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重讀《正紅旗下》:幽微處的洞見
    來源:北京晚報 | 李喬  2023年02月20日09:43

    原標題:幽微處的洞見 由《正紅旗下》看老舍創作的“心理探求”

    郭沫若先生寫歷史劇的時候,經常感到古人的心理很難把握,人物的對話便不好下筆。他在《歷史·史劇·現實》一文中說:“古人的心理,史書多缺而不傳。”道出了難以把握古人心理的原因。在我國的古籍文獻中,反映古人心理的文字很少,特別是像“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之類能夠洞見人物心理的文字。實際上,古人的心理分為兩種,一種是具體人物的心理,即郭沫若先生所說的古人心理;另一種是古人的群體性心理,即社會心理。無論是哪種心理,若想從古籍文獻中覓得,都是不易的。

    面對如此現狀,歷史小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種缺憾。陳寅恪先生認為“小說可以證史”,這可證之史中,當然包括心理史。歷史小說是可以作為今人考察古人心理的一種史源的,換句話說,歷史小說是一種特殊的心理史料。

    由于歷史小說的種類多樣,在覓知古人心理的價值方面也存有差異。一般來說,影響其價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如果作者描寫的時代距離他較近,隔膜就會少一些,歷史人物的心理也會相對真實;二,如果作者描寫的歷史人物心理是以相關史料作為基礎的,那么這種描寫會更接近實況。三,如果作者對所寫時代的世道人情有較深的了解,那么歷史人物的心理會更符合實情。比如曾樸的小說《孽海花》是晚清人寫晚清事,所寫的人物故事和人物心理多以真實的歷史史實和相關史料作為背景和依據,具有相當的真實性。

    在老舍先生創作的歷史小說《正紅旗下》中,有大量關于清末旗人心理的描寫,這些描寫具有相當的歷史真實性,甚至可以作為清末旗人的心理史來閱讀和分析。

    這種歷史真實性的形成,與老舍的歷史意識及人生經歷有很大關系。雖然老舍不是歷史學家,但他的歷史意識很強,特別是對本民族的歷史有一種強烈的尋根、考察和描述的愿望,對晚清旗人的沒落史更抱有一種自覺反省的態度。他創作《正紅旗下》,就是他擁有濃厚歷史意識的生動體現。老舍生于清末,是旗人(正紅旗),是清末民初旗人歷史的親歷親見親聞者,他對清末社會有直接的感受,對清末旗人的生活和心理有較多的體察。盡管《正紅旗下》是小說,卻屬家傳性質,可謂“家傳性歷史小說”,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多有原型,這些原型既是小說的素材,更是歷史原貌和珍貴史源。老舍根據這些原型和自己的親身感受創作的《正紅旗下》,必然具有相當的歷史真實性。除此之外,老舍又是善于描摹人物心理的作家,這使得他對清末旗人心理的描述極為真切。

    清末旗人的心理狀態,與清初的旗人有很大不同。清初,八旗軍隊威武彪悍,八旗子弟生活富足,旗人剛健驕橫、躊躇滿志、怡然自得。到了清末,大清處于搖搖欲墜的境地,旗人的心理狀態和精神狀態更顯頹唐和墮落。他們不再好好訓練騎射,只靠著“鐵桿莊稼”(錢糧)混日子,提籠架鳥、斗蛐蛐、泡茶館、吸鴉片、游逛惹事,成了他們生活的常態。

    在我看來,清末旗人的心理,與魯迅筆下的阿Q有一定的相似性。

    阿Q自認“先前闊”、高人一頭,處于敗落境地、生計日窘的清末旗人也有這種心理。比如《正紅旗下》中的滿翰林,這個“滿翰林是個矮胖子,他的祖先曾征服了全中國,而他自己又吸收了那么多的漢族文化,以至當上翰林,所以不象漢翰林那么拘束。他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他的才華足以應付一切人,一切事”。既然祖先征服了全中國,自己又那么有才華,他把一切的人和事都不放在眼里。

