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在四川頒發
4月13日上午,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頒獎典禮在四川古藺郎酒莊園舉行。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雜志社主編施戰軍,郎酒股份總經理付饒,瀘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利,四川省作協副主席羅偉章出席典禮并致辭。郎酒集團黨委書記李明政,《人民文學》雜志社副主編徐則臣、陳濤,瀘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賈如彬,詩人舒婷、作家蘇童、評論家陳仲義,本屆評審委員會評委張陵、王干、劉瓊、張莉、程旸,古藺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葛鵬程等參加活動并為獲獎者頒獎。
頒獎典禮現場
青花郎·人民文學獎是由《人民文學》雜志社與郎酒集團合作主辦的《人民文學》年度獎,每年頒發一次,評選范圍為該年度在《人民文學》雜志上刊發的優秀作品,以及該年度為《人民文學》中文版和外文版作出巨大貢獻的作家與專家。青花郎·人民文學獎頒獎地永久設在四川古藺郎酒莊園。這一獎項也是《人民文學》雜志社與郎酒集團強強聯合、長期深度戰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本次評選圍繞2022年度《人民文學》中文版和各語種外文版展開。最終,賈平凹的《秦嶺記》和龐貝的《烏江引》獲長篇小說獎;關仁山的長篇小說《白洋淀上》和韓青辰的長篇小說《中國少年》獲特別獎;王蒙的《從前的初戀》和肖勤的《隱秘的船》獲中篇小說獎;盛可以的《女貓》和陳剛的《城防圖》獲短篇小說獎;梁衡的《風沙行》和彭學明的《馬王溪光景》獲散文獎;徐剛的《自然筆記》和陳國棟的《地球印記》獲非虛構作品獎;栗鹿和康巖分別憑借中篇小說《空蛹》和報告文學《燃燈者李大釗》獲新人獎;馬嘶的《追白云》和秦立彥的《凝視》獲詩歌獎;《人民文學》英文版《路燈》編輯總監艾瑞克·阿布漢森和韓文版《燈光》編輯總監金泰成、譯審金京善獲翻譯貢獻獎。
施戰軍致辭
施戰軍表示,70多年來,《人民文學》的篇頁間承載著共和國文學的發展腳步,閃耀著最具代表性的文學經典的熠熠華光。進入新時代,《人民文學》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辦刊導向,牢記總書記對文學的殷殷囑托,把用心用情推出精品力作作為衡量事業和工作的標尺,落實中國作協十大提出的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的任務,發揮創編互動優勢。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學征程上,《人民文學》進入創、編、研、推一體的系統性拓展新階段,將文學之重、人民之重、新時代之重體現在扎實、誠實、充實、踏實的工作之中。本屆人民文學獎獲獎作品包含了幾乎所有的文學創作和翻譯門類,獲獎作家既有經典大家,也有文壇中堅,還有新人新銳,足以體現新時代文學的好成色、好水平。
羅偉章談到,文學與酒有著自然的姻親關系,作家和釀酒師一樣,不投機、不取巧,下著笨功夫,干出真成績。釀酒工序完整詮釋了文學創作的過程,兩者都從種子和大地出發。人民這個詞就蘊含著大地的意思,人民的文學書寫著大地上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記錄著大地在日月之下的生長流逝。作家的使命是打撈真摯情感、求證不屈精神,展現我們這片土地的廣闊和偉岸。
頒獎典禮現場,獲獎作家們發表獲獎感言。王蒙在書面感言中感慨,70年前的日記、66年前的日記體小說稿,發表在了40年前他編輯過的《人民文學》雜志,《從前的初戀》能否堪比青花郎的超期陳釀。賈平凹則表示,任何文學獎都在挑選天賜神授的作品,自他愛上文學起,就決定與文學朝夕廝守、相依為命。
《百大文學名家流觴集》啟動
本屆評委會由吳義勤、阿來擔任主任,評委會委員有張陵、梁平、王干、劉瓊、周由強、張莉、程旸。活動現場,還啟動了套書《百大文學名家流觴集》,并發布新書《酒釀美好》。
附評委會名單、獲獎名單和授獎詞
附一:評委會構成
