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劉軍:散文的抵近觀察
    來源:《創作評譚》 | 劉軍  2023年05月17日09:19

    進入新世紀,散文大熱的程度有所下沉,但并非降落,而是愈加平頂化。平頂化意味著更多的邊線和邊角以某種輪廓呈現出來。就近幾年的散文發展態勢而言,首先無法繞過自然生態寫作這一正鼎力突破、四面延展的新生散文思潮。在這里,暫且擱置自然寫作與生態散文是相切還是隸屬的關系,擱置自然生態寫作作為散文思潮得以成立的各項必要條件。

    自然寫作與生態散文

    之所以沒有將自然寫作與生態散文加以合并,當然與散文現場的聲音凸顯有著密切的關系。從文學刊物的欄目設置來看,《人民文學》《草原》《西部》等刊物明確了自然寫作的主題,包括《文學報》今年開辦的“自然主義文學討論”專欄亦如此;而《廣西文學》《黃河文學》等刊物,則突出了“生態散文”的主題。從選本的角度看,近幾年與自然生態相關的選本也有著各自的主旨和方向。從批評的協同層面,也清晰地表明了不同的對象選取。

    綜合來看,近幾年的自然主義寫作與生態散文寫作存在著分野,因此需要分開闡述。

    自然寫作層面,近幾年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江西傅菲的持續發力尤其值得關注。2020年出版的散文集《深山已晚》是他在閩贛交界處榮華山一年生活體驗的結晶體。正所謂“入乎其內,出乎其外”,傅菲通過這本散文集成功地搭建了一種山地美學的范式。這本集子之后,傅菲調遠了視距,鄱陽湖、南方的河谷與丘陵、樹木山林、鳥類等在其筆下如同夕照,緩緩打入林地的深處,并相繼結集了《鳥的盟約》《元燈長歌》兩本散文作品。如果說《深山已晚》趨于體驗的凝結,那么,后面的兩本散文集則更突出自然客體的生命線條,如同維特根斯坦的判斷: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樣的,而是這樣的!作為耕耘多年的散文作家,傅菲是一位已經找到了自己筆調的寫作者,他的作品完成度皆非常高。

    江西的另外一個作家安然,則立身于家鄉吉安的羊獅慕峽谷。七年來斷斷續續的居留,使她進入別一種體驗自然的通道。在《獨坐羊獅慕》中,她翔實地記錄了“我”與峽谷植物、動物各種相遇的過程。在不受人打擾的靜謐自然環境里,它們如“瓦雷里的貝殼”般有著自在之美,作者越過觀看融入了自然之境。

    山東作家高維生近年來回到其出生之地——長白山下,像前輩胡冬林一樣,深入長白山南麓,在林間捕捉鳥類的蹤跡,傾聽它們發出的各種鳴叫,并以文字為載體,記錄長白山各種鳥類的生活習性和演化的歷程。其中《激情的飛翔》一文堪稱力作。這篇散文重點刻畫了幾種本地猛禽,扎實的野外經驗為作品平添了身臨其境式的體驗。近日,他的“長白三部曲”即將推出。

    現居昆明的作家半夏,得益于其專業背景,多年來致力于在野外親近各類蟲子。在她看來,看花是一種世界觀,看蟲亦然。蟲類的交配繁殖、隱身與復活、色彩線條等等,皆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也符合天道自然。她對蟲類的觀察結集為《與蟲在野》。在自然寫作的題材選擇上,半夏的寫作有一種旁枝逸出的特色。

    除了以上四位作家以外,自然寫作者甚多,但在系統性上還是有所欠缺。另外,作家梁衡繼政治人物主題書寫之后,轉入到以古樹大木為對象的散文式處理中。對于他的這一系列,我個人持審慎的態度。因為,自然寫作除了體驗的深入及情感的投射之外,還需要具體的區域性生活經驗的支撐,如同內華達山之于繆爾、科德角之于貝斯頓一般,如果處理的對象跨度太大,那么,人文的思考很容易壓過自然的觀察,使得自然寫作名實脫離。

    盤點生態散文寫作,當然要首推李青松。這位任職于國家林草局的作家,前期以報告文學為主打,近年來轉入生態散文寫作的軌道后,厚積薄發,進入一種集束性寫作的狀態。所謂厚積,一方面來自多年來對各處森林、草場、河流、自然保護區的實地勘察,另一方面來自其系統性的閱讀。他的《哈拉哈河》《大麻哈魚》,是近幾年生態散文最重要的收獲之一。此外,由生態散文結集的《北京的山》也于2022年初面世。