    《正紅旗下》主人公的大姐婆婆,也是個自認“先前闊”、高人一頭的旗人。債主前來討債,她總是慷慨激昂地表明自己是子爵的女兒、佐領的太太,有鐵桿莊稼,誤不了還債;她“這幾句豪邁有力的話語,不難令人想起二百多年前清兵入關時的威風,因而往往足以把債主子打退四十里”。吹噓“先前闊”本是一種破落戶心理,正如鄭板橋在一封家書里說的那樣:“失路名家,落魄貴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既然沒有別的資本,只好吹噓二百年前的威風。

    虛榮護短、夸飾逞強,這是阿Q的心理,也是不少清末旗人的心理。阿Q長著癩瘡疤,為此他極力掩飾,諱說“癩”以及一切近于“賴”的音,到后來連“光”“亮”“燈”“燭”都不說了。《正紅旗下》寫旗人家庭遇上婚喪大典,連“胯骨上的親友”也要邀來賀喜吊喪,否則會覺得臉上無光。紅白喜事辦妥了,自己也幾近傾家蕩產。

    欠債本就不是光彩的事,有些旗人卻以欠債多來彰顯自己有身份、夠派頭,比如《正紅旗下》中的定大爺。定大爺手下的管事對王掌柜說:“你想想吧,若是一節只欠你一兩銀子,我怎么向大爺報賬呢?大爺會說:怎么,憑我的身分就欠他一兩?沒有的事!不還!告訴你,老掌柜,至少開十兩,才象個樣子!”

    像定大爺這樣“債臺高筑”的人還不在少數。到后來,連“油鹽店的山東人和錢鋪的山西人,也對旗籍主顧們越來越不客氣了。他們竟敢瞪著包子大的眼睛挖苦、笑罵吃了東西不還錢的旗人”。那些吃了東西不還錢的旗人是怎么回應的?“大姐說的好:反正錢糧下來就還錢,一點不丟人!”于是,“領到餉銀,便去還債。還了債,所余無幾,就再去賒”,賒得面子過不去了,就再用“一點不丟人”來寬慰自己……

    就這份麻木的心理,也頗似阿Q——阿Q挨揍后很快就忘了,死到臨頭竟然還為畫的圈不圓而遺憾。老舍在《正紅旗下》中留下點睛之筆:“二百多年積下的歷史塵垢,使一般的旗人既忘了自譴,也忘了自勵。他們創造了一種獨具風格的生活方式:有錢的真講究,沒錢的窮講究。生命就這么沉浮在有講究的一汪死水里。”無論有錢沒錢,都要“講究”,他們生活在一汪死水中,卻渾然不覺。

    旗人對生活的講究,著重表現在吃喝玩樂上。老舍寫道,他們“把畢生的精力都花費在如何使小罐小鏟,咳嗽與發笑都含有高度的藝術性,從而隨時沉醉在小刺激與小趣味里”,“他們在蛐蛐罐子、鴿鈴、干炸丸子……等等上提高了文化,可是對天下大事一無所知。他們的一生象作著個細巧的、明白而又有點胡涂的夢”。他們講究的都是小趣味,追求的都是小刺激;他們的頭腦是糊涂的,靈魂是蒼白的。

    通過心理反映出來的,是深層次的內容;老舍寫晚清旗人的心理,從一個特定角度直觀地反映出晚清的社會現狀。至于寫《正紅旗下》的原因,老舍的夫人胡絜青指出,老舍要通過各色各樣的人物形象,告訴讀者清朝是怎樣由“心兒里”爛掉的。

    老舍不僅在《正紅旗下》中寫了晚清旗人的心理,還在《四世同堂》《二馬》等作品中寫了一般國人的心理。老舍揭示時人的心理,與魯迅對國民性的批判是相通的,所以,他們的作品有了某些相通之處。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影院| 尤物yw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66热人妻偷产精品9|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 精品欧洲videos|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婷婷|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园产越南| 国产va免费精品|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91手机看片国产福利精品|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麻豆| 三上悠亚日韩精品| 国产AV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2021在线观看视频精品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鲁丝片|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凹凸精品视频分类国产品免费 |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y|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老司机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成人毛片亚洲精品|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国产精品午夜小视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