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鄉土文化,助力鄉村振興 ——訪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作協主席尹學蕓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作協主席尹學蕓
天津市作協主席尹學蕓今年第一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談起履職經歷,她既感到高興又有些忐忑。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尹學蕓便當選過縣、市兩級政協委員,見證了政協工作在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此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尹學蕓表示,雖然自己對參政議政的工作并不陌生,但從國家層面考慮問題必須要有更高的站位,責任更加重大,使命也更加光榮。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農業農村中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涉全國綠色發展大局、關系民族復興大業。尹學蕓長期關注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今年全國兩會,她提交了一份名為《涵養鄉土文化,助力鄉村振興》的提案。
尹學蕓在提案中認為,尊重和把握事物內在規律,涵養鄉土文化,助力鄉村振興,關注和支持鄉土文化建設,也需要隨著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提上日程。中國是農業大國,縮小城鄉差距,讓鄉村留得住鄉愁、成為年輕人理想的棲居地,還有不小的距離。在鄉村振興的框架內,涵養鄉土文化,建設鄉風文明是一項不容缺失的內容。
因此,她提出如下建議:一是設立文化保護基金,通過政府或社會企業的資金支持,保護和恢復鄉土文化遺產。二是支持民間文化活動,對民間文化團體及個人等提供資金支持和場地支持,激發民間文化人才的創作力。三是促進鄉土文化產業發展,通過對當地鄉土文化產業的扶持,提高鄉土文化價值。四是完善保護制度,納入法律保護體系,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保護鄉土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不受破壞。五是加強國際交流合作,通過與國際社會的文化交流合作,促進鄉土文化的國際傳播和影響力。通過這些手段和方式,讓鄉土文化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
此外,尹學蕓也關注到,國家正在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以擴大國內需求,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了全面市場化拓展期。數據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688萬輛,同比增長93.4%,整體市場滲透率達25.6%。充電基礎設施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其數量也在大規模增長,移動充電樁等新興設備不斷涌現。然而,當前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卻面臨諸多問題,包括個人充電設施建設“堵點多”,公共充電經營管理“困難多”,充電網絡布局管理“盲點多”,充電技術標準規范“空白多”等。
尹學蕓因此建議,可以通過強化充電網絡規劃布局、強化居民充電設施保障、強化充電市場監督管理、強化充電技術標準升級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促進交通綠色低碳轉型。她表示,這個建議雖然與文藝關系不大,但在基層有很強的呼聲,作為政協委員,她覺得有責任反映人民群眾現實的利益問題,紓解群眾困難。
此外,尹學蕓還帶來了一個與文學相關的口頭建議。近年來,一批優秀的海外華文作家走入國內讀者視野。他們雖然身在海外,仍然堅持用漢語寫作,也常在國內的期刊發表作品或在國內的出版社推出新作。某種程度上,海外華文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學的組成部分,是講好中國故事的載體,是中華文明對外傳播的方式。能否在國家層面為此設立一個特殊的獎項,鼓勵海外的漢語寫作者,提高優秀華文作家在國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是尹學蕓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在她看來,這既能增強國內外文化交流,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也能凸顯漢語的包容性,有利于統一戰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