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林藍代表:?在大灣區打造“大作”、培育“大家”、推出“大展”
    來源:中國藝術報 | 馬李文博  2023年03月10日07:36
    關鍵詞:林藍 大灣區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美協主席、廣東畫院院長林藍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美協主席、廣東畫院院長林藍今年的建議聚焦在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粵港澳大灣區,探索美術創作引導機制,并使之發揮出更大效能。這基于林藍和廣東省美協發揮文聯組織的“兩個優勢”,用兩個月的時間對廣東省內各地美協、美術家進行“一竿子插到底”的走訪調研,也基于林藍對傳統、對時代、對藝術作品價值的認識,對藝術家傳遞精神責任的深入思考。

    中國藝術報: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能否談談今年提交的建議?

    林藍:今年的建議是探索在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實施“大作”“大家”“大展”三大工程建設,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美術事業高質量發展,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內容包括瞄準“大作”孵化培育工程,建議國家以更大力度支持在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一批具有中國氣派、聚焦時代主題的精品力作。聚焦“大家”重點培養工程,加大粵港澳大灣區名家大師和優秀中青年美術人才的培養與推介力度。推動更多“國字號”大展落戶大灣區,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展覽活動,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藝術報:您與廣東省美協走訪并調研了廣東省內美協與美術家現狀,能否談談這次調研中看到的情況?有怎樣的啟發?

    林藍: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要把來自廣東文化文藝行業的聲音帶到全國兩會,我希望我所說的不是“小我”,而是能夠反映基層美術工作者的建議,那么前提就是調研。機緣巧合的是,在去年6月,廣東省美協對廣東省21個地級市做了“一桿插到底”的調研,我們去了“四院兩館”,也拜訪了老領導、老藝術家、老顧問。我深刻地感受到,廣東在過去、現在、未來都是文化和美術大省。這基于一支梯次分明、實力雄厚的老中青創作人才隊伍,而且這支金字塔式的隊伍中很多人分布在我們的核心創作機構“四院兩館”中。百年來的廣東美術,從嶺南畫派一直到今天,從以花鳥為主到以山水為主再到以人物為主的中國畫領域,都有代表性藝術家;再加上從事雕塑、油畫藝術的藝術家,構成了廣東省美術大作、大家的現狀。調研還發現,廣東省即將在今年擁有全國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的美術館群,并將不斷有大展推出。因此我們在調研后,經過對人才、作品、展覽的了解,形成了2萬多字的調研報告,并在報告基礎上規劃了廣東省美協未來5年的工作計劃。我今年提交的建議也是在調研報告的基礎上生發的。

    中國藝術報:談到大作,您怎樣理解當代作品的經典標準?在傳播大灣區美術當代經典方面有何設想?

    林藍:無論用什么樣的技術、創作手段,藝術的最高標準是要感動人心、震撼人心,技術和創作手段是作品的支撐。我認為可以用三個方面標準來衡量經典:第一是藝術品本身的價值,藝術家必須有鮮明的個人面貌,才能“木”秀于“林”。作品的格調和功力是否俱佳、技法是否成熟完善,是藝術家能夠做到且畢生追求的價值。第二是空間的價值,藝術家在當代有否影響力,在什么空間里產生了影響?這些和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有關,也有比如市場的選擇、時代的選擇等外在、偶然因素存在。第三是時間的價值,藝術家只有創造出新的、具深度與高度且立得住的藝術形式時,才具有歷史價值,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層面。評價一位藝術家不能靠一時、一地決定,而是需要相當的時間、空間來審定。

    對于大作、大家的傳播,我有一些設想。例如在主流外宣平臺矩陣的電視、網站、客戶端開設專題專頁,做好美術作品解讀翻譯;組織境內外知名美術家在大灣區和重點國家地區采風創作,推出“中外聯名款”“中外融合款”等;為美術大家、青年美術家代表量身定制海外社交平臺賬號,孵化網絡美術“大咖”,開設相關節目欄目,鼓勵美術家積極發聲,開展名作解讀、作品征集評選、中外美術鑒賞等活動。

    中國藝術報:您認為從社會層面如何引導增強畫家創作精品的意識?

