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森到魯迅文學院文化潤疆作家培訓班進行調研座談
魯迅文學院文化潤疆作家培訓班調研座談會在魯迅文學院八里莊校區舉行
5月15日,魯迅文學院文化潤疆作家培訓班調研座談會在魯迅文學院八里莊校區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宏森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魯迅文學院院長吳義勤主持會議。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李一鳴,《民族文學》主編石一寧等參加會議。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宏森講話
張宏森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疆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明確了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舉措,形成了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作為新時代的文學工作者、新疆和兵團作家隊伍中的一員,大家都肩負重要的使命責任,那就是以文學創作融入文化潤疆工作大局,不斷以優秀的文學作品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講好新疆故事,展現好中國形象。要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切實推動新時代新疆文學欣欣向榮、生生不息,在新的趕考路上交出新疆文學高質量發展的優秀答卷。
張宏森強調,文學創作要善于準確把握時代方位,面向新時代、攀登新高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黨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全國上下整裝再出發,走在了新的長征路上。這是一個偉大的催人奮進的新時代,也是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時代,希望大家胸懷“國之大者”,把文學創作自覺融入新時代,去觀照中華大地滾滾向前的歷史洪流,觀照腳下的土地上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遷,觀照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人民邁向幸福之路的情感與心聲,把文學理想系于時代之舟、系于中華民族之夢,塑造出更為可信、可親、可敬、可被流傳的文學意象和人物形象,真正使文學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強大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讓新時代的中國新疆文學綻放出更為璀璨的精神光芒。
張宏森強調,文學創作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主動向火熱的現實生活敞開大門。社會主義文學是人民的文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為人民抒寫、抒情、抒懷是作家的天職,是創作出優秀文學作品的明途正道,也是文學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文學要牢固樹立人民立場,找準創作方向、把穩前行之舵,緊緊與時代和人民相連,更好彰顯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希望大家在文學創作中,堅持把人民作為文學表現的主體,緊跟時代發展、把握人民需求、揭示人間真諦,以充沛的激情、生動的筆觸、感人的形象創作出具有新疆特色和中華氣派的優秀文學作品,向全國乃至全世界講好新疆故事、傳播好新疆聲音,展示美麗新疆的團結和諧進步和新時代新疆人民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張宏森強調,文學創作是一項鑄魂工程,要堅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線,堅持凝心聚魂,促進民族團結。要正確認識中華民族文化與各民族文化之間一體多元的密切關系,堅決維護中華文化的統一性,在文學創作中充分把握好中華文化的歷史根脈,以統一性為前提和根本,展現各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掘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傳承,以獨特的視角和書寫,不斷豐富中國文學的創作表達,在中國文學的版圖上描繪出多民族文化豐富多彩的壯麗景觀。要立足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放眼新時代新生活新氣象,表現新疆各族人民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推動新疆各民族人民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以文學創造建立民族團結的精神長城。
張宏森強調,文學創作既要堅持守正也要不斷創新,善于在現代媒體傳播格局中不斷展現出堅韌的生命力。當前傳統的文學生產傳播方式和話語形態正在經受嚴峻考驗,這也是新時代文學的巨大機遇。新的技術和傳媒條件,為文學形態的“變”和“新”注入了動力,大家要準確識變、主動應變、自覺求變,敏銳回應、大膽運用新技術條件提供的一切可能性,跨越邊界、衍生轉化,更加有力地證明文學的地位價值和尊嚴。與此同時,無論外在形態如何變化,文學創作都不能做“舍本逐末”“買櫝還珠”的事情,內容永遠是文學最本質、最可靠的競爭力。我們既要飛得高,又要立得穩,在勇于創新的同時要不忘初心,才能保證我們在創新之路上始終勇立潮頭。
張宏森希望學員們珍惜在魯院學習的寶貴機會,把學習收獲轉化為創作的巨大動力和前行的豐沛力量,將來回到新疆后勤奮耕耘、努力創作,把身邊的寫作者、文學愛好者帶動起來,一同投入到對新時代新疆波瀾壯闊生活圖景的書寫當中,努力創作出展示新疆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守望相助、團結進步的奮斗史詩,為推動新時代中國新疆文學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魯迅文學院院長吳義勤主持會議
學員代表阿爾曼·艾林(哈薩克族)、唐嘉璐、古麗斯買·吾斯曼(維吾爾族)、布日瑪(蒙古族)、薛菲(藏族)、代葉爍、榮岳霞、許蓉、徐駿、馬永霞(回族)、馬月瑩、努爾艾力·庫爾班(維吾爾族)現場發言,分享了自己的體會和收獲,并向中國作協相關工作提出建議。大家表示,在魯院的學習經歷讓自己獲益匪淺,政治素養、文化素養、專業素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接下來將繼續認真學習、消化相關課程,圍繞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命題深入思考、積極實踐,踴躍參與到中國作協“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中來,努力創作出更多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新疆故事的優秀作品。
會議現場
參加會議的還有中國作協赴新疆調研組相關人員,《民族文學》骨干編輯,魯迅文學院相關部門負責人,魯迅文學院培訓部全體人員以及魯迅文學院文化潤疆作家培訓班全體學員。
攝影:馮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