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由《大醫》透視馬伯庸寫作的一大特點: “時間魔法”與“空間并置”
    來源:收獲(微信公眾號) | 王秀琴  2023年04月12日15:38

    馬伯庸已成為一種現象。現象會成為現象熱,現象熱無疑就成了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曾追過馬伯庸的電視劇,比如《長安十二時辰》《風起洛陽》等,但屬于快速地追。時間太緊,但還想多溜溜身邊的新鮮物是,可不就得快速!一集只停留兩三分鐘,遇到好的臺詞,駐足五六分鐘,跳片頭、過橋段,走馬觀花,人物時間事件情節臺詞了解個大概,算不算快速!?總體感覺是熱,是爽,是吸引人。《大醫》也是,但不同,讀得慢,因為手捧《收獲》2022年秋卷,那是一種沉甸甸的感覺,是伸張開了全身毛孔細品慢嚼的不可怠慢,誰讓咱偏愛紙質版。

    中國紅十字會成立,不小一件事,醫者仁心大誠至愛的人道精神,一群熱血志士在你眼前雄奔突涌,攜帶飽滿細節,宛如顆顆粒大、水多、果肉飽滿的草莓,咋能像豬八戒吃人參果囫輪吞咽,咋能像偶像派演的劇風一樣去追!不能么。

    《大醫》,語言清晰質感滿滿,畫面感特別強烈,還不乏詩意,關鍵是馬伯庸在構思上,可謂花了功夫,就截取了那么幾天里發生的事兒。有了以上種種因素,難怪他的作品連連破圈出界,與影視熱融膠合。從時間上來說,小說就寫了幾個時間段,確切地說是幾天:

    1904年7月,

    3日關東,上海,倫敦,關東,倫敦

    4日上海,關東

    1910年3月兩個章節1、2

    1910年6月1、2、3

    1910年10月一個章節

    1910年11月一個章節

    1911年10月1、2、

    大事件,短時間,對應的幾組人物,密集情節,置于一個大容器里,即并置于不同空間,濃縮到1904年7月的3號4號、1910年的3、6、10、11月、1911年10月的幾天里,時間掃描空間,空間帶動時間,時間驅動空間,空間分隔時間,時空經緯融合,顯示了高超的“時間魔法”與“空間并置”的寫作技巧,構成馬伯庸《大醫》的一個最大特點。

    而人物作為時空的驅動引擎點,馬伯庸更是精心布置,1904年7月3日,同一天時間,同一個時段,馬伯庸將關東、上海、倫敦三個空間有效并置,像拼圖般,同時讓讀者目睹三位:關東日俄戰爭中的遇難幸存者方三響、上海大財東姚永庚女公子任性而漂亮的姚英子、在倫敦做公使助手發密電的少年英杰孫希,三位主人公,三幅畫卷,同一時代三個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徐徐展開的歷史畫卷,三個各自奏著各自命運交響曲的青年人,我想聰明的讀者已經猜到了,這三位主人公,他們一定會在一個機緣巧合的時空里相遇相逢,然后展開他們各自命運的相互見證和重新書寫。“沙皇的遠東戰略,新興日本帝國的勃勃野心,風雨飄搖的清國統治,后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政策……全球的政治板塊像西伯利亞的流冰一樣交錯碰撞,崩裂融合,釋放出無數能量”,小人物,大視野,“老青山的悲劇,不過是時代劇變傳遞到末端的一絲細微顫動。可這一絲極微小的顫動,對一個人、一家乃至一村的徒勞掙扎,究竟有何意義,這些灰塵在風暴中到底會飄向何方”,寓示著方三響及其兩位,乃至那個時代所有人的命運走向。

    那么這個令三人相遇相逢的點是什么呢?共同的赤子之心,共同的時運之憂:能否為救苦難同胞,共同見證當時衰弱不堪的清政府加入國際紅十字會。方三響發出天問般的聲音:一個小山村,“怎么會突遭滅頂之災,一直盡本分的良民,怎么會突遭家破人亡,大清的子民,怎么會在自家門口被俄日兩國夾攻?”同樣來自紅十字會的魏伯詩德發出的是“要怎么對一粒塵埃解釋風暴?即使那塵埃置身于大時代的烈風之中,也無法明白這撕裂一切的力量從何而來。”

    如果面對時代風云際會,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如何在大變局時代做一點為社會為人類有益的事,既然選擇了大醫,那將以人類生死、生命康健為使命,不負韶華,以夢為馬,永赴戰場,這是《大醫》想要表達的主旨。

