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文打字機:驚心動魄的突圍
    來源:中華讀書報 | 楊河源  2023年03月15日08:10

    文字是文明的象征,書寫意味著文明的創生。打字機就繼筆這一書寫工具發明之后,被譽為人類的“第二次書寫方式革命”。一百多年前的上一個世紀之交,作家、煙斗、打字機,似乎是從事文學創作者的照片標配。美觀流暢的書寫技能,須經長期刻苦訓練。相比之下,稍加訓練的人,都能借助打字機打出漂亮的文本——大學時的英文打字,是我們圖書館專業西文編目課程的輔修課之一。要想得到那兩學分,得背誦QWERTY鍵盤的指法分配表,得特別針對左小指頭訓練肌肉力量,為盲打做好充足準備。否則眼睛在文本、色帶、鍵盤和指頭之間的反復游移,必然拖慢打字速度,因而導致失分重考。

    辦公室臺式電腦、個人移動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最近二十年在中國的普及,00后作為數字時代原住民,網絡對他們而言就跟空氣和陽光一般,是具足的。鍵入這樣的動作當然無師自通。即使我這樣的數字難民,盡管絕不可能在紙上復現QWERTY鍵盤,也毫不妨礙雙眼只盯著屏幕,選取詞句。如此接近盲打的肌肉記憶,當然好了傷疤忘了疼。三十多年前中學大學期間刻蠟板、跑打字廠校稿的經歷,疊壓在記憶深處不知什么角落,直到《中文打字機:一個世紀的漢字突圍史》將其喚醒。

    美國學者墨磊寧著張朋亮譯《中文打字機:一個世紀的漢字突圍史》,在作為讀者的三個層面上,都給予我極其強烈的情感沖擊。說是驚心動魄,也毫無夸張。掀起的情感海嘯,在我近二十年幾年業余學術閱讀經歷當中,得未曾有。掩卷半月之后,山重水復、蕩氣回腸、跌宕起伏、怵目驚心、波瀾壯闊之類,我一向警惕而行文厭用的四字成語,似乎依然如在讀時的情緒回聲,不能自已。我甚至自我預言,在以年度為計量單位的個人閱讀上,能再次讀到如此讓我動容的作品,恐怕都非易易。雖然新年才剛開頭。而且我也深知,預測、預言在當下或當來,都是一個稍具理性的人,極不靠譜應該力避的舉動。

    第一個層面,是漢語文作為母語的讀者,一百來年來近乎在刀鋒上踩過。一百年前聲勢猛烈的漢字拉丁化呼聲,是當時諸多著名學者們在國族危亡之頃發出的。他們當中,蔡元培、錢玄同、胡適、陳獨秀等輝煌的名字至今響亮。1935年12月,魯迅、郭沫若、陶行知等688位知名文教人士,共同發表《我們對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見》,主張漢字拉丁化。相比之下,吳宓之類挺漢者就勢單力薄,未被視做封建余孽,都算“對方辯友”的手下留情。像辜鴻銘那樣逆潮而動的,周作人僅僅“頂古怪的”一聲評價,足見大有口德。第二個層面,作為專業職業跟漢字處理相關的讀者,自打入讀圖書館學系,就少不了跟各類字順、標引符號編排組織知識打交道,應該對漢字編碼主題索引之類漢字處理機制和關鍵人物并不陌生。《中文打字機》卻近乎顛覆性地揭示出一大塊我應該涉足卻顯然陌生的知識荒野。第三個層面,作為漢字熱愛者的讀者,泛讀過多種古文字相關作品、臨抄碑帖古文,甚且還時不時就書學讀物寫上幾段評論,對拼裝漢字的幾種花巧該當了解。《中文打字機》卻還是在漢字信息處理的內在機制方面,打通了獨樹一幟的漢字“輸入”,“拯救了中文,或許也拯救了文字本身”,讓人大開眼界。更為讓人意料不到的是,“我們在數字時代里如此熟悉的一種技術竟然有著如此深厚的根源:中文的預測文本技術是在計算機時代來臨之前,在機械式中文打字機的背景下發明、推廣和完善的”。

    今天,中國幾乎最偏遠的鄉村,甚至目不識丁的耄耋老人,也很可能手持一部智能手機,興高采烈地盯著液晶小屏。交通通訊便捷的城鎮,更幾乎人手一機,低頭族“機主”(手機主宰,人不離機)觸目皆是。中文鍵入手段之豐、速度之快,是任何一種拼音語言都無法追步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計算機時代的中國就是一個速記員的國度”,逐字母鍵入的拼音只能瞠乎其后了。可誰知,先前的一百多年來,中外無數杰出頭腦殫精竭慮,在中文打字方面的嘗試,無不鎩羽。QWERTY鍵盤無語不利,突破了希伯來文的從右往左、阿拉伯文從右往左書寫加書寫連筆:“希伯來文變成了‘反向’的英文,阿拉伯文變成了‘連寫’的英文,俄文變成了‘采用另一種字母’的英文,暹羅文變成了‘有過多字母’的英文,法文變成了‘帶音調’的英文。”“單鍵盤打字機不僅征服了全球的打字機市場,似乎還征服了文字本身。”可是,“漢字避開了雷明頓公司,始終引人注目又令人沮喪地缺席于雷明頓公司不斷拉長的發展名單”。

