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藝術書寫“國之大者” 老藤《北愛》彰顯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   2023年04月13日09:18
    關鍵詞:《北愛》 老藤

    每一項科技創新,都是對深度、高度、速度的一次極限挑戰;每一項重大工程、國之重器,都離不開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攻堅克難、銳意創新的接續奮斗。《北愛》將科技與工業、企業、創業結合,書寫科技創新對航空制造業的強大推動作用,謳歌迎難而上、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聚焦平凡人生的奮斗故事。《北愛》寫出了科技工作者真實的奮斗狀態,而主人公苗青的成長,則代表著千千萬萬中國新時代科學技術創業者的成長。小說從某種意義上記錄了這個時代的變化,是時代精神的一種注腳。

    值得一提的是,《北愛》的文本創作在仰望蒼穹的同時,也腳踏中國大地,從東北文化和本土特色出發,注重文體上的探索,力求彰顯中國風格與中國氣派,是展現中國形象、傳播中國聲音的生動范本。

    緊扣時代脈搏的現實主義創作自覺

    李一鳴

    《北愛》是一部聚焦于中國現代化飛機制造業最前沿的長篇小說,作品塑造了鮮活立體的時代奮斗者的人物群像,當代青年知識分子嘔心瀝血投身民族復興和強國建設的奮斗歷程,引人慨嘆的家國情懷,振興老工業基地的竭誠奉獻,無不令人動容。

    女主人公苗青,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因為一個情系父女兩代人的情結,一份特殊的“計劃”,博士畢業時毅然放棄了最難割舍的情感,在其他同學選擇或南下或留學或去一線城市就業的重要人生關頭,選擇了逆行北上。亭亭白樺,悠悠碧空,微微南來風。為了完成父親心心念念的“一個人的計劃”,更為了父親那句“一個在地上爬行的國家始終難逃弱國命運”的警示之言,苗青以木蘭從軍的氣度,入職“國之重器”鯤鵬集團。在掛職期間,她帶領飛鷹公司生產出獨領風騷的小型低空航拍無人機,迎來了個人事業的第一個開門紅。在國家級G-31項目中,她當仁不讓拔得頭籌成為領銜者,雖經風風雨雨,依然日夜兼程,終于如愿設計出隱形超聲速飛機,一款被世界譽為“空中幽靈”的飛機,并試飛成功。

    人生的黃金10年,于她而言有著別樣的含金量,當絕大多數同齡人還在平凡生活中悠然度日的時候,這個注定“海青擊鵠”的“天女木蘭”,已經在科研創業、職場經營、商場戰場、愛情婚姻等等幾個人生重大的節點上,經受了幾番歷練。“一個人的計劃”,漸而成為“兩個人的計劃”,進而成為更多人參與的更宏闊的計劃,身負“大國重器”的大東北的奮斗計劃:設計制造出一款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目標有多么宏大,歷程就有多么艱辛。

    主人公心系父親“心存高遠之志”的教誨,懷抱前輩樸素深沉的初心,在成功研制出G-31的波瀾歷程里,堅定了信仰的力量,實現著精神的成長。不僅如此,小說在時代發展的宏闊背景下,深情描繪了眾多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不漠視生活的艱辛,不回避人性的復雜,不淡化世事的悲歡,將時代大潮中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感、時代責任感與勇毅前行的精神風貌,詮釋得絲絲入扣,銘寫出一代青年科技人才灌注信仰和追求的奮斗史、心靈史。

    《北愛》,作品的題目蘊意深切、簡潔、飽含深情。北方之愛,北國之愛,家國大愛。主題莊嚴宏大,結構新意迭出,敘事則詩意沛然。全書10章的標題,從“壬辰·逆行者”,到“辛丑·海清擊鵠”,將蘊含中國古老深邃天干地支的“干支紀元法”匯成小說的章回目錄,其間的深意可謂用心良苦。“干支紀元法”是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月份的標準稱為月令,作品章回目錄中“干支紀元法”里的北斗,意指的應該就是作品中的大東北,中國北部。在遠古的中國,天干地支的意義均來自于樹木,所以其原始意義也被理所當然地賦予了無限生機的內涵。故而可見,作者以其作為小說的章回命名,其中所蘊含的,恰是對歷來承擔著大國重器的大東北的無限祝福,對引領現代化國家飛速發展的科技與人才支撐性力量的沉實思量,這里蘊含著文學的根與脈,包孕著思想的魂與魄,深沉而新奇,厚重而巧妙。

