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馮驥才與河北民間文化情緣
    來源:河北日報 | 鄭一民  2023年04月11日08:44

    大千世界,人與人相識相交仿佛是有緣分和定數的。

    我知道馮驥才這個名字,是20世紀80年代初讀他的長篇小說《義和拳》,那時我正在搜集整理義和團的一些相關史料。我關注馮驥才,始自20世紀90年代,那時,他以一位文化先知先覺者的膽識,義無反顧發起搶救和保護天津老城的行動,成為當時引發全國關注的大新聞。我與馮驥才相識相交,則是在2001年3月,他當選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以下簡稱“中國民協”)主席,而我是副主席和河北省民協主席,自此我便成了他的追隨者和支持者,至今我們仍惺惺相惜,保持著密切聯系。

    40多年心儀,20多年交往,馮驥才帶給我太多的震撼和感動、欽佩和難忘。在我的心中,他就是中國當代文壇和民間文化保護領域的一棵參天大樹,是推動民族民間文化發展繁榮的旗手,也是我的人生導師和朋友。

    文化理想點燃奮斗之路

    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馮驥才的理想多了兩個字,叫“文化理想”。給理想插上“文化”的翅膀,或者說用文化支撐理想,推動著馮驥才走出了一條非同凡響的人生之路。這條路,苦;這條路,累;這條路,也榮光無限,造福后輩。

    評論家們梳理馮驥才80余年人生成就,稱他成功駕馭了“四駕馬車”(即文學、繪畫、文化遺產保護、教育);也有人說,“四駕馬車”即馮驥才“四個藝術人生階段”。無論哪種說法,對一位藝術家來說,藝術轉型、藝術跨界、學科突破,都是鳳凰涅槃般浴火重生,都是超常智慧、靈性與感悟的彰顯。馮驥才出生于“大樹將軍后,凌云學士家”,心中亮著一盞“文化理想”之燈,“能夠站在今天看明天”,也“能夠站在明天看今天”,于是將文化視為生命,將理想當作天賜的職責與使命,愛到極致而許定終生。

    與馮驥才接觸較多的人都知道,他是個惜時如金的人。別人的時間是按年月日計算的,他的時間是按小時和分鐘分配的。他在日記中曾繪制了一張一年時間分配圖表,初見令我震撼,繼而潸然淚下。我震撼于他在參加眾多會議、國際交流和學術活動的同時,還要著書出版,發表各種雜文、隨筆和散文;而為他潸然落淚則是因為他在一年365天中,給必須要承擔的各種社會職責和創作安排了300天,只給自己留了65天,其中還包括出國訪問、朋友造訪和家庭瑣事。從這種安排和社會擔當看,馮驥才是掰著時間過日子呀,拿一天當幾天過,跟生命賽跑。

    在這張圖表前,他寫了一句話:“我總共有多少精力,怎么分配?真該有個清醒的打算……”下面的字看不到了,卻讓我窺見一個忘我無私、為國家為民族砥礪奮進的文化守護者的身影。人啊,都是血肉之軀,都有七情六欲,但馮驥才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事業中,把自己的文化理想以及所追求的社會理想和目標,都變成了一種“行動”,燃燒自己,點燃朋友和公眾保護傳承中華文化的激情,以此報效國家、民族和時代。

    家國情懷守護民間文化

    馮驥才有家國情懷。在他80余年人生中,搶救和保護天津老城和開展全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程,堪稱展現他家國情懷的典范事例。

    搶救和保護天津老城活動發生在1999年。馮驥才站在瓦礫堆上向市民演講和他手舉照相機搶拍那些即將被推土機碾碎的門樓、雕窗、商號的鏡頭,很快成為全國熱議的話題——當時他擔任天津市文聯主席,這樣的行動格外引人矚目。

    這種超越常人的文化覺醒和保護行動理念,讓他在擔任中國民協主席后,策劃發起了一場在中國文化史上產生重要影響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簡稱“搶救工程”)。

    如果說,搶救和保護天津老城是生于斯長于斯的馮驥才愛家鄉、愛天津的情懷展現,那么發起和領導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便是他愛民族、愛國家的大情懷付諸行動的體現。搶救和保護天津老城,是百余名志愿者在天津老城區開展的民間文化搶救保護;組織實施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則是在祖國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開展一項涉及56個民族的民族民間文化拉網式大普查。這一搶救工程的參與者數以百萬計,我就是其中之一,也因此目睹了馮驥才嘔心瀝血、滿懷激情地上下奔走,以及他為了保護傳承民間文化,踏遍鄉野義無反顧的風采與身影。

