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陳天竺:扎實推廣閱讀 不負履職初心
在我國西北內陸,有一本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的雜志,以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充滿人文關懷,贏得了幾代讀者的喜愛,這本雜志就是人們所熟知的《讀者》。今年讀者雜志社副社長、副總編輯陳天竺當選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首次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的她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名出版文化戰線代表,她一直關注文化領域發展,特別是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方面,因此閱讀就成為她今年的履職關鍵詞,“以此為支點,我將積極建言獻策,努力為文化強省、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讀者》雜志的精髓之一在于用故事傳遞真情,在采訪中陳天竺也用故事講述了她的履職初心。
第一個故事是關于她的調研。為了更好地履職,陳天竺近段時間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調研,收集意見建議。調研中,黃謙和他的《讀者》分享會的故事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黃謙是江西新余學院一位退休教師。2011年,作為《讀者》的資深讀者,黃謙在新余學院開設了閱讀、分享《讀者》的“美文賞析”公選課。這門課持續了整整5年,被學生稱為“被秒選的公選課”。2016年年初,黃謙決定把這門公選課以《讀者》分享會的形式推向社會,《讀者》分享會也在2019年獲評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項目”。“閱讀推廣在于腳踏實地,黃謙老師和他所做的事,讓我看到了情懷與擔當。”陳天竺說。
另一個故事則是關于閱讀的力量。《讀者》分享會有位忠實粉絲,名叫簡水蓮,今年65歲,她幾乎不識字,但一直堅持來聽講。當被問到原因時,簡水蓮說:“我特別喜歡看這么多人一起讀書的樣子,這比打麻將不知道好多少啊!”樸素的回答感動了陳天竺,也讓她深深意識到,閱讀能夠點亮人的心靈,也堅定了為推廣閱讀發聲的決心。
在不斷走訪調研中,陳天竺深感肩上責任之重。她說,如何不負重托、忠誠履職,是一個神圣而莊嚴的考題,而她會認真作答,努力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作為一名出版人,我希望見到中華大地書聲瑯瑯、書香氤氳。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我有責任讓中華大地書聲瑯瑯、書香氤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