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作品出海到生態出海 張小童: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現狀
中國網絡文學經過20多年的發展,海外輸出作品上萬部,海外受眾近1.45億人,海外市場規模突破30億元。從2004年網絡文學開始向海外出版機構售出版權、網絡文學被翻譯出版,到2012年后各大網絡文學翻譯平臺爆發性增長,再到近五年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產業鏈漸次成熟,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經歷了從翻譯、閱讀中國網文到模仿中國網文的變化,實現了IP全業態傳播??梢哉f,中國網文出海已經從單純的作品出海轉變到生態出海。根據美國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的哈羅德·拉斯韋爾的《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傳播過程具有五個要素:who(傳播主體)、says what(傳播內容)、in which channel(傳播渠道)、to whom(傳播客體)以及with what effect(傳播效果)。當下,網文出海已經形成從主體、渠道到受眾鏈等具有整體性的傳播生態。梳理網文出海的基本要素,對“網文出?!眰鞑ブ黧w、傳播內容、傳播渠道、受眾、效果的現狀進行整體呈現,可以為“網文出海”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策略提供有益借鑒。
一、網絡文學出海傳播平臺顯著增加
“網文出?!钡纳虡I平臺是互聯網的文學企業,他們與網絡作家簽署版權合同,把網絡作家創作的網絡文學作品放到其專屬網站平臺上,通過向國際讀者開放的方式,實現網絡文學的線上文本閱讀。另外,在閱讀平臺的運營之外,這些平臺還會通過IP版權運營等渠道,將優質網絡文學輸送給電影、電視劇、ACG(動畫、漫畫、游戲)等文化下游產業,推動“網文出海”的“文學傳播鏈”進入全球泛文娛產業的“網絡文藝傳播鏈”。這一步也使得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效果呈幾何倍放大。因此,網絡文學網站本身就具備傳播主體和傳播渠道雙重屬性。它既是“網文出海”傳播主體的傳播者又是傳播渠道。近年,網絡文學國際傳播的平臺在國別和種類方面都大大增加。
“網文出?!逼脚_分為兩類。一為國內平臺,即國內的網絡文學商業平臺創建的面對海外傳播的網站。目前,全國有近百家重點網絡文學網站,但95%以上的作家、作品集中在不到50家平臺上。其中,在網絡文學國際傳播方面有一定規模的網站有閱文集團、晉江文學城、掌閱科技、中文在線和縱橫文學等,建立的海外平臺有:閱文集團的Webnovel,中文在線的Chapters、Spotlight、Kiss,掌閱科技的iReader、Story Lite、Storyaholic、Storyroom、Lovel、Multibook,縱橫文學的TapRead等。線下方面,閱文集團、中文在線、掌閱科技、縱橫文學在新加坡、泰國、美國、加拿大等地均有落地,初步實現了本土化公司運營。
具體來說,閱文集團的海外門戶“起點國際”(Webnovel),是國內互聯網公司在海外率先實行付費閱讀的正版文學平臺。晉江文學城自2008年開始進行繁體版權輸出;2011年簽署了第一份越南合同,正式開啟了海外版權輸出。中文在線2009年開啟網絡文學出海業務,2015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數字出版第一股”,2016年成立美國公司,走向國際化。掌閱國際版iReader App于2015年10月正式上線,標志著掌閱“走出去”戰略正式開啟??v橫文學自2015年開始與Wuxiaworld等海外網站建立合作關系,2017年11月注冊美國公司,2019年1月上線海外平臺(TapRead)。咪咕數媒借助國家“一帶一路”布局,創立“新絲路書屋—海外中小學數字圖書館”,到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滿足當地中小學對中文圖書的閱讀需求。另外,作為國內免費閱讀起家的“番茄小說”背靠字節跳動,在國內運營模式已日漸成熟的基礎之上,進軍國際市場的動作也愈加強勁。