    那些年,他猶如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足跡遍及黃河上下、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他又如一團光芒四射的火焰,走到哪里便在哪里燃起搶救保護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滾滾熱潮,并催生出第一次大規模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全方位的搶救保護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社會行動。當時,在民間文藝界流傳著一句話——“生命有了危難去找警察,文化有了危難去找馮驥才!”我就是一個經常找他并向他呼救和請教的民間文藝守護者。

    在我的記憶里,一直珍藏著幾件鮮為人知的馮驥才軼事:

    第一件事,他自掏路費,為搶救民間文化遺產“省錢”。2003年8月,馮驥才從國外訪問歸來,正值“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剪紙專項工作會議”在中國剪紙藝術之鄉河北蔚縣召開。散會后,我意外得知:天津來參會的兩部車的往返汽油費,都是馮驥才個人掏的腰包。原來,此時國內剛剛經歷了非典疫情,馮驥才憂心經費緊張,不愿給中國民協和會議承辦方增添負擔。乘車的工作人員和新聞記者朋友們得知此事后,非常感動,暗中集資讓司機去加油。而我聽到這件“小事”,不禁潸然淚下:馮驥才本已高大的形象,在我心中頓時又長了三尺三。

    第二件事,是馮驥才對蔚縣舉辦“中國剪紙藝術節”的貢獻。2009年10月,馮驥才為準備政協提案,到保定一帶調研。恰逢張家口市蔚縣也正在謀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發展工作,有關領導上門向馮驥才請教。但他的考察活動安排得太滿,直到晚上九點半才回到駐地,得知蔚縣的領導已經等了一天,馮驥才簡單吃了幾口飯,便一頭扎進了會議室……那一年,他已經67歲了,由于血糖不穩和密集考察的艱辛,身體非常疲倦,但在聽取蔚縣相關領導同志介紹蔚縣剪紙文化時,兩眼一直在放光。他以中國剪紙列入世界非遺名錄為契機,站在國家高度以世界視野提出,發揮蔚縣剪紙文化資源優勢、創辦“中國剪紙藝術節”的構想。他是如此投入這一構想,與大家討論直至午夜,才在眾人的勸說甚至強行安排下,回到房間休息。馮驥才啊,他以行動塑造了一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守護者的形象,他用非凡的智慧為張家口市蔚縣沉睡的民間文化資源,插上了翱翔于時代天空的翅膀。

    2010年8月,中國剪紙藝術節在蔚縣一炮打響。此后數年,藝術節賓客如云,剪紙產業年產值由原來的幾百萬元,猛增到數億元。昔日兩毛錢可買十二張的蔚縣剪紙,現在的優秀作品竟然可以拍賣到上百萬元。當地群眾興奮地說:“馮驥才化腐朽為神奇,這真是點石成金啊!”每年一到剪紙藝術節,他們就會對我講:“蔚縣剪紙火了,民間手藝人富了,用啥辦法能請馮主席再來蔚縣看看呢?”

    還有一個馮驥才與民間文化保護傳承的故事,是他用書法抒發情懷,宣傳自己主張的理念。

    這些年,我有幸跟隨馮驥才一起為保護民族民間文化走過很多地方,也多次把他請到河北來指導工作。大家知道他是書畫名家,不少人都想借機索字,甚至有企業家重金以求,但都被他婉言謝絕了。根據我的觀察,馮驥才在調研考察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過程中,每每遇到觸景生情處,他就會揮毫抒懷,欣然留下墨寶。比如,2005年秋,他到山西平順縣太行深山考察古村落,目睹了一座座古民居、古村落的殘墻敗壁、破窗凋瓦,他在謝家大院提筆寫下:“古村哀鳴我聞其聲,巨木將傾誰還其生,快快救之,我呼誰應。”2006年9月,他在考察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河北永年廣府古城時,又親筆寫下:“廣府經日月,弘濟通古今。史物最高貴,應奉至上尊。”