    林藍:引導、扶持更多藝術家投入到藝術的終極價值、精品價值的追求中去,要從系統層面來著手,需要國家層面、區域層面的政策去引導扶持。我建議組織的“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主題美術創作工程”就包含這樣的考慮。香港、澳門是以商業為主的城市,文化如何能跳出全盤商業化操作?我們如何能在粵港澳大灣區發掘出更多作者?通過重大主題美術創作工程引導藝術家投入到精品力作的創作中,其工程的資金扶持可以使藝術家在一段時間里心無旁騖地創作,當眾多好作品累積起來時就能出大家。

    建議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機制,這種機制能夠把在創作工程中產生的一批老中青作者聯動起來,當有新的題材、新的工程時,我們再繼續引導他們加入進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對于好的作品,將聯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美術館來做收藏。這個標準非常嚴格,如果能一直走到第三步的話,實際上就是一個精品意識的引導過程。

    中國藝術報:您覺得數字藝術給傳統藝術帶來了什么影響?

    林藍:古人說,山水可居可游,但又何曾坐過高鐵、飛機,何曾在高空俯瞰、一日千里。比如田黎明老師、方向老師畫的已是人物山水、都市山水,他們更多在反映城市生活,反映日新月異的技術狀態,這其中人的狀態也已經在變化了。但是,表達人類共同情感的部分手段沒有變,不斷求新是為了求生存和發展,就像中國畫的載體、材料不斷變化,利用數字媒介也是在適應時代的變化。無論用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還是如今的新媒介、中國畫,傳承的都應該是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的特色。在藝術里,有時候新就是好,我們工作的目標則是讓廣大受眾能夠真正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好,人們才會為作為一個中國人而自豪。

    同時,藝術不應互相計較哪個門類占比份額多還是少。一種藝術形式、文化狀態,乃至國家、社會的文明,必須要有活力的狀態才能向前。所以新舊門類之間并不是有敵意的,而是共存的。很多不同的藝術種類生氣勃勃地發展,才叫作生態。

    中國藝術報:在中國美術史上,對傳統的回望往往意味著找到重新看待傳統的一個角度,為當代的藝術添一把新柴,您從什么角度看待中華文明經典、中國藝術經典?哪些傳統資源值得重視?

    林藍:“精神傳承、形式創新”。中華文化里的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中國格局、中國情感是要傳承的,而不是某些程式和腐朽的符號。守正是最好的傳承,但創新是守正最好的保障。如果不創造時代價值,就會被傳統里以往的價值覆蓋了。這一點魯迅先生早就批評過,老祖宗的一張桌子,動一動都不行,我覺得那就是腐朽、固化的思維。創造新的表現形式、具有時代活力的形式,才是真正好的傳承、好的守正。

    在學習藝術之初,我們會非常直接地對某一種傳統里的某一個狀態、某一張畫、某一位藝術家產生強烈的共鳴,從而吸取我們藝術最初的營養。傳統經典好就好在它的豐盛,經典有很大的容量,所以有著很強的吸引力,讓我們一輩子可以從經典中不斷去吸取最初和后來持續的營養。對于傳統資源,我覺得可以無拘無束地去繼承和吸取,但是要充滿活力地去創造。譬如一些達到很高藝術狀態的大家發自內心地佩服黃賓虹先生,但有些人就覺得他的作品沒有構圖、線條不夠漂亮,那就可以吸取包豪斯的思想。不同層面的藝術家所吸取的營養是不一樣的,學習設計的人不一定非要從黃賓虹先生著手,可以個性化地去找到傳統,不能一概而論。每一個藝術創作者都要遵循內心的聲音,去找尋最初和持續的營養,在營養的基礎上不斷地創新、創造,這是作為藝術家的勇敢和真誠。

    中國藝術報:您認為畫家表現傳統文化題材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林藍:在重大主題創作里,畫家需要大量地調研史實,包括了解文物、故事、傳說,深入到各種各樣的文本當中,然后形成創作的文本基礎。但只要創作重大題材,就不能有硬傷。在文本的基礎上,選取其中適合視覺表現的內容,適合繪畫藝術表現的片段,生發出適合當代人觀看的表現形式。文本所呈現的是歷史真實,藝術家要呈現的是藝術的真實,所以在把畫面組織到創作中的時候,要注意的是史實跟表現的關系,在文本之上創作出藝術表現的形式。一個藝術創作者需要不同的營養,其實對史料的研習過程也是吸取營養的過程。如果創作者是有心人的話,研究也會反哺于他。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人妖 | 国产精品超碰12396|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99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国产精品伦子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67194老司机精品午夜|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免费无遮挡精品视频|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高清| 女人香蕉久久**毛片精品| 99久久精品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avtt天堂网久久精品| 久久久国产精品四虎|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不卡| 9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久免费的精品|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