    李青松的生態寫作開闊大度,自由翻飛,能夠調和各種手法,使得具體的生態圖景以動態的方式呈現出來。在生態寫作成為熱潮的情況下,生態散文的作品集也紛紛面世,除了上面提及的《北京的山》之外,近幾年出版的還有沈念的《大湖消息》(第八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葉梅的《福道》、祁云枝的《植物,不說話的鄰居》、王小忠的《黃河源筆記》等。

    在單篇作品方面,能夠鮮明傳達生態觀念且筆力上佳的有沈念的《黑楊在野》,以處理外來入侵植物為主題;祁云枝的《紅豆杉,災禍與福祉》以瀕危植物為觀照對象;艾平的《你見過猞猁么》以東北森林的稀有動物為處理對象;陳應松的《森林手記》則以鄂西北森林為根基。另有楊文豐的《真實而迷幻的蒲公英》,雖然比起他早幾年寫就的《霧霾批判書》《海殤后的沉思》,在介入性、科普性上有所弱化,但多年的生態寫作所積累起來的明確的生態觀念依然在這一作品中得到充分呈現。

    在這里,想著重談一談旅居瑞士的女作家朱頌瑜的《來自阿爾卑斯山的報告》。這篇散文在筆力、感染力方面雖然不及上述的幾篇,但在生態散文的典范性上,可以作為近些年生態散文寫作的一個典型案例加以看待,代表著生態散文的正則。這篇作品的素材來自她親歷性的調查,所反映出的問題是全球性的,即以原產地的畜牧業代表的農業、種植業、畜牧業等,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守護,并使得上下游的生態鏈條得以有效保護。這篇作品內蘊行動主義的內容,而這一因素恰恰是當下的生態寫作非常欠缺的。

    鄉土散文的守故如新

    新世紀以來,鄉土散文一直作為一個大類而存在。作為一種經驗性文體,散文倚重于記憶的反芻,因此,在敘述步調上,錯后對于散文寫作來說是一種常態。近幾年的鄉土散文,在綜合性指標上,華北平原所在地的作家明顯強過江南或者西南的作家。而華北平原覆蓋的省份,山東與河南兩個省份的鄉土散文創作分外引人注目。

    自打周同賓先生過世之后,馮杰的鄉土散文繼續擔負著扛鼎之角色。本身,就新時期鄉土散文來說,馮杰和他筆下精工繪制而成的“北中原”無人出其右。馮杰的調性和“北中原”一道,皆擁有極高的辨識度。大俗與大雅的統一,煙火氣與文人氣的高度融合,使得馮杰的散文創作自成高格。最近幾年,他連續推出《北中原》《懟畫錄》《鯉魚拐彎兒》三本散文集,內中佳作迭出。若是定要從中單獨挑選的話,那么,我首推《北中原》一書。馮杰始終保持在極高的水平線上創作,這方面與其類似的也只有周曉楓等寥寥幾人。他的作品雖然短小,但有獨特的氣味和幽默感。尤其是后者,差不多碩果僅存。使用鄉土散文框定馮杰當然有點小,但馮杰的散文確實是當代鄉土散文的正宗所在。

    曹濮平原的深處,是作家耿立的故鄉。近些年,耿立以強烈的感情光束,以主體性濃郁的敘事色調,鉤沉其故土以及歲月奄忽中的故舊親人。如果說馮杰的鄉土散文追求的是輕盈的話,那么,耿立的鄉土散文則以力度為高懸之燈。新近出版的散文集《暗夜里的燈盞燭光》中,有三篇散文重而不滯,它們分別是《父親拔了輸液器》《遍地都是棉花》《這暗傷,無處可達》。關于父輩,關于北方女性的擬像,關于自我的內心,在三篇鄉土散文中得到透徹的表達。

    除了馮杰的北中原系列書寫及耿立的故土回望之外,江子的《回鄉記》,陳倉的《拯救父親》,劉星元的《散落在鄉間的詩人》,楊獻平的散文集《南太行紀事》等等,在開掘的力度和地域性要素上,皆為近幾年涌現出的鄉土散文精品。

    女性散文的綻放

    女性散文自產生以來,這個概念一直存在著含混的情況,必要的剝離和審定是今后散文研究界的題中之義。女性散文的關鍵詞有如下幾個:獨立、性別自覺、平等意識。

    新世紀以來,女性散文進入茁壯成長的階段,周曉楓、格致、塞壬三位作家的散文所帶來的沖擊力是驚人的。在閱讀現場和微信朋友圈里,會發現周曉楓或者塞壬的鐵粉,對她們作品的推崇甚至達到唯一性的程度。這是女性散文所具備的異質性真正生根的標志。