第二類是海外人員或機構建立的傳播網絡文學的平臺,如面向英語世界的書聲Bar,Hui3r(創辦于2012)以女頻、輕小說為主,Wuxiaworld(創辦于2014), Gravity Tales(創辦于2015),Volare Novels(創辦于2015),Novel Update(創辦于2017)等。
除了面向英語群體,法國、俄國等亦有諸多傳播、推介中國網絡文學的網站。如目前法國最重要的翻譯網站是 L’Empire des novels(小說帝國)。網站資源主要來自 Wuxiaworld,法國網民在英譯版本的基礎上對小說進行再次翻譯。在 L’Empire des novels 中,中國網絡小說占據主流,《全職高手》《盤龍》《天火大道》《斗羅大陸》等備受歡迎;俄羅傳播中國網絡文學的平臺以Rulate為主體,另有13個亞洲網絡文學譯介平臺,即ranobes.com、ранобэ.рф、ranobelib.ru、ranobe.me、ifreedom.su、ranobebook.com、streamarts.ru、ranobe-novels.ru、ranobehub.org、ranobe-novels.ru、newlate.ru、ranobe-club.ru、ruvers.ru。另外,俄羅斯流行的社交軟件Telegram與社交網站VKontakte中遍布大量熱愛中國網絡小說的匿名翻譯小組。
近幾年,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的影響力顯著提升。中國臺灣人艾飛爾于2015年創建 Volare Novels,網站以翻譯女頻小說和惡搞、科幻等類型的作品為主。從2017年開始,中國網絡文學數量超越日本輕小說數量,截至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已占該網站作品總數的一半。韓國Joara是韓國第一個且規模最大的網絡小說連載平臺。2000年至2020年的二十年里,該平臺中國網絡小說的數量一直呈增長趨勢,2021年增至近4000本,2015年至2020年的五年間增長幅度最為明顯。
傳統網絡文學平臺打造的對外傳播網站數據也持續上漲。閱文集團發布的 2020 年財報顯示,截至 2020 年底,近三年來,起點國際平臺Webnovel向海外用戶提供了約 1000 部中文譯文作品和超過 20 萬部海外原創作品,Webnovel全年訪問用戶量達 5400 萬。2021年Webnovel的中文譯文作品為2100部。到2022年底,Webnovel的翻譯作品預計將超4000部。截止2022年3月,起點國際在ALEXLA全球網站排名中的名次保持上升狀態,2022年第10周日均IP訪問量超15萬,PV訪問量在68萬以上。
當Webnovel主推男頻玄幻、科幻類作品時,中文在線所屬平臺Chapters作為一家在線互動閱讀平臺在歐美地區受到當地年輕女性的歡迎和青睞。星閱科技于18年推出Dreame閱讀產品,主打女性向言情小說,借助對海外市場的洞察和強大的原創內容,成功打入歐美網絡文學市場。目前,星閱科技已打造出面向印尼、菲律賓、西班牙等東南亞及歐美地區的多語種閱讀產品,還推出了面向男性和性少數群體的閱讀產品。艾瑞咨詢評價,星閱科技抓住了疫情期間電子閱讀的增長機會,按章節收費的商業模式為星閱帶來了豐厚收入。同時,星閱針對海外用戶進行了大量買量投入,并在Dreame產品的表現上獲得成功;2020年,星閱科技打造的差異化網絡文學產品矩陣很好地體現了網絡文學出海邁向多語言、多地區的趨勢。星閱針對細分市場推出垂直內容的動作,也反映了海外網絡文學平臺在開發上已經開始注重精細化、定制化運作。