評委會主任:吳義勤 阿 來
評委會委員:張 陵 梁 平 王 干 劉 瓊 周由強 張 莉 程 旸
附二:獲獎名單
長篇小說獎
賈平凹《秦嶺記》
龐 貝《烏江引》
特別獎
關仁山《白洋淀上》(長篇小說)
韓青辰《中國少年》(長篇小說)
中篇小說獎
王 蒙《從前的初戀》
肖 勤《隱秘的船》
短篇小說獎
盛可以《女貓》
陳 剛《城防圖》
散文獎
梁 衡《風沙行》
彭學明《馬王溪光景》
非虛構作品獎
徐 剛《自然筆記》
陳國棟《地球印記》
詩歌獎
馬 嘶《追白云》
秦立彥《凝視》
新人獎
栗 鹿(中篇小說《空蛹》)
康 巖(報告文學《燃燈者李大釗》)
翻譯貢獻獎
艾瑞克·阿布漢森(美)
金泰成(韓) 金京善
附三:授獎詞
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授獎詞
長篇小說獎授獎詞
從遠古起筆,由細處著眼,作家生動講述了近六十個秦嶺故事,既有山海間之搖曳多姿、神奇美妙,又有人世間之真實豐饒、深情細膩。從早期商洛系列小說到《秦嶺記》,在保持短小靈動之余,作品完成了從“看山不是山”到“看山還是山”的審美轉型。《秦嶺記》視野宏闊、幽微、精深,細節豐沛、鮮活、獨特,傳統筆記小說志人志怪筆法和現代小說狀物寫景、刻畫人物之妙技兼具,是對中國小說藝術新的轉化發展。
有鑒于此,特授予賈平凹先生作品《秦嶺記》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長篇小說獎。
一部史詩性長篇小說,揉合《史記》與蒙太奇的敘事手法,演繹了以密碼情報戰為主要情節的偉大長征的曠古傳奇。作家在紀實與虛構之間建構起一個充滿想象與張力的文學空間,讓一群有堅定信念和超絕智慧的無名英雄盡情揮灑青春與激情。小說巧妙地融通了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界限,將小說人物還原到歷史現場,既可感可信,又可愛可敬,成功地把信仰與革命的浩蕩之氣抒寫在了壯闊的紅色山水間。
有鑒于此,特授予龐貝先生作品《烏江引》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長篇小說獎。
特別獎授獎詞
長篇小說《白洋淀上》以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背景,講述白洋淀王家寨王永泰王決心父子投入家鄉建設,以及由此展開的生活新變。小說生動實踐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對于時代特征和精神變化敏感敏銳,對于白洋淀革命老區民俗民風把握精準,充分體現了作家深入生活、精益求精的創作追求。小說地域文化氣息濃厚,呈現出恢宏大氣、鮮活動人的美學品質,是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的有機結合。
有鑒于此,特授予關仁山先生作品《白洋淀上》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特別獎。
長篇小說《中國少年》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現實意義和審美效應,作家選取獨特且難得的創作視角,以細致入微的筆觸和熱情洋溢的情感,勾連歷史與當下,在文字中再現了“新安旅行團”這一革命史上罕見的少年兒童團體跨越多年戰亂歲月、宣傳我黨抗日救國主張的光輝事跡,并將血脈傳承發揚到現實中,生動描述了新時代少年的精神追求。一代又一代努力進取、蓬勃成長的中國青少年的人生實踐,構筑起民族復興生生不息的磅礴偉力。
有鑒于此,特授予韓青辰女士作品《中國少年》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特別獎。
中篇小說獎授獎詞
一部小說洞藏七十年,重新開窖之后,流溢著原漿般的醇厚與濃烈。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復調小說,一部青春與滄桑的交響曲。年輕時單純熱烈而難以沉著深廣,年老了沖淡洞明卻不免遲緩寡淡,《從前的初戀》屬于“兼美”,經過作家脂硯齋式的評點與重構,小說重新煥發出彼時的純潔之美,也折射出當下的智慧之光。小說不僅是研究共和國之初青年心理的文本,也為小說文本的再生創作提供了實驗性的美學經驗。