    更為巧妙的是,作者在文中設置的10幅畫,名字與“干支紀元法”無縫銜接,作為控制小說進程的最為詩意的元素,既推波助瀾,更于次次疊加中完成情節的遞進,直至于高潮處點明主題。這無疑是小說創作中頗具嫻熟技巧的手筆,并因此將主人公這個當代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形象,映襯得格外意味深長。10幅畫,人生的10次蛻變,事業的10次攀升,命運的10次洗禮,而其背后的指向,則是對中國當代飛機制造業,以至先進現代化工業發展的關照,對東北這片浩茫大地的關照,對所有同主人公一樣奮斗在這片土地上的拼搏者“苗青們”的文學關照。

    曾經的“共和國長子”,歷經多年的發展,似乎依舊在轉型中探索,而陣痛從未消失,如何堅守與創新的思考同樣從未停止,也許這是作者完成此部長篇的文學動力之一。不過東北、企業,僅僅是一個標本,事實上,這部小說的指向,脫離了地域性的約束,指向的是更為廣大的新時代華夏大地上,奔放的理想、奔流的歲月、奔騰的中國,從而實現了美學意義上的升華。這種現實主義書寫,與時代的脈搏一同跳動,呈現出藝術地書寫“國之大者”的創作自覺,為新時代長篇小說寫作提供了寶貴樣本。

     

    逆行與順流

    劉大先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核心命題,對于“新時代”而言,產業升級、科技創新就是涉及社會發展各方面的關鍵詞。時代的命題作用于文學,雖然未必那么直接,但必然會潛移默化帶來創作從題材到觀念和形式上的更新。近些年來工業和科技發展的作品明顯增多,科幻文學成為熱議的話題,顯然同整體性語境的變化息息相關。

    老藤的《北愛》就是這樣一部聚焦當代中國飛機制造業前沿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北愛》由人物經歷入手,描寫了從2012年到2021年10年間國產飛行器曲折演進的側面。小說從上海交通大學的女博士苗青的“逆行”的畢業選擇開始。所謂“逆行”就是她放棄了與男友南下深圳從事地產業,而追隨自己的志向,北上前往大連,進入到專門從事飛行器研制的鯤鵬集團下屬科研單位909所工作。因而,這個“逆行”實際上就具有了雙重含義:一是地理空間上從南到北,從大多數人趨之若鶩的南方逆向到發展亟待轉型的北方;二是價值目標上從現實到理想,從欣欣向榮、前景(錢景)似乎更看好的地產業逆向到需要坐冷板凳的科技研發。這兩重含義可以歸結為從世俗的金錢、名利、物質和個人利益的追逐,逆行向知識、精神、夢想和國家利益的探求。

    苗青從909所的學習生活開始,到飛鷹公司掛職,設計出小型低空航拍無人機創收,再到領銜國家級的G31項目,設計出隱形超音速飛機并試飛成功。這10年經歷了愛情與友情、科研與創業、經營與管理,聯結了學院、職場、商場乃至戰場,可以說是成長的10年。支撐她在低谷中始終沒有頹廢的是“一個人的計劃”:“她心頭的燈是一個人的計劃,具體就是噴氣式商用大飛機,目標是讓國內干線、支線商飛國產化。” 這是將個人志趣和家國情懷關聯在一起的計劃,因而并不孤獨,而是有來自各行各業的同行者。苗青的成長與導師、朋友、同事、組織的關心與幫助密切相關,從新型無人機到隱形特種飛行器,再到小說結尾接到研制大型多用途遠程運輸機的國家級項目任務,無不顯示出一種在文學書寫中久違了的集體主義協作精神。

    正是在集體精神的籠罩下,《北愛》雖然頗具所謂時下頗為流行的“大女主”敘事的色彩,卻并非性別視角的作品。盡管不乏愛情的情節,但并沒有陷入到兒女情長中去,而是將素樸的志同道合、共同進步作為愛情的基礎——堅守信念,不懈奮斗才是小說真正的主題。這種情感結構區別于狹隘個人主義的愛情婚戀話語,而將個人情感同更廣闊的事業與人生統一到了一起。

    因而,情感與事業、個人與社會家國交織為一,形成了南人北上、南北交融、男女合作和多行業協作的暗喻,念茲在茲的是東北振興。小說中多次出現對“親愛的東北”的構想、藍圖和實踐,從曾經在東北工作過的苗青父母和有過東北經歷的導師,到正在東北生活工作的科學家、商人和藝術家,都對這塊土地充滿感情和美好的愿景,并且在實際中投入到建設這塊土地的工作生活之中。

    如果從結構上來分析,《北愛》改造了一個常見的文學書寫母題:外來者進入某處并使之發生改變。苗青作為外來者到東北,并沒有改變其原有生態,而是創造出新的生態,并將自己融入進去。外來者視角被置換為內部人視角,從而讓沖突化為融合,外部啟蒙轉為自我成長。東北振興在這里凸顯為堅守本心又自我創新,從而也就超越地方性,具有了普遍性的中國故事意味。