除了網絡文學作家之外,“網文出海”的傳播主體還有對中國網絡文學作品進行譯介的翻譯,他們的地位也不容小覷。從海外第一本大獲成功的網絡小說——我吃西紅柿所著的《盤龍》超過百萬的收藏來看,或是從點擊超過1.5億次的橫掃天涯所著的《天道圖書館》的海外傳播來看,翻譯所起到的巨大助推力是毋庸置疑的,他們也成為了中國“網文出海”主體傳播的傳播者。截止2022年1月5日,《天道圖書館》的閱讀量超17億,有27萬余粉絲投票支持,評論數據近2萬;《全職高手》閱讀量超1.2億,粉絲超9萬,評論上萬;《重生之最強劍神》閱讀量1.18億,《詭秘之主》閱讀量3110萬,《超神機械師》440萬。
就翻譯本身而言,也需要細分,可分為職業翻譯、粉絲翻譯、機器翻譯和“機器+人工”翻譯。其中,職業翻譯一直是最重要的翻譯形式?!熬W文出海”出版的實體書基本上都是由職業譯者進行翻譯的。雖然目前各平臺重要作品的翻譯大都由職業翻譯完成,但海外網絡文學的傳播一開始得益于海外粉絲的自發翻譯。2014年開始,國外的一些粉絲網站就開始自發翻譯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在Wuxiaworld拿到小說版權之前,他們作品的翻譯主要依靠粉絲完成。也正是這些粉絲的翻譯才讓海外受眾,尤其是北美受眾,接觸到了中國網絡文學這種新的文學類型。另外,閱文集團在建立職業譯者體系的同時也引入了粉絲翻譯。
目前,很多網文平臺借助AI翻譯降低翻譯成本,提高翻譯效率。商榷、推文科技、星閱科技、小藝全能翻譯等是目前常用的機器翻譯程序。如“推文科技”將人工智能翻譯用于網絡文學的翻譯中,自主研發網絡文學多語言AI翻譯生產系統,可使行業效率提高3600倍,成本降低到原來的1%。超90家網絡文學公司采用推文科技網文出海AI整體解決方案,超過6000部中文作品一鍵出海。掌閱使用自己開發的機器翻譯軟件,成本在1元/千字左右。但就整體翻譯質量而言,機器翻譯的準確率還有待提高。在此情形下,先進行機器翻譯,再通過專業翻譯人員進行審校,成本相對純人工翻譯可下降一半以上?!皺C器+人工”的翻譯方式既能降低翻譯成本又可提高翻譯質量,是目前很多平臺都在使用的方法。
二、 從翻譯中國網絡文學到模仿中國網絡文學
20余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網絡文學的創作手法、題材類型、話語體系等不斷創新,豐富著文學的表現手段和文體類型,實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具有注重故事性、想象大膽奇特、代入感強等特點,也建立起類型豐富、題材多樣的發展生態。目前,中國網絡文學共向海外輸出網絡文學作品10000余部。其中,實體書授權超4000部,上線翻譯作品3000余部。網站訂閱和閱讀APP用戶達1億余人次,覆蓋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不論身處何地,讀者們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作品。
就傳播內容而言,網絡文學作為一種新的文學樣式,有著區別于其他文學類型的強大的故事性。傳統的西方魔幻故事和中國的古代神話,都注重故事的設置和講述。故事創作出的大膽想象和生動情節,與海外受眾的審美心理和欣賞習慣完美契合,讓國外讀者產生了天然的親近感。適合消遣、娛樂,代入感超強的“爽文”特點,也更加適合國外的“Z世代”年輕受眾?!抖菲粕n穹》《全職高手》《羋月傳》《燕云臺》等中國網絡文學作品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架構打破了文化隔閡,走進了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人們的內心。
