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澤:心懷“國之大者”,讓文學走進更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
李敬澤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開幕。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齊聚人民大會堂,肩負人民重托,履行神圣職責,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心聚力。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履職的第一年,代表們心系國情,情牽民意,為新時代新征程起好步、開好局履職盡責。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在采訪中表示,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是黨和人民的信任和囑托,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兩個維護”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整、準確、全面地領會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理解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更加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更加自覺傾聽群眾呼聲,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依法履行人大代表的職責,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今天上午,李敬澤在會場聽取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于政府工作的報告。他認為,政府工作報告通篇貫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是令人鼓舞的成績單,是催人奮進的任務書,充滿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心和信心。我們要心懷“國之大者”,深刻把握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大勢,自覺把文學事業和作協工作放到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中去,找準自己的位置,以更大的主動性發揮更大的作用。
李敬澤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關于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都強調,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健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學事業和作協工作要充分認識在社會發展中的獨特作用,立足新發展階段,大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鍥而不舍推進中國作協“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以越來越充分的精品力作的供給滿足人民精神需要,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另一方面,要補短板、強弱項,以創新為驅動,大力推進作協各方面工作,提高面向社會、面向群眾的公共服務能力,構筑現代傳播新格局下的文學公共服務體系,讓文學走進更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成為其中基礎性的充滿活力的力量。
(作者系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