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現實題材,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作家協會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委員會與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故事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3年4月9日上午,中國傳媒大學舉行中國故事研究院揭牌儀式,并舉行中國作家協會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委員會與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故事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張樹庭出席儀式并致辭,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路英勇和中國故事研究院院長儲小毛為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故事研究院揭牌。儀式由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段鵬主持。
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路英勇在致辭中表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好中國形象,有助于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增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交流,這既是中華民族的歷史責任,也是時代賦予的重要使命。中國作協具有豐富的文學故事資源,是值得挖掘的文學改編影視的富礦。中國作協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委員會與中國故事研究院展開合作,將緊緊把握“中國式現代化”這一時代主題,共同打造更多具有代表性和藝術價值的中國故事,有利于提高中國故事的文化價值和傳播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熱愛中國故事,譜寫出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新篇章。
中國作家協會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委員會與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故事研究院簽約后,雙方約定將本著“互惠、互利、高效、優質”的合作精神,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開展文學轉化影視產品學術研究,共同征集城市故事、品牌故事、家庭故事與中國故事主題相關作品,組織開展編劇、導演、影視經紀人等人才培訓,共同研討當前文學影視轉化狀況和發展趨勢,組織孵化成果推介等活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
中國作協社會聯絡部權保處處長孟英杰,中國傳媒大學科研處副處長李玲飛作為雙方代表簽約
與此同時,中國故事研究院舉辦首場“現實題材精品影視劇創作”研討會。中國傳媒大學相關專家,知名影視編劇,優酷、騰訊、愛奇藝、華策等影視機構負責人等,就當前現實題材精品影視劇創作狀況展開廣泛討論。
“現實題材精品影視劇創作”研討會現場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資深制片人戴瑩分享了《狂飆》《警察榮譽》《親愛的小孩》《風吹半夏》等熱門劇的創作點滴。她認為,多元化的題材視角是現實題材創作的有力抓手,用心講述老百姓的現實生活是此類作品成功的關鍵,要用現實的“殼”去講述老百姓生活的“里子”,引起不同規模的討論和反思。
優酷劇集中心制片人劉宇晶介紹了“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的規律和經驗。她說,優酷在內容領域的主張是“長期主義+專業主義”,要拒絕快消主義,用故事性和價值觀雙輪驅動,要把社會情緒由好的創作者洞察后進行真善美的創作,處理好主流價值藝術表達和觀眾趣味三方面的平衡。
騰訊視頻影視規劃中心高級責編趙淑瑩指出,現實題材影視劇的創作,首先要守住正道的價值觀,其次要扣緊時代脈搏,同時創作者要真心熱愛,拒絕假大空和虛情假意,最后是要求新求變,不斷探索,勇立潮頭。
華策影視集團北京創意發現中心總監潘兆年,以《我們這十年》《外交風云》為例,指出要從政策、市場、選題論證、采風調研四個維度把握選題,從主題、可看性、對標經典三個方向引領創作。
編劇余飛結合《巡回檢察組》《跨過鴨綠江》《重案六組》等劇本的創作,認為要在不同時期調整焦點,激發自己的創作,學會在歷史或真實事件的縫隙中建構矛盾沖突和價值表達,培養以虛化實和以實還虛的能力,表現國家大政方針為前提來講故事,以具體表達來傳遞價值觀。
編劇劉衛兵以“對象、現象、想象、真相”四個維度,指出藝術創作要遵循一定體系和規律,要時刻明白為誰創作,堅持人本主義,摒棄話題思維,警惕懸浮泡沫,以想象開始,以探索結束,以突圍的辦法豐富現實題材底層基座。
編劇鄭羽明認為,創作好現實題材的前提是關注社會熱點,挖掘新鮮素材,增加題材表達的多樣性,重視現實與歷史之間的關聯。
中國作協著作權保護與開發委員會委員孟英杰認為,現實題材文學作品可以為現實題材影視劇創作提供來源,實現文學與影視的互相賦能,現實題材精品創作要選擇撼人心魄、打動心靈、引發共鳴的作品,要注重以小人物或者平民視角融入時代風貌,開發稀缺性題材作品,豐富群眾多元化需求。
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文林認為,從基層角度看,現實題材要來源于生活,從群眾生產生活的真實中發掘感人故事,從平凡人物平凡事跡中展示偉大精神,從而進一步弘揚社會正能量,樹立正確價值觀。
中國文藝家雜志社執行社長向陽在總結時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引領,需要新時代、新生態、新審美的影視劇集,需要文藝創作者、內容生產者及行業管理者共同聚焦現實題材,進一步提高中國故事的文化價值和傳播力,真正把中國故事講好、講透、講深、講美。
出席中國故事研究院揭牌儀式的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