另外,網絡文學新生代的涌進豐富了網文出海的內容。當下,新增網絡文學作者大多為“Z世代”。打開網頁或APP,不管進入哪個文學平臺,網絡文學作者的年輕態已經成為突出亮點,“Z世代”已經接過創作主體的接力棒。他們的青春和熱血,想象和激情,正在為互聯網文學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洋粉絲”,引發了海外年輕讀者的情感共鳴。從筆者對會說話的肘子、老鷹吃小雞、我會修空調、言歸正傳、青鸞峰上等為代表的“90后”“Z世代”網絡作家訪談可以看出,“后浪”風頭已然勢不可擋,他們已成為現階段網絡文學的中流砥柱。這些年輕的網絡文學作家是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出生的“網生一代”,他們網感十足,創作手法更具“網絡特質”,創作內容更富“當代氣息”,伴隨著他們一起出現的,還有 “穩健流”“治愈系”等一系列充滿新鮮感的文學樣式。年輕作者的涌現,為網絡文學界帶來了全新的靈感與機遇,也為“網文出?!碧峁┝嗽丛床粩嗟膬热葜巍?/p>
被譽為“網生一代”年輕作家的創作手法也不會給出海網文的讀者帶來違和感。這些“Z世代”的作家們使用新一代年輕人獨特的文字表達方式與全球讀者進行更為深入的互動交流,他們的寫作簡單直白,充滿了逆襲的爽感。此外,彈幕表達、模塊打賞等方式更形成了互動社區,讓網文閱讀和社會交往有機結合起來。所以,有人稱網絡文學是“地球人的作品”,它與美國的好萊塢,韓國的偶像劇,日本的動漫一樣,成為跨越了國界、文化、種族壁壘的一種全球大眾共享的文化現象。
網絡文學從誕生至今,已經發展出玄幻、仙俠、古言、現言、歷史、科幻等十多個類別。在“網文出?!背跗冢妙愖髌吩患要毚?。直至今日,在海外受追捧的網絡小說依然以玄幻奇幻、仙俠修真等題材的小說類型為主,占據網文出海的半壁江山。西方魔幻小說中精靈、惡龍、神靈等元素在中國的仙俠、玄幻類網文中也經常出現,這種中西方相似性極強的題材類型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異域風情”的東方文化,是有意或無意生產出的適合全球化傳播的“再生”文本,是文化雜糅的產物。
現如今,在中國作家協會等各部門的逐步引導下,網絡文學現實題材逐漸回歸。在傳統題材依然有著很高熱度的背景下,書寫新時代中國的網絡文學現實題材作品也已大踏步邁出國門。這可以從2022年9月中國網絡文學作品首次被收錄至大英圖書館的中文館藏書目中窺見。此次被收錄的共計16部作品包括《復興之路》《大醫凌然》《大國重工》等現實題材作品。這既表明國外文化界對中國網絡文學的認可,也體現出國外受眾對了解當代中國的渴望。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帶來了海外模仿中國網絡文學、在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平臺上發表原創作品的潮流。 2018 年4月起點國際開放海外原創功能后,大量海外作者開始在起點國際發表網絡文學作品,在僅僅一個月的測試期內,海外注冊作者超過1000人,共審核上線原創英文作品620余部。各平臺上榜的作品中,翻譯作品和原創各占60%和40%。從內容的增量市場來看,大量海外讀者在疫情期間投身網絡寫作成為專職作者,海外本土UGC內容數量攀升。My Vampire System由英國作家JKSManga創作,借鑒了國內網文的寫法并融合西方吸血鬼元素,閱讀量達到5050萬。ash_knight17創作的The Crown’s Obsession浪漫幻想言情小說,深受海外女性讀者的喜愛,獲得了Webnovel2020年海外最受歡迎原創作品獎。丹麥的Tina Lynge Hansen模仿中國網文在Gravity Tales上創作英文小說Blue Phoenix和Overthrowing Fate。除此之外,較有影響的海外原創還有新加坡作者Moloxiv的《第一秘境供應商(Number One Dungeon Supplier)》、美國在校大學生創作的《虛無進化(Reborn: Evolving from Nothing)》、印度作者neha的《我的美少女將軍(My Beautiful Commander)》等。
三、呈現多樣性特征的“網文出海”傳播渠道