有鑒于此,特授予王蒙先生作品《從前的初戀》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中篇小說獎。
肖勤是一位接地氣、通地脈的作家,近年來小說創作一步一個腳印,步步堅實有力,文字越發簡潔老練。《隱秘的船》基調是現實主義的寫實刻畫,但“船”的意象卻有象征主義的意蘊。母女兩代的世界觀在不同時期昭現出來的狀態,帶著深厚的鄉土情懷。母親的留守和女兒的遠航,是新時代“父與子”原型小說的女性版。方言和地域氣息恰到好處的運用,讓小說俗中見雅、隱中見秘,顯示了鄉土小說創新、超越的潛能。
有鑒于此,特授予肖勤女士作品《隱秘的船》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中篇小說獎。
短篇小說獎授獎詞
《女貓》以雌性動物的視角切入,敘述了現代情感故事中的三種關系,從和諧相處到愛意消失,從親密無間到轉眼陌路,每一種關系看似堅固穩妥,卻又脆如蟬翼。《女貓》既是寫實的,同時又深具隱喻氣質。作為小說家,盛可以用精微、熨帖而又切膚之筆,寫出了都市男女關系中的復雜微妙、動人心魄與一言難盡。
有鑒于此,特授予盛可以女士作品《女貓》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小說飽含深情地記敘了宜昌解放前夕潛伏在敵軍內部的地下黨員,為盡可能降低我軍的攻城難度,孤身入虎穴,將“宜昌城防圖”轉移出來的視死如歸的英雄事跡。主人公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小我的細微人性在大時代的波濤洶涌之下被展現得淋漓盡致。我黨無名英雄們在地下戰線的前赴后繼英勇戰斗,值得一代代后來人永遠銘記。
有鑒于此,特授予陳剛先生作品《城防圖》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散文獎授獎詞
《風沙行》記錄了將最美好熱烈的青春奉獻給大西北建設事業的一代老大學生濃烈無悔的生命體驗。國家的飛速發展、人民的安居樂業離不開良好的自然環境,這是國計民生的重要部分,作家“與沙為伴”五十余載,見證了西北地區自然生態的不斷恢復與改善。散文以令人感佩的筆觸,聚焦西北土地上一代又一代拼命奮斗、頑強生活的民眾,勾勒出了崇高偉大、堅韌不屈的生命之光。
有鑒于此,特授予梁衡先生作品《風沙行》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散文獎。
作家的筆頭蘸滿了對故土湘西的摯愛。優美的自然山水,動人的人文風情,讓馬王溪充滿古老神秘的詩意。如一幅寫意畫,醉人的自然風光映照著鄉親們迷人的生命色彩;亦如一幅工筆畫,細膩呈現“帶頭人”旺盛的活力帶給傳統鄉村社會的嶄新生命體驗。看似念的是偏遠小村的“致富經”,實則念出了大時代共同富裕的“金剛經”,由此可見大地恩賜與自身奮斗的完美結合,終能奏出一曲美妙無比的鄉村交響曲。
有鑒于此,特授予彭學明先生作品《馬王溪光景》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散文獎。
非虛構作品獎授獎詞
在徐剛眼里,浩蕩的長江呈現的是兒時的濕地、原始人類的遺跡、傳統文化的存續、早年的礦山;在徐剛筆下,能聽到長江的聲音,聞出長江的味道,感覺到長江的呼吸和來自遠古的生命律動。他愛人世間的長江,更愛大自然的長江。所有人世間的浮躁與喧囂,在自然面前都變得膽怯與羞澀。文章思想睿智,情感深邃,境界高遠,筆力雄健,是中國自然文學里不可多得的美文。
有鑒于此,特授予徐剛先生作品《自然筆記》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非虛構作品獎。
作者跟隨地質科學家田明中教授的科考團隊,深入克什克騰、阿爾山、泰山世界地質公園等地采訪,記錄了世界最新的科學理念如何融入中國生態環境思想,形成中國自己的保護地球家園的生動實踐,見證了中國地質科學家們開創新局的非凡努力。文章站在生態文明的時代高度,以簡潔明快的筆法,展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真實壯美圖景,突顯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意識,理念先進,視野開闊。
有鑒于此,特授予陳國棟先生作品《地球印記》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非虛構作品獎。
詩歌獎授獎詞