    所以,話又說回來,個人的“逆行”其實是對整體性時代主題的“順流”,順應著的是國家總體上的科技與經濟轉型的大潮流。苗青的父親本身也是心懷大志、身負才華,卻沒有機會得到施展的機會,對比兩代人的不同際遇,更可以看出個人的能力和成績正是在特定時代的適當語境與平臺上才能得以展示和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小說的題材雖然是頗為硬核的高科技行業,但是寫法上卻巧妙地用畫家吳逸仙送給苗青的12.幅畫暗示了人物未來的憧憬、徘徊期的彷徨、奮進中的激情與收獲時的喜悅,并且通過苗青靜默時在日記上寫下的小詩,對畫作和自身的認知進行提點和總結。通過這種刻意的虛構設置,藝術與科技、商業與人文融合在一起,標識了一種經過反省、沉著精進的人生,讓人物和他們的生活煥發出理想主義的光輝。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部小說可以視為“東北文藝復興”的召喚與表達。

     

    以文學的方式為時代畫像

    舒晉瑜

    曾經被稱為新中國工業搖籃的“老工業基地”,在時代變革中發生了巨變,昔日輝煌不再,工業題材的文學作品也相對薄弱,甚至處于失語的狀態。在中央出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實施20周年之際,東北作家老藤的長篇小說《北愛》具有特殊的意義。

    從中國第一部工業題材小說《原動力》起,《火車頭》《乘風破浪》等工業題材的優秀作品,顯示出工業基地和工業文化對作家作品的影響,鄧剛的《陣痛》、肖克凡的《機器》等都是通過工廠的轉型,寫出了社會的演變。毫無疑問,工業基地是文學的沃土,《北愛》恰恰也正是植根于沃土的優秀之作。

    1990年以來,現代化工業進程給“老工業基地”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給當下的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也為作家的文學創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元素。沈陽擁有全國一流的飛機制造企業,英雄羅陽的事跡就出自沈飛,這位北航畢業的飛機設計師,為了研制J15艦載機,51歲便積勞成疾犧牲在遼寧號上。其實,在大國重器的研制和生產上,像羅陽這樣的英雄有很多,與當年“兩彈一星”工程的參與者一樣,這些人默默無聞地為國家、為民族奉獻。英雄是時代最閃亮的坐標,老藤的《北愛》,是一部給時代畫像、為英雄立傳的作品,聚焦的正是這些閃亮的坐標,在他們身上最能體現時代精神和奉獻者的高尚品格。

    但是一段時期以來,東北經濟發展遇到了一些困難,人口外溢,社會上對東北的一些言論有失公允。老藤了解腳下的這片土地,也深知東北當前舉步維艱的原因所在,但他更清楚,東北曾經以她的無私奉獻給新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天乃至將來,東北仍將在全局戰略擺布上也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東北不僅是全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完備的工業體系和密集的大國工匠,也使它成為許多大國重器的搖籃。老藤以他的文學書寫告訴我們,《北愛》中,東北是主人公苗青創業的沃野,是她的圓夢之地。

    老藤以文學的方式為大國重器的研制者們畫像、立傳。老工業基地的改革與變遷離不開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時代因素。老藤的《北地》講述一個普通的東北干部的故事,表現一個生命臨近終點的老人對北地的牽掛,他個人的命運和東北的命運聯系在一起。而《北愛》則是將大學生苗青的個人命運和東北的命運聯系在一起。20世紀80年代初期,國家百廢待舉,經濟儲備不足,沒有國力發展大型飛行器,苗青的父親“一個人計劃”無法實現,一個飛機設計制造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只能去設計冰激凌機,這是時代的局限;國家從2002年開始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到了2012年,東北經濟結構的調整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國家賦予東北的諸多發展項目接二連三,這就給苗青“一個人計劃”的實施創造了條件。苗青的成功,是她個人努力的結果,更是新時代的成功,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戰略的成功。

    老藤的創作慣以作品中人物的視角來敘事,讓作品中的某個人物擔當探秘的導游,帶著讀者走進屬于文學的迷宮。比如《北地》是用主人公兒子和自傳作者的視角,走進主人公曾經工作過的30個地方,鉤沉抉隱往事,從中尋找答案;《北障》是用當事獵人的視角,表現一個昔日的獵殺者對獵物、對禁獵者、對朋友、對大森林,那種糾結、不甘和人性復蘇的復雜心理;而《北愛》則是從女大學生苗青自己的視角,也就是從一個逆行者的站位,來發現東北的質感,感受東北人文,最終靠靜默和永不言棄,實現了父女兩代人設計飛機的計劃。