傳播渠道一般指傳播媒介,是讓整個傳播行為最終完成的手段或者技術。互聯網技術的興起催生了網絡文學這一新興文學類型。必須依賴計算機、互聯網、移動通信等技術進行生產和傳播,這是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之間最根本的區別。
網絡文學的傳播除了自身的文本傳播之外,還有由其衍生的實體書出版傳播和IP改編傳播。由此可將其劃分成“網文出?!钡木€上傳播和線下傳播。中國“網文出海”的傳播渠道共有五種,其中以互聯網為傳播媒介的線上傳播有三種:在線翻譯傳播、投資海外平臺傳播和海外本土化傳播。而另外的兩種傳播渠道中,出版傳播以網絡文學的實體出版圖書為主體,IP改編傳播則以網絡文學改編的電影、電視劇、ACG為主體的線下傳播。
而另一種劃分方法,又可將網絡文學的出海傳播模式分為內容出海與模式出海。內容出海即將國內作品通過譯介、改編等方式向海外傳播,如在線翻譯傳播、出版傳播、IP改編傳播;模式出海即通過搭建平臺,將國內成熟的網絡文學生產機制移植到海外,促進網絡文學原創作品全球“開花”,吸納海外作者創作兼具本土與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學,如海外本土化傳播。本文綜合兩種方法對五種傳播渠道進行劃分。
首先是在線翻譯傳播(內容出海),通過海外網站、外文APP(手機客戶端)、移動閱讀器等平臺,將中文網絡文學作品進行翻譯后向海外傳播。目前,起點中文網等海外網絡文學平臺已經打造出海外付費閱讀體系,建立起付費訂閱、打賞、月票等機制。
其次是實體出版傳播(內容出海),國內平臺或作者授權國外版權代理商或出版機構,在海外出版發行外文版網絡文學書籍。海外市場是在2001年前后,從港澳臺的繁體書市場開始向外打開的,最初的傳播區域局限在東南亞地區,題材以言情為主。2009年到2014年,“網文出?!遍_始從自發傳播向主動傳播轉化。2010年前后,東南亞圖書出版商每年從中國大陸文學網站直接購買版權的小說超過百部。晉江文學城是對外授權出版實體書最多的平臺,已經輸出了近3000部作品。從實體書出版的市場表現來看,東南亞市場相對較好,泰國平均發行量大約7千冊,越南大約3千冊,最高能到3萬冊,發行量一般在4千到6千冊之間,最少也在1千冊以上。
第三是IP改編傳播(內容出海),即將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電視劇、ACG等產品向海外受眾發行,或授權海外機構對國內網絡文學作品進行IP轉化,從而極大擴展網絡文學的影響力。影視改編方面,《扶搖》《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武動乾坤》《天盛長歌》《你和我的傾城時光》《羋月傳》《少年的你》等影視作品在Youtube、Rakuten Viki、Netflix等亞洲和歐美主流視頻網站及電視臺大受歡迎,已成功覆蓋亞洲、北美、澳洲等地多達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動漫方面,起點國際翻譯上線400余部漫畫作品,如《修真聊天群》《放開那個女巫》《元尊》等。其他各平臺也都有大量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翻譯的漫畫上線。以YouTube網站為例,對《凡人修仙傳》的詞條進行搜索。可以發現MMOJACKX57上傳的視頻合集,觀看量超55萬,評論1508條,評論區也能看到觀眾對原著和視頻原始鏈接的追問和好奇。
第四是海外本土化傳播(模式出海)。一批海外網絡文學平臺通過翻譯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吸引本土作者創作,建立起網絡文學海外本土化傳播的運營生態。目前,閱文、掌閱、縱橫等都以不同方式搭建本土作者創作平臺,建立作者激勵、培養體系,吸納更多“洋寫手”。閱文集團將起點中文網多年積累的、相對成熟的生產機制移植到了海外平臺起點國際,通過付費VIP制度等手段,吸納海外各國寫手參與原創,既節省翻譯成本,也更能獲得海外讀者的接受與認可。“在常規的分成模式之外,閱文集團投入重金在起點國際上復制了國內被俗稱為‘低?!男氯俗髡呒钪贫?。”種種激勵制度保障了海外作者創作的持續性,使其作品成為起點模式乃至中國網文文化的傳播載體,自然而然地帶有中國色彩。
