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三段式”書法創作方法論的意義及啟示
    來源:文藝報 | 祝 帥  2023年03月27日08:25
    關鍵詞:書法

    本文所謂的“三段式”書法創作方法論,指的是“浸入式感受、體驗性書寫、主題性創作”。這是中國書協在2021年舉辦的“偉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大展”(以下簡稱“偉業”)中首次提出的一種創作理念,2022年,在“征程:迎接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法大展”(以下簡稱“征程”)中再次得以貫徹落實。以往在各種藝術創作中談方法乃至方法論的現象并不少見,但對于傳統書法領域而言,似乎只有“書法研究方法論”,很少談“書法創作方法論”,甚至有一種延續已久的觀念認為,書法創作需要“自然書寫”,反對一切方法和方法論,這種情況顯然是不符合書法創作實際的。尤其是以往書法創作理論多局限在筆法、墨法、字法等技法層面,對于古人所強調的“字外功”反而有意無意有所忽視,或者言之不詳,此時,“三段式”書法創作方法論就進一步顯示出其對于匡正書壇時弊的積極意義。

    且不說古代書法家的創作是否都如文學作品中所說的那樣“懷素自言初不知”,就當代書法創作而言,創作代表性作品的時候,顯然是有某種前期的醞釀、構思乃至設計的程序在的。在今天,書法已經成為一種藝術形式,并且蓬勃開展的中國當代書法創作實踐已經證明這種藝術形式的語言能夠表現和謳歌新時代,因此其對標對象已經是當代視覺藝術創作,應符合視覺藝術創作一般的流程。所謂“一蹴而就”甚至“直播書寫”的書法創作雖然不是天方夜譚,但至少并非當今書法創作的主流。關于這種書法創作的研究,如果說在20世紀80年代的書法心理學研究中還偶有出現的話,那么在今天書法史研究中應算是久違了。有鑒于此,中國書協配合專題大展,結合創作實踐提出“三段式”書法創作的方法論,不僅對于當代書壇創作風氣有某種指導意義,對于書法理論研究來說也帶有某種范式性的創新。

    所謂“浸入式感受”,有些類似于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所說的“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或者考古學、人類學學者所說的“下工地”“做田野”一類的工作。中國書協要求“偉業”“征程”兩次專題展覽的部分作者走一線、下基層,對自己即將用文字和筆墨表達的對象進行深入調研、感受和體驗。比如,書法家李明創作表現的對象是2017年時代楷模張劼,他是一位“淬火英雄”,作為一名特警,他用血肉之軀抵擋歹徒的爆炸物,雖然大難不死,但在英雄的身軀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李明近距離走進了這位英雄,當面聆聽他講述自己的經歷,這是一種無法取代的“在場”的體驗。在美術創作中,構思一幅巨制之前,藝術家經常使用“寫生”“采風”等創作手法來體驗生活,其實這種經歷對于書法創作來說同樣是不可或缺的。在某些時候,這種體驗或許是一種直觀的沖擊,在另一些時候,這種體驗或許有可能表現為一種潛移默化的觸動。就像欣賞一件經典書法作品最理想的境界一定是面對“原作”,創作一件具有情境性的書法作品也最好身臨其境。正如人類學家如果不做田野工作,或者考古學家如果不下工地,那么他的研究至多只能是“紙上談兵”。

    所謂“體驗式書寫”,指的是上面所說的這種浸入式的感受要貫穿體現在整個書寫過程之中,要求體驗與創作之間具有一種同構性,并用書寫過程表達了自己所獲的震撼。美學家立普斯的“移情說”在這里可以理解為,書法家的內心感受也能夠通過某種心理機制“轉譯”到所創作的作品之中。仍以李明為例,可以想見,書法家在創作謳歌這位淬火英雄的作品時,腦海中所浮現出的一定是英雄在火海中搏斗的場景,那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統攝整個書法創作的過程。可以說,有沒有這種浸入式的感受或許能夠讓所創作的作品面貌出現本質差別。這種感受與書寫《祭侄文稿》的顏魯公或書寫《寒食帖》的蘇東坡雖然經歷不同,但對于書法作品來說卻有共同意義。由此,體驗式書寫作為一種書法創作方法論也與業界長久以來所詬病的“抄寫唐詩宋詞”等拉開了明顯的距離。

    所謂“主題性創作”,指的是匯聚此前兩步調研、創作的最終成果。如果說“浸入式感受”和“體驗式書寫”說的是一個前后連續的創作過程的話,那么可以說主題性創作是對這一創作過程的概括和豐滿。盡管主題性創作是“三段式”書法創作方法論的第三個階段,但這個階段顯然不是前兩步完成之后遞進的結果,而是作為一種觀念,從一開始就統攝整個創作過程,并且在最后一個階段完成書法作品。在主題性創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是文辭內容的創作與書法形式的創造之間的內在統一性。

    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由于有了“浸入式感受”和“體驗式書寫”,從而保證了當代書法創作中的“主題性創作”與其他領域相比有了更為豐厚的內涵。把中國書協提出的“三段式”書法創作方法論描述為既是當代書法創作領域深入生活、表現時代的創作模式,也是書法理論研究的一種理論創新可以說并不為過,其在理論和實踐中的意義也值得書法界、理論界進行深入解讀。

    當然,作為一種理論,要想形成有廣泛影響力的學派或者范式,還需要在內核、構成及其嚴密性等方面不斷深入檢驗、豐富和完善。作為剛剛問世不久的一種新的創作理論,“三段式”的書法創作方法論也不例外,還有待于從理論、實踐多個方面不斷完善自身。例如,從檢驗標準方面來說,我們是否可以清晰地對作品中“沉浸式感受”的成分進行書寫形態方面的辨識和評價,也就是說完成一種社會科學所要求的“概念操作化”,從而劃定其中的界限?所謂的“體驗式書寫”與一位風格已經趨于成熟的書法家日常風格之間的理想比重是什么,又該如何厘定書寫內容的基調與書法家平素所擅長的書法風格基調之間的矛盾性?至于“主題性創作”究竟是否應該成為書法創作中的常態,甚至從“專題展”走入“蘭亭獎”“國展”等更具有普遍意義的書法創作平臺,以及如何判定一件“主題性創作”與一件“非主題性創作”作品在藝術水準之間的高下?對于這些當代書法創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國書協和有關專家顯然已經有了一些初步思考,也通過“烏海論壇”“紹興論壇”等大型當代書法創作的專題論壇進行了激烈討論,也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共識。但是相對于整個藝術領域來說,書法藝術對于當代的探索還是遠遠不夠的,在主題性創作方面的起步也遠遠落后于美術等其他兄弟藝術門類,因此目前的探討還只是一個開端。我們相信隨著人們在古老的書法藝術可以表現當代生活這一問題上不斷凝聚共識,關于書法的當代性、書法創作等基礎理論的思考必將在未來書法領域成為顯學,從而一改書法史研究“一枝獨秀”的局面。

    (作者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

    2021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精品国产品香蕉在线观看75| 国产精品禁18久久久夂久|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 国产精品哟女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91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专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1尤物| 麻豆国产精品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四虎精品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国产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七次郎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久久96精品国产|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扒开做爽爽爽的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华人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