    馮驥才在民間文化考察中留下多少這種墨寶,沒有人能說清楚,據我所知,僅河北就有20多幅。它是馮驥才送給河北大地的文化箴言,也是他在中華大地上探尋守護傳統文化之道的心路歷程。有的書法家題字寫聯,是為了賺錢謀利,而馮驥才先生題字寫聯是為了警醒世人,喚起更多的人構筑起文化強國的信念與力量。

    精神沃土滋養文化人生

    接觸過馮驥才的人,都知道他特別開朗愛笑,而且他的笑容和笑聲極具感染力,令人心情舒暢,給人可容天下之感。然而,這個有淚不輕彈的漢子,也有傷心掉淚時,而這樣一個時刻,竟然讓我碰上了。

    那是2014年5月末的一天,由中國文聯、中國民協和河北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全國傳統村落立檔調查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即將在河北省沙河市召開。誰也沒有想到,時任中國民協主席的馮驥才,卻在電話里以沉重、焦慮的聲音告訴我:“一民,顧先生病倒了,這幾天我一直守護著她,能不能去參加會,還不能定……”

    眾所周知,馮驥才和夫人顧同昭伉儷情深。聽到他說顧先生病重的話,我的頭立馬大了:全國各省市自治區300多名代表和北京等地的專家學者、媒體記者,第二天就要報到了,馮驥才是全國傳統村落立檔調查工程的發起者和領導者,許多工作都需要他來統籌安排,他不來這會議可咋開呀?驚慌忐忑中,我一邊準備應急方案,一邊祈盼顧先生病情神奇好轉。等到會議報到當日下午3時,馮驥才的秘書突然給我打電話說,他們已從天津出發了。聽到這話,在場的工作人員立刻深深地舒了口氣,都知道馮驥才這個主心骨終于要來了。

    天津距離沙河400多公里,夜幕降臨時,馮驥才的車駛進賓館大門。看到那么多領導和朋友迎接他,他疲憊地笑著與大家握手,然后扶住我的肩頭,聲音沙啞地附耳對我說:“一民,我太累了,不能陪大家吃飯了,你替我解釋一下。請送一個饅頭、一盤涼拌菜到我房間,我需要休息。”馮驥才在我眼中一直是個精力充沛的漢子,從他嘴里講出“太累了”三個字,那是身體與精神都遭受了巨大疲勞!我望著他浮腫疲憊、閃著淚光的雙眼,心底涌起陣陣酸楚。他的秘書告訴我:“顧先生突然病倒,馮主席幾天沒有休息好。他們夫妻感情極好,昨夜守護整宿未眠。上午顧先生病情略微見輕,他便臨時找了個保姆看護,自己往這里趕。但又不放心,在車上不斷打電話詢問夫人病情變化?!币贿吺撬挪幌碌膫鹘y村落保護工作,一邊是他牽腸掛肚重病的家人……

    盡管面對如此大的壓力,第二天,當馮驥才走進會場,他依然精神矍鑠、激情四射,爽朗的笑聲和精彩的演講不斷博得熱烈掌聲。會議中,人們得知馮驥才是在夫人重病中趕來,他拋開了那么多憂慮與疲憊投身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事業中,無不被他的家國情懷和忘我精神所感動。

    馮驥才用自己的四部作品《冰河》《凌汛》《激流中》《漩渦里》講述了自己的“文化人生”。但這不是他的全部,至少“四駕馬車”中的“教育”還沒寫,而教育恰是他文化理想的頂峰和最高境界。如果說,他的文章是情感的噴發,他的畫是心靈世界的寫照,他對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是責任與使命的燃燒,那么他在教育上的行動,則是其文化理想和家國情懷最精彩的延伸。百年樹人,他在天津大學為中國非遺事業不斷培育人才,2021年10月天津大學設置全國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交叉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這標志著非遺學科正式進入了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也標志著我國非遺保護事業從“搶救性保護”進入“科學保護”的新階段。

    人至耄耋,馮驥才依然不斷帶給我們驚喜與思考。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我們需要像他這樣對國家和民族懷有虔誠情感的文化旗手。他用非凡的理想和行動,用無私奉獻的家國情懷,踐行著保護民族民間文化的初心。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精品999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91免费福利精品国产| 免费精品久久天干天干| 欧美人妻少妇精品久久黑人 |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 99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国语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国色精品va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老湿机一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99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一级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天堂|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av| 久久久这里有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