近年來,多家網絡文學平臺通過投資海外網站、文化傳媒公司、出版社等方式,與外方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擴大了中國網文海外平臺的傳播新路徑。起點投資韓國原創網絡文學平臺Munpia(株式會社文筆雅)、泰國的頭部網文平臺OokbeeU、美國Gravity Tales,與非洲互聯服務提供商傳音控股、新加坡電信(“新電信”)等達成戰略合作。中文在線投資Wuxiaworld,掌閱、字節跳動等主要網絡文學企業也紛紛與海外平臺合作。
四、中國網絡文學海外讀者數量和互動性不斷提高
網絡文學題材各異的海量作品,以故事精彩、想象奇特吸引了眾多國際讀者。從內容偏好上來看,北美受眾偏好體現個人英雄主義的仙俠、玄幻和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古言等類型。作品當中的個人英雄主義、浪漫主義情節,完全符合西方讀者的審美習慣。體現中國傳統尊師重道文化的《天道圖書館》、來源于東方神話傳說故事的《巫神紀》、弘揚中華多樣性美食的《美食供應商》、展現現代中國都市風貌和醫學發展的《大醫凌然》等眾多作品,都受到海外讀者的熱烈追捧。歐洲受眾偏好武俠和仙俠等類型,亞洲文化圈特別是東南亞及日韓偏好古言小說?!墩鐙謧鳌贰恫讲襟@心》等古代言情小說,受到東南亞讀者的熱烈追捧,都市現言作品在東南亞國家也頗受歡迎。韓國受眾偏好宮斗、靈異、推理、罪案等類型,越南受眾偏好校園、職場、婚戀等類型。另外,在國內市場體量相對較小的恐怖懸疑和科幻題材在海外的受歡迎程度也比較高,喜愛度都達到了20%以上,是亞洲和歐美地區讀者的偏好題材。
就區域來看,東南亞和日韓等地區實體書和在線閱讀兩種方式均有大量讀者,實體書占比較大,IP改編作品也有較大市場。歐美國家讀者以線上閱讀為主,IP 改編作品主要通過Netfilx等渠道進行分發。非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讀者以移動端閱讀為主。從閱讀途徑看,53.6%的讀者通過社交網絡接觸中文翻譯的網絡文學,86.3%的海外讀者通過手機APP閱讀中文翻譯網文。就閱讀時間來看,海外讀者更多利用碎片時間進行閱讀,工作學習閑暇時讀書的占比高達72%,利用睡前的完整時間閱讀的也有60%。就閱讀經歷來看,海外讀者接觸中國網絡文學的時長超過半年的達83.4%,閱讀數量超過10本的有63.9%,可見中文作品已經有了一部分較為穩定的海外讀者,他們接觸網文時間較久,閱讀量較大。同時,中文作品仍有源源不斷的新讀者加入,占比達到12.3%。
中國“網文出?!眰鞑シ秶▉啞⒎恰⒚?、澳、歐五大洲。早期網絡文學實體出版借道港臺,最先在東南亞以及東北亞傳播,逐漸覆蓋包括印度、土耳其在內的亞洲大部分地區。后依托“一帶一路”政策,我國“網文出海”企業在沿線的亞非拉國家營造了網絡文學基本市場。目前已成功在東南亞國家(新加坡、菲律賓、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和北美國家(美國、加拿大等)兩個主要市場實現了自身影響力。從讀者來源國籍和地區看,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越南等國讀者占81%。女性讀者占67.8%,本科學歷及以上達58.7%,超42%的讀者有穩定工作,學生占22%,家庭主婦占比為9.5%。