    對于以上三位作家而言,她們還具備另外一個共性,即生長性的問題。當下的散文寫作能夠超越自我的重復,進入生長性的通道,這是寫作能力、審美視野、思維打開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2021年,周曉楓最新散文集《幻獸之吻》出版,其中收錄的《野貓記》《男左女右》,其敘事脈絡由大縱深轉向支流分岔的蛛網狀結構。源于作家杰出的駕馭能力,即使是草籽落地,也能夠演繹出一番驚心動魄的內容。經營蛛網式敘事方式,既需要作家細部的洞察能力,也需要具備厚度的思辨能力。

    居廣東的作家塞壬近幾年也是佳作迭出,《無塵車間》與《日結工》在讀者群體中產生的影響都較大。這兩部作品聚焦邊緣群體,在現實性層面爆發出巨大的能量。如果以女性散文的視角加以觀照的話,那么她的《緩緩的歸途》與《鏡中顏尚朱》則是典型的女性散文范本。而對于我個人而言,更看重《鏡中顏尚朱》,因為這篇作品觸及了倉皇、逃離的時代里女性的自我捍衛和自我保存的艱難話題;在個人性的呈現上,這一篇也最為深入。

    作家格致,近幾年雖也有作品面世,但大體上處于隱身狀態,但我相信,她的散文寫作依然值得期待。

    歷史散文與文化散文

    歷史散文與文化散文在題材選取上存在著疊加現象,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精神旨趣的不同:文化散文傾向于抽象的文化精神的開掘,群體性的特征較為明顯;而歷史散文側重于使用新的方法論和認識論去觀照歷史細節、歷史人物,進而洞見歷史的幽微之處,確立一種新的價值觀。

    最近幾年,歷史散文相對沉寂,夏堅勇、夏立君、王開嶺等人推陳出新的作品并不多。寓居嶺南的贛籍作家詹谷豐繼民國人物系列開掘之后,轉入嶺南地方人物的書寫通道之中。《啞琴》一篇以兩具名琴在近現代的流離為線索,凸顯士人氣節在時代轉折中的悲愴,繼續他對悲壯與慷慨的精神品格的開掘之路。2021年,詹谷豐又推出了《山河故人》一書,聚焦廣東“左聯”人物,竭力再現七位歷史人物真正獲得成長的契機。這一契機是時代環境、人物關系、主體選擇相互激發的一種必然結果。作家以歷史的必然性揭示在血與火的時代里作家們的大時代選擇、信念的形成和犧牲精神。

    除詹谷豐外,聶作平的《遺民淚:汪元量見證的宋室北遷》《孤忠者最后的大地》,浙江永康鄭驍鋒的一些作品以及贛籍作家六神磊磊書寫杜甫的篇章,皆是較為出色的歷史散文作品。

    提及近些年的文化散文,需要關注的是李敬澤的入場和他驚人的創造力。繼《會飲記》《詠而歸》之后,2021年,他又推出了《跑步集》。他的一系列散文隨筆,展現了作為散文作家的博學、寬大視野和驚人才華。而就單篇作品而言,他的《〈黍離〉——它的作者,這偉大的正典詩人》是表現華夏文化自覺的雅正之作。

    祝勇的《故宮的隱秘角落》《故宮的風花雪月》等散文集采用的是個人的、民間的視角。他更癡迷于在被人忽視的隱秘角落或歷史的縫隙,以非歷史的方式抵達歷史的縱深,并以此來構筑散文的豐厚。

    穆濤的文化散文寫作,近些年有著較大的后勁,并結集為《中國人的大局觀》一書,將自我的美學趣味和哲學見解融入中國古典精神和文化精神的再發現中去。

    除了上述關于不同體式的散文成果的闡發之外,王劍冰、陸春祥、蔣藍、胡竹峰、汗漫等作家,皆保持了較高的水準和旺盛的創作能力。尤其是王劍冰的散文集《塬上》與陸春祥的散文集《云中錦》,讓人讀后大有杜甫“老來漸于聲律細”之感。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文學院)

    国产女人精品视频国产灰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福利|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二区|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91精品国产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 国产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97视频精品视频人人一二区|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免费精品国自产拍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浪潮AV| 91麻豆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久久精品五福影院1421|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青青青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古代|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网影视| 99re在线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大全|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www.亚洲精品.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