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之夜》新書首發式在中國兒童中心舉辦
世界讀書日,共赴閱讀之約。4月22日,“童閱同享”新書分享會暨《圖書館之夜》首發式在中國兒童中心舉辦,該活動以“我愿做一朵圖書館蘑菇”為主題,由中國和平出版社、中國兒童中心期刊總社主辦。
圖書館之夜
作者:高洪波/文 李海燕/圖
出版社:中國和平出版社
中國兒童中心期刊總社負責人黃小春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辭,她提到中國兒童中心作為改革開放后的我國第一家國家級兒童校外教育和兒童發展研究機構,積極探索校外教育育人模式和促進兒童全面發展載體途徑,積極推動兒童閱讀事業發展。自2020年起實施“童閱中國”原創好童書推薦計劃,理論和實踐雙管齊下幫助少年兒童選好童書、用好童書。“童閱同享”新書分享會作為其中的子活動,旨在第一時間將好的童書推薦給廣大兒童,給兒童帶來滋養美好童年的精神食糧。希望通過這一品牌活動鏈接出版界、教育界、文學界的力量,共同搭建專業的兒童閱讀教育交流平臺,深度推進中國兒童閱讀事業發展,助力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中國和平出版社社長林云表示該書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精心打磨,是“小白鴿圖畫書”系列中又一本獨具匠心的優秀作品,她在致辭中回顧了《圖書館之夜》的策劃、出版過程:“本書的起源,是看到了高主席的一首詩,詩意的語言充滿童趣與幻想,既有意境又有深意,契合了我們做圖畫書所需要的故事與結構。結合詩的主題和意象,我們找到了繪畫溫暖、靈動、奇幻的李海燕老師。在編輯的過程中,我們歷經了前期資料收集、人物形象設定、插圖風格確定、分鏡處理等各個環節,項目才正式落地。之后,作家、畫家和編輯經過多次線上線下會議,漫長的討論,不斷打磨,終于在今天與大家正式見面。希望孩子們通過讀這本書,愛上圖書館,愛上讀書,找到閱讀的快樂與意義。”
《圖書館之夜》是一本用詩意的語言、唯美的畫面表現的極具想象力的圖畫書,展現了孩子們在圖書館搭帳篷過夜的精彩場面和無限遐想——從鉆進帳篷的那一刻開始,“我”仿佛進入了時空隧道:騎著紅馬奔向城市,路過小鎮,進入森林,越過草原,踏過海浪,與古今中外許許多多的經典故事中的傳奇形象相逢……置身于奇幻的場景中,讓人不禁感慨:“我”也要做一朵圖書館蘑菇,在書的海洋里盡情地吸收著營養,獲得成長的勇氣和力量。
分享會在五位小朋友聲情并茂的朗誦中拉開序幕,他們優美的表演展現了對閱讀的渴望和熱愛。隨后,童書作者、譯者、研究者與推廣者、中國首位“艾瑞·卡爾榮譽獎”獲得者阿甲帶領現場的小朋友逐頁閱讀,并拋出一個個問題:“你們在這頁圖畫中,看到了什么故事?”小讀者們聚精會神地看著、聽著,用心地理解著有趣的內容,舉手搶著回答問題,阿甲老師則忙著彎腰遞話筒給熱情的小讀者們。他們都席地而坐,就像是一個鄰家叔叔在給一群小朋友講晚安故事,現場好不熱鬧。最后他說道:“圖書館之夜,盛產傳說和童話……當黎明叫醒我們的時候,夜色和晨曦握手。我站在它們中間,開心地說:我就是一朵圖書館的蘑菇。”
創意繪畫環節
在對談環節,本書的作者,中國作協原副主席,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散文家高洪波分享了圖畫書《圖書館之夜》背后的故事——深圳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每年4月23日舉辦“圖書館之夜”活動,邀請100個孩子和家長在圖書館里過夜,一頂帳篷、一盞閱讀燈、一本作家簽名的書……然后分成五個興趣小組,有學唱戲的、畫畫的、練書法的等等,這一夜之后,一起朗誦一首關于黎明的詩歌迎接初升的太陽。他說:“這個活動形式太奇妙了,每個帳篷像一朵蘑菇,我用成人和小孩角色不斷變化的身份,把這首詩的鏡頭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他表示畫家李海燕的圖畫充滿了一種色彩和童話的感覺,特別適合小朋友們在書里面像猜謎一樣尋找他們喜歡的各種各樣的童話故事。
繪本畫家李海燕說:“我認為故事的創作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大自然、城市、草原、森林……我在創作時,按照這樣的思路設計了一條隱藏的線,把很多古今中外的經典童話故事,跟詩歌結合起來。最后我自己數了數,一共有41個人物或故事,比如辛巴達航海、精衛填海、小紅帽、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等。其實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看書時都有一種想要尋找寶藏的好奇心,成年人會尋找成年人的寶藏,小孩會尋找小孩的寶藏,閱讀一本書的時候,就像一個尋寶的過程。”
“《圖書館之夜》是一本非常難得的、優秀的兒童讀物。”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原副主席、資深少兒出版人、作家海飛對這本書給予了高度評價,“第一,這本書充滿了詩情畫意,并且圖文并茂,是一本高質量的圖畫書;第二,這是一本有大視野的圖畫書,里面的文學元素、社會元素等非常多,家長需要看過這些國內外的經典童話,才能引導孩子閱讀好,對家長也是一個考驗;第三,我們一直在講圖畫書創作要走向星辰大海,星辰大海不僅要寫天上的、海里的故事,而且要寫思想境界開闊、能跟國際接軌的內容,《圖書館之夜》這本書跟國際上的好書相比,一點都不差。”
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原主席、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創始人張明舟說:“《圖書館之夜》是我近些年見過的、結合詩歌創作的非常完美的原創圖畫書,它是詩意的、抒情的、有生命力的,還有精彩的視覺敘事,有參評國際獎項的潛質。其中兩個循環做得特別好,一個就是故事的源頭是在圖書館,小朋友畫畫之后開始奇幻之旅,進入了幻想世界,最后又回到了圖書館,這個循環非常成功。另一個就是從創作者到讀者的循環,剛才阿甲老師和小朋友一起閱讀、互動以后,孩子們的閱讀體驗和感受融合進來的時候,這個過程才最終完成,所以這個循環也特別好。”
阿甲在主持對談的過程中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原來《圖書館之夜》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作者對閱讀之夜的一個紀念和禮贊。圖畫中的意象又是一個尋寶的過程,這些元素綜合在一起,就促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創作。這本圖畫書看起來是講圖書館,實際上留下了特別大的想象空間,是畫家用一種恣意的想象連接起來的創作。最重要的一點,書最終是要面對讀者的。當作者講述、讀者傾聽的時候,雙方合作才共同完成了這部作品,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完美的閉環。”
合影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創意繪畫”“制作蘑菇燈”等游戲互動環節,深受小朋友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