    甚至于遲至1999年,《英漢大詞典》主編陸谷孫先生稱許不置、著有《布萊森英語簡史》的著名暢銷書作家“比爾·布萊森還在他著名的英語研究中斷言:‘中文打字機的尺寸巨大,即使最熟練的打字員一分鐘所能打出的漢字也超不過10個。’”布萊森想象中的中文打字機尺寸多大呢?“相當于把兩張乒乓球桌拼在一起。”這個尺寸,與其前一百年出現在美國報章上長近4米有5000個按鍵得1人指揮5人操作的中文打字機尺寸,已算相當克制。“人們把中文打字機的字盤比喻成遼闊、奇異的月球表面,而把中文打字的過程形容成‘堪比登月。’”直到二十年前的世紀之交,類似看法也是英美嚴肅媒體上的通人之見。

    早在1956年,洛陽的一位打字員用一臺機械式的中文打字機,“在1小時內打了4730個漢字,平均每分鐘將近80個字,創下了一項新的記錄。”這樣古早的歷史,我們當然早已徹底遺忘。更不可能將在機械時代創造如此記錄的漢字“文本預測”技術,與今天數碼時代萬“碼”奔騰的中文輸入掛上鉤。回過頭來看,被其時國內外專家視同可與發明活字印刷術論功的五筆字型,1980年代早期王永民先生研發時,恐怕也是白手起家從零開始的。

    直到1990年代初,活躍在幾乎所有大中城市尤其大學校園中的王碼打字培訓班,其火爆程度是我及身所見的。近乎相同的景觀,又誰能想到,100年前也曾出現在中國大地上呢。“從20世紀一二十年代開始,一批配有一兩間教室的私營打字學校紛紛建立,通過培訓打字員盈利。”“商務印書館新設的打字機部門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各種打字培訓學校也遍地開花。”讓人痛心的是,日軍侵華讓中國付出數以千萬計生命代價,也讓中國興旺發皇的早期機械信息處理技術夭折在萌芽中。這一場戰爭誘發的諸多后果當中,或者是讓中文現代信息處理技術一次次得從遺忘的灰燼當中,另起爐灶。中文也就一次又一次被排除在“現代”之外,“中文打字機”曾經取得的現實成就,不為迥異的英文世界所理解、所尊重,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中日戰爭更遠期的后果之一,是讓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林語堂先生可稱“偉大”的發明家身份,隱沒不彰,讓發明者自己都未必料到的“標志著中文信息技術的轉變”,落后半個世紀。誠如墨氏所言,“實際上,明快打字機通過將打字過程轉化為搜索過程,從根本上改變了機械書寫的運作方式。可以說,它在歷史上首次將‘搜索’與‘書寫’結合起來,預告了如今中文里被稱為‘輸入’的人機交互模式。”可惜時運不濟,1947年5月,林語堂父女在雷明頓打字機公司曼哈頓分部的“人人可用”首秀,以失敗告終。林太乙回憶說,“會廳里一片肅靜,只聽見一按再按的按鍵聲,然而這部打字機死也不肯動。”狼狽回家的林先生電約工程師修理后,明快打字機運作如常,但其商業命運,實際上已命懸一線。而“隨著朝鮮半島的局勢越發緊張,明快打字機的喪鐘還是響起了”。

    在常用字法和拼合法這中文打字機的兩難之外,林先生的明快打字機闖出一條新路:代碼法。將中文輸入從打字的“打字-組合過程”,變為“檢索-組合過程”。迥異其內的邏輯基底,不妨一個相同的QWERTY標準鍵盤的路徑鎖定,其間異同,我們這些“日用而不知”的消費者可能徹底忽略了。失敗的林先生和明快打字機的厄運,只是百年漢字突圍史上的一個章節。不妨將其視作所有拼音語言“例外”的漢字命運的一個象征:剝極必復。

    香蕉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完整观看高清秒播国内外精品资源|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热久久|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精品无码激情AV| 精品剧情v国产在免费线观看|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青草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加勒比|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12| 久久精品乱子伦免费|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爆乳|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午夜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熟妇人妻VA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综合|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中国精品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免费|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少久久|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国产日韩精品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