寂于萬歷甲寅年(1614年)。這座庵就位于今德勝門橋迤東的糖房大院。
據載,“十剎?!钡倪@位住持“三藏法師”非常勤奮、嚴正,她“日出乞食,歸立鐘側”,為人正直,很得人敬重。一次,見一位官宦家的女眷來庵求佛,她便呵斥道:“你一個官宦家女子,當朝顯貴,就應該在家禮佛,怎么可以到外面來拋頭露面……”由此“十剎海(庵)”遐邇聞名,且名氣越來越大,就連它所在地的水面也被人們統稱為什剎海了。
之所以稱“十剎海(庵)”乃源于佛家的“十善”“十惡”“十誡”“十諦”等等,用以指導修行。“海”是說佛法之大如海,“佛海無邊”之意,所以,佛經中也有“十方剎海”“菩薩十地”之說,頤和園佛香閣有一座佛殿稱“智慧?!币彩且粋€很好的例證。
歲月滄桑,世事流轉。據史書記載,清順治六年(1649年)、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還曾修繕過?,F為區級文保單位。
那么,怎么會出來一個“叫‘什剎?!且驗樵谒苓呌惺鶑R”的說法呢?這是因為在什剎海北沿的廣化寺內有一塊清咸豐十二年(1852年)的碑,碑文首記:“都城西北隅有巨浸曰什剎海,以環海有叢林十,故名。廣化寺者十剎之一?!钡@既然是清咸豐年間的,與前所述及的建于明萬歷的“十剎海(庵)”相距甚遠,又沒有明確說的是哪十座,咱們也就只能將其擱置一邊暫且不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