馬嘶善于從日常生活中捕捉詩意,從瞬時場景挖掘生存的體驗,在夢與醒、有意識和無意識之間探尋心靈的隱秘。現實與夢境交織,明快與晦暗融匯,建構出一個個獨特而生動的精神隱喻。他的詩意象奇崛,用詞凝練,寓意豐富,那些關于夢、月光、親人、黑夜等日常性的書寫,既有對現實的反抗與掙扎,又超越日常,在山川、曠野中尋找心靈的超脫與曠達,體現了一個詩人在拓展生命存在的精神邊界時所具備的自覺意識。
有鑒于此,特授予馬嘶先生作品《追白云》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詩歌獎。
以獨有的方式理解世界,確立生命的意義,秦立彥的詩歌正在構建一種能夠看得很遠,卻并不陡峭的高度。她一直摒棄筆的刻意和雕琢,注重詩歌語言的凈化,精準、精確。她在現實生活里對世界和生命加以凝視,努力挖掘、發現更多被固化的思維和視覺所遮擋的可能性。她以女性獨有的敏感,對悄然逝去、沒有單獨名字的花朵,以及一場只積在路面上的雨的深究,讓詩歌彌漫不能拒絕的質樸和暖意,有了獨覺的品相。
有鑒于此,特授予秦立彥女士作品《凝視》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詩歌獎。
新人獎授獎詞
栗鹿的中篇小說《空蛹》是一篇給我們帶來新鮮閱讀感受的文本,小說將女性視角與科幻視野相融合,包含了對恒星、水怪、野人、UFO目擊事件等的好奇,也包含了對自身以及身外世界的探秘。從身處的現實出發,抵達另一層空間的現實,視野遼闊而深具內省氣質,《空蛹》凝聚了新一代青年成長過程中的驚奇經驗與探索精神,彰顯出小說所能抵達的想象廣度和思維疆界。
有鑒于此,特授予栗鹿女士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新人獎。
康巖作為九〇后年輕人,難得具有深厚真摯的歷史感。報告文學《燃燈者李大釗》中處處洋溢的“歷史的心情”,來自他深入細致的歷史考據功夫和自身充沛的學養,由此將“燃燈者李大釗”光輝高大的形象復現人間,革命年代的氣息撲面而來。正因為一位位革命先烈無懼犧牲以成全理想,中國才能繼往開來邁向偉大復興。以史為鑒,不忘來路,這篇文章當是極佳的文本,擁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和文學價值。
有鑒于此,特授予康巖先生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新人獎。
翻譯貢獻獎授獎詞
艾瑞克對中國文學懷有深情,作為《人民文學》英文版《路燈》的首位譯者和翻譯總監,十三年來,他對《路燈》的辛勞耕耘始終如一。從每期雜志的前期策劃、選稿,到翻譯和對所有譯作的校對、潤色,以及刊物出版后在國際范圍的推介,他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是《路燈》整個幕后團隊里毋庸置疑的中流砥柱。此外,他還以《路燈》的編譯為契機,創辦了英譯推廣平臺“紙托邦”,為推動中國文學更好地走出去作出了重要貢獻。
有鑒于此,特授予艾瑞克·阿布漢森先生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翻譯貢獻獎。
金泰成先生是韓國著名漢學家、翻譯家,長期致力于把優秀的中國文學作品翻譯為韓文,卓有成效地促進了中國與韓國之間的文學對話和文化交流。自擔任《人民文學》韓文版《燈光》翻譯總監以來,金泰成先生召集了一批優秀的翻譯家,高質量地完成每期作品的譯介工作,并積極推動相關精選集在韓國落地出版,切實有效地推進了中國當代文學在韓國的推介和傳播。
自《人民文學》雜志韓文版《燈光》創刊以來,金京善女士一直擔任中方譯審,她精通中韓雙語,對中國當代文學有著深入理解,審閱過程中認真、細致、負責,從詞語到句子、從文意到文氣,她總能有效地彌合文化差異帶來的理解差異,排解誤讀,協助譯者把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轉化為地地道道的韓文講述,為中國文學在韓國的傳播和闡釋貢獻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有鑒于此,特授予金泰成先生、金京善女士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翻譯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