值得強調的是,海外“Z世代”成主要受眾人群。海外用戶畫像顯示,海外讀者構成多元,學歷層次較高,女性居多。前文提到,海外讀者接觸中國網絡文學的時長超過半年的有83.4%,閱讀數量超過10本的有63.9%,中文作品已經有了一部分較為穩定的海外讀者。同時,中文作品也不斷有新讀者加入,占比達到12.3%。值得注意的是,35歲以下的中青年讀者占比超62%,學生占比達22%,年輕化特點非常明顯??梢?,在海外受眾中,“90后”“Z世代”占據主體地位,網絡文學作品也成為西方“Z世代”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當前,不僅中國的“網生一代”“Z世代”作者成為創作主體,海外“網生一代”“Z世代”讀者也成為中國網絡文學的接受主體與消費主力。全球年輕人已經形成一種跨國界、跨種族、跨時空的“命運共同體”,通過網絡文學進行文明交流與對話、文化互鑒與融合。海外網絡文學讀者不僅愿意為閱讀文本付費,對作品IP鏈條上的各種衍生產品也抱有相當大的興趣,這一消費特點也進一步助推了網文IP產業的蓬勃發展。
海外讀者在閱讀中文作品的同時,也有積極的互動行為,近55%的讀者會給作品寫評論,42%的讀者會進行分享。其中,東南亞地區讀者的互動性更強,進行評論、分析、點贊等互動的比例更高。海外讀者為中文作品的付費率達到48.4%,相較于2020年的31.2%,上升了17.2%,整體消費意愿呈上升趨勢。在有過消費行為的讀者中,按章節付費是最主流的消費方式,占比達78.6%,花費金額少于200元的讀者占比為71.9%。盡管海外讀者中來自欠發達地區的用戶占了絕大部分,但仍有20.8%的重度消費用戶(消費金額在50美元以上)。
由于網絡文學作品日更化和互動性強的特點,受眾參與成了網絡文學傳播的一大特色,新的轉化也由此而生。海外網絡文學平臺基本都建立了基于中國文化的粉絲社區,讀者通過在社區里評論、追更,了解作品文化。2017年6月,網絡作家風凌天下的新作《我是至尊》成為全球首部使用中英雙語同步首發的網絡文學作品,大大縮短了中外讀者的“閱讀時差”,海外讀者在每日更新發布之后,立即進行閱讀、留言、評論、打賞。不僅是風凌天下的海外粉絲,如前所述,海外讀者在閱讀中國網絡文學作品的同時,多有積極的互動行為。起點國際在線社區里,每天會產生5萬多條評論,其中不乏對內容的精彩點評。讀者人人都是段子手,評論區的神回復成為一類文化現象,章評、段評既是即時、犀利的作品評論,更是整個作品生產鏈條的重要組成部分。年輕一代的作家們在看到海外粉絲的留言之后,或多或少會進行閱讀回復等互動行為,吸收借鑒留言內容,這種互動有助于作品更好地進行海外傳播。
如上文所述,網絡文學特有的大眾化屬性吸引了數以億計的海外讀者,其中一些海外網文讀者已經不再拘泥于受眾的身份。他們從國際網文平臺的讀者搖身一變,借用中國網絡文學的套路,使用本國語言,開始進行網絡文學主體創作,成為了網絡文學“洋作家”,當起了我國網絡文學的海外“代言人”。這樣的轉型使得原本處于客體地位的海外消費者成為了網絡文學的生產者,完成了從客體到主體的轉變。網絡文學為世界各地愛好閱讀的人提供了實現寫作夢想的機會,海外作家的不斷加入也為海外網絡文學市場注入全新的活力。這些由海外粉絲轉變來的網文作者,大部分世界觀架構深受早期翻譯的中國網文的影響,有些作品融合了中國的仙俠、道法、武功等傳統文化元素,也有在小說中運用熊貓、高鐵、華為手機等中國特色現代生活元素,大多學習中國網文常見的寫作方法。他們所創作的海外本土原創作品,使中國網絡文學在全球擁有更廣泛的影響力和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五、“網文出海”日益成為世界級的文化現象
根據中國作協發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模達到4.6億元。2020年,隨著更多廠商入局,海外原創內容布局全球,商業模式穩定盈利,出海網絡文學市場迎來迅猛增長,加上疫情期間“宅家經濟”興起的雙重影響,2020年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模增速為145%,規模達到11.3億;用戶規模增速160.4%,達到8316.1萬人。2021年,市場規模翻倍增長,突破30億人民幣,海外用戶規模達1.45億人。 面對這樣的市場規模,韓國互聯網巨頭Kakao通過旗下掌上閱讀平臺Radish Media,收購了以翻譯中國網文出名的海外小說平臺“武俠世界”(Wuxiaworld),此次交易價格達到37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4億元。