    《逆行者》是貫穿小說的一幅色粉畫,這幅畫蘊含著苗青的成長密碼。與其他同學畢業選擇去北上廣深或出國不同,苗青博士畢業后毅然選擇了逆行,去東北實現自己的飛機夢,這不僅僅是勇氣可嘉,更多的是一種執念和情懷。小說中《逆行者》每次出現,都是苗青遭遇困境之時。畫中身穿紅風衣的苗青是一個背影,讀者看不到她的面容,是微笑、是凝重、還是憂慮和恐懼,全憑想象。但面對白山黑水的冰天雪地,紅風衣是單薄的,她穿著單皮鞋的小腿是裸露的,她遙望的前方那兩個鼴鼠般眼睛的黑點是不明朗的,這一切都是無法揣摩的變數。事實上,苗青圓夢的代價一般人難以承受,她能撐下來,這幅名曰《逆行者》的畫給了她很大的力量。

    在《北愛》中,愛情和女性的描寫也有大膽的“突破”。苗青選擇北上,就意味著與男友的關系會出現危機,兩年后的分手很自然,相互也沒有抱怨,因為彼此沒有對錯之分,是兩個合理性放在一起產生了沖突。苗青作為一個才貌雙全的姑娘,感情生活不會那么單調,周圍仰慕者不少,但她選擇了馬歌,之所以選擇馬歌,除了事業上的相互支持外,是覺得和馬歌在一起能放松下來,彼此可以開玩笑,她的社會角色由企業老總還原成了一個可以撒嬌的女孩。在戀人面前,能摘下所有的面具素面相對,這是關系牢固的體現。作家懷著敬意和美好的期待去寫女性,所以他作品中的女性大都帶有圣潔的光環:《刀兵過》中的塔溪道姑、止玉和栗娜,《戰國紅》中的“柳城雙壁”,《西施乳》中的朱成碧,《北愛》中的苗青,都是善解人意的女人,她們是真善美的化身,讓人煥發出對生活的無窮憧憬。

    老藤的小說似乎總以悲劇收場。《戰國紅》的結尾寫陳放去世;《北愛》結尾則是馬歌去世。《戰國紅》中陳放去世,是因為脫貧攻堅這場戰役能打下來并獲得全勝,基層扶貧干部付出了太多的血汗甚至生命。《北愛》中的馬歌也是如此,馬歌是個民營企業家,他兩次企業轉型,都是為了支持苗青的“一個人計劃”。但這種支持并不僅僅是愛情的力量。馬歌的父母都是退役軍人,父親又是海軍航空兵,曾經在“轟六”上服役,這個家庭對飛機的情感是有傳承的,馬歌對苗青的支持,更是一種家國情懷的體現,他的去世,是一種逐夢路上的悲壯爆破,震撼人心。社會進步,精英的作用固然不可或缺,但真正的推動力量來自群眾,是千千萬萬馬歌式的人物。

    《北愛》是一部富有時代特色的優秀工業題材之作。小說描寫的飛行器設計與制造屬于國之重器,有著很強的專業性,作者的案頭功夫下得很足,對于飛行器設計與制造、航電火控等相關的內容作了文學化的處理,既考慮到保密,又在專業性和通俗易懂之間巧妙地搭起橋梁。

    多年的書寫中,老藤懷著文學的烏托邦情懷,通過筆下的故事和人物透出現實生活中的曙光。對于大多數有追求的普通人來說,生活不易,實現目標的路上充滿艱辛與坎坷,帶著傷疤的跋涉者比比皆是,他沒有在作品中放大這種悲催,而是選擇溫情的剖面來描述和解析,更多地詮釋人性中閃光的元素,給人以生的熱望。

    老藤在1978年就開始從事詩歌創作,上世紀80年代曾創作了一大批與改革緊密相連的小說,短篇小說《遠東第一犬》獲首屆東北文學獎,堪稱文壇老將;但又因很長一段時間從事思想宣傳和紀檢工作,似乎游離于文壇邊緣。但是多年來,他始終沒有忘記文學初心,文學是他情感的港灣,先后出版長篇小說《鼓掌》《臘頭驛》《儒學筆記》等作品。進入新時代以來,他的創作開始側重生態,寫人與自然、人與動物關系。近幾年,他又陸續完成了《戰國紅》《銅行里》《北地》《北障》《北愛》等作品。在忙碌的行政工作之余,能有這樣巨大而且不俗的創作,除了熱愛,愛文學、愛東北,更與老藤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有關。

    老藤在東北生活和工作長達40多年,東北對他來說是文學的富礦,他也一直努力在做一個干預生活的作家,始終保持一種熱忱,用有溫度的筆書寫這片熱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日韩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 久久996热精品xxxx| 国产大陆亚洲精品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久66精品片|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青草热在线精品视频99app| 国产精品麻豆欧美日韩WW|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 国产精品视频无圣光一区|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青草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精品自拍|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91大神在线精品网址|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一区|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超碰12396| 成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