    終于,契機出現了,姚英子在“海底電纜登錄局”,民間呼之為“望洋樓”里,找到了那份寄托著中國人道將匯入國際洪流的電報,從而使姚英子做出了此生學醫救死扶傷的決定,她的這種憂情跟方三響是一致的,跟被時勢所迫回國學醫的孫希有所差別。而共同救助一位受傷青幫使三股清流合而為一,時空隨之融合,因融合而拓展,因拓展而天地闊,而意深遠。

    從1910年3月到1911年10月,時間跨度僅僅在一年六七個月,作者傾注了濃墨重彩和主要筆力。其間生發的事一樁接一樁,從江浙救援,到孫希涉間;從紅十字會落成,到沈會董被疑;從紅十字會分科整理內務,到青幫活躍;從女醫校成立,到張竹君、沈董會二人叫板;從孫希作間盜賬左右為難,到姚英子與方三響皆不知情;從上海防鼠疫到救援淮北治澇疫;從精英奔涌到呼吁民眾;從援助武漢到張竹君、沈董會二人釋嫌,三位年輕的主人公,在不斷歷練中,不斷成熟,他們投身到救國救民的水深火熱之中,卻始終不忘萬國紅十字會最重要的宗旨,不忘身為大醫的重要使命:“博愛、救兵、賑荒、治疫,此人類所共有的人道精神”,沈會董還加入了“強國、保種”四字。因為“中華四萬萬生民,人數位列寰球之冠,卻屢遭欺凌,何也?蓋因國民身體羸弱,不堪輕疾重疴之苦。”他們借此喊出了響亮口號:“欲振中華之國勢,必先改善國民之體質;欲要改善國民之體質,必先有良醫,這個良就是良好之良,良心之良。”而這個支撐大醫的良技良知正是時空交匯之點,它像擎天大柱一樣,慢慢凸顯在文本中,就像大水退去高地自顯一般,給國人以振奮,給天地宏聞,以時勢以驚濤,彰顯人之偉,醫之仁,國之大,天之長,地之廣。而這些,正是有了時間上的高度濃縮、空間上的有效并置,才有了事件上的高度集中,細節上的高度飽滿,主人公的不斷蛻變,傳染病種時不時的精細普及,加上孫希作間失敗后的何去何從、沈張二人斗法釋然后的殊途同歸、方三響接濟受遇村民的仁心大愛等暗線的加持,使情節扭結得更加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令讀者享受到了緊張刺激一口讀下去不忍棄卷的閱讀快感。同時,也為無數讀者和人類提出了一個大課題:公共衛生學的體制建立、完善與變革,它不是一兩個名醫、一兩所醫院,而在整個人類,在每一個人世界公民。

    回過頭來,看馬伯庸的歷史題材小說,之所以備受好評,從所選題材上,馬伯庸擅于捕捉“當今社會文學創作的痛點”,《大醫》創作于三年前,那時“新冠”尚未肆虐,馬伯庸自稱并未蹭熱點,但“無心插柳柳成蔭”,反而成了大熱點,他還擅于從歷史資料與現實生活中“源源不斷的獲取寫作靈感”;從寫作方法上,用北京語言大學主講教授黃悅女士的話,就是馬伯庸有高超的領悟事件場景能力,而且借古言今,以同理心、確鑿事實、精密邏輯融入歷史分析,在敘述中,在整個架構中,大事件和小細節相互成就,“擅長將幽默風趣的語言與考據嚴謹的史料相結合。同時,馬伯庸把互聯網腦洞融合在歷史背景下的作品風格也受到影視界的推崇,成為影視改編市場的‘流量擔當’”,同時“對歷史細節的精確還原和對歷史人物的同情式理解,還因為在扎實可信的歷史事實背后,呈現出作者的情懷和歷史觀,大歷史與小細節互相成就,有效拓展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并引發了價值觀和情感的深層共鳴。”

    讀《大醫》,不忍一下子讀完,慢慢地,一截兒一截兒,一章節一章節,一段一段,就像小時候吃糖,老舍不得一下塞口里,而是置于手心,上下左右地瞧,細細剝掉糖紙,然后伸出舌尖,一下一下地舔,實在口水如川,才放到舌根上,輸送帶般倒在一腮,然后兩腮不住地倒,咕咚咕咚,把口水大口大口吞咽入肚。

    期待并相信馬伯庸還能為讀者帶來更出彩的作品。

    本文作者簡介

    王秀琴,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電影家協會編劇委員會委員,創作發表小說、紀實、劇本400多萬字,主要長篇《天地公心》《帝國的憂傷》《王文素傳》《大清鏢師》《決戰呂梁》《劉胡蘭》及影視劇多部。山西文學院簽約作家,首屆三晉英才。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91精品国产麻豆福利在线|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下载|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一| 内射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凹凸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3D|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app| 久草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无限制 |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日韩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麻豆 | 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日韩av无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免费10|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加勒比在线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