同時,中國的網絡文學也十分重視在海外網絡文學傳播市場中的主動性。閱文集團先后在東南亞、韓國、非洲地區開展了相關扶持與合作的計劃:針對越南,實行了“群星計劃”(RisingStar);針對韓國,投資了韓國原創網文平臺“Munpia”,與該平臺進行合作,推動網絡小說在韓國市場的發展;針對非洲,與傳音控股合作,對當地的在線閱讀市場進行了開發。這些舉措能夠更好地挖掘與培養有潛力的作者,實現IP的全方位孵化。閱文集團也對發展能力較弱的地區進行了幫扶,借助在線閱讀以及IP衍生等方式為作者及其作品的文化和商業價值提供全面增值服務。
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不僅體現為市場規模的迅速增長,而且體現為中國網絡文學在海外得到經典化的認可。2022年9月,16部中國網絡文學作品首次被收錄至世界最大的學術圖書館之一大英圖書館的中文館藏書目之中。除了反映當代中國發展的現實題材《大國重工》《復興之路》《大醫凌然》之外,此次被收錄的網絡文學作品還包括《贅婿》《赤心巡天》《地球紀元》《第一序列》《畫春光》《大宋的智慧》《貞觀大閑人》《神藏》《紂臨》《魔術江湖》《穹頂之上》《大訟師》和《掌歡》,囊括了科幻、歷史、現實、奇幻等多個網絡文學題材,涵蓋了網絡文學從初期到當下的經典作品。大英圖書館公開資料介紹,大英圖書館會根據讀者需求和書籍本身的價值貢獻等來選擇收藏作品,他們會選擇當下讀者想看的書以及對人類文學歷史有時代意義的書籍作品。這16本網絡文學作品入選大英圖書館中文館藏,表明網絡文學本身正成為一種重要的內容產品和世界文化現象。
由網絡文學文本改編而來的IP,如電影、電視劇、ACG,通過一個個“好故事”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讀者與觀眾。中國向動漫強國日本“反向輸出”的第一個成功案例來自網絡文學作品《從前有座靈劍山》。不僅小說在日本大受好評,2016年,還被制作成動畫片。這部網絡小說改編的作品以奔放的劇情、大膽的想象力和犀利的吐槽迅速引發了日本“御宅族”的注意,收視火爆,引發熱議。同時,根據同名中國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電視劇《瑯琊榜》,在日本官網的海報中被介紹為“超過《半澤直樹》的中國宮廷復仇劇”。不僅是在日本,2015年《瑯琊榜》在韓國上線時的轟動效應不亞于韓劇《太陽的后裔》在中國的轟動,有不少韓國著名藝人都成了《瑯琊榜》的忠實粉絲。在泰國,幾乎一夜之間,社交媒體上畫風突變,“眉間一點紅,媚眼桃花飛”。2015年“現象級IP劇”《花千骨》熱播期間,眾多青年男女不約而同地使用起一款“makeup”肖像處理軟件,把自己的照片處理成“妖神妝”。這一趣事不僅刊于泰國《星暹日報》,也被眾多圈內人傳為佳話。網絡文學IP轉化拉動的不僅僅是亞洲市場。在北美市場,根據天下歸元《凰權》改編的影視劇《天盛長歌》被美國Netflix以“Netflix Original Series(Netflix原創劇集)”最高級別預購。
綜上,“網文出?!庇勺畛鯁尾孔髌返姆g出海,到海內外多層次、多形式商業平臺成為傳播主體,多樣傳播渠道、全產業鏈傳播,覆蓋面廣,影響力大,使中國網文成為影響海外原創及文化產業的重要內容源頭。可以說,當下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模式已經發展為具有全業態影響的“生態傳播”。中國網絡文學的創造力及其攜帶的文化元素、產業模式、IP轉化成為中國文化輸出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文學也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傳播處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