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作協五屆二次全委會召開 第九屆重慶文學獎舉行頒獎儀式
2月17日,重慶市作家協會第五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紅巖干部學院召開。會議回顧總結五次作代會以來的工作,研究謀劃全年目標任務、思路舉措。
本次會議由重慶市作家協會主席冉冉主持,重慶市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何浩作工作報告。
△重慶市作家協會第五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現場
報告指出,重慶市第五次作代會以來,重慶文學事業發展取得了新的成效。堅持守正創新方向,推動了“重慶文學會客廳”、“閱讀面對面”“重慶文學公開課”“重慶文學會客廳”等具有時代特征和重慶特色的工作品牌樹形象、出影響;突出文學工作中心環節,以文藝精品創作“謳歌”計劃、“扶優”計劃為抓手,創作推出系列精品力作,推動重慶文學創作登高原、攀高峰;重要關頭文學在場,在抗高溫、戰山火、防疫情的關鍵時刻,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有擔當、做貢獻,發揮了特殊時期文學為市民提供精神食糧的獨特作用。
報告強調,接下來重慶市作協將組織、引領全市作家圍繞創作中心環節,聚力推進重大主題現實題材創作,實施“作家筆下人物”系列計劃,創作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優秀作品;以“謳歌”計劃、“扶優”計劃為牽引,持續加強重點項目建設,著力打造精品文學品牌;堅持守正創新方向,培育山清水秀風氣清朗文學生態;夯實基礎抓好根本,深化“作家走基層”活動,實施重慶文學新人扶持“培新”計劃,建設新時代文學人才隊伍,不斷夯實重慶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基礎;全面發揮紐帶功能,提升文學服務效能。
報告提到,新的一年,重慶市作協將組織實施文學作品質量提升工程,召開文學創作大會;實施“作家筆下人物”系列計劃,推出“作家筆下的科學家”“100名出租車駕駛員的雷鋒故事”等系列優秀作品。
在堅持守正創新方向,以山清水秀風氣清朗文學生態展現重慶文學事業發展活力方面,報告表示要堅持“跨界”生長,建設“重慶文學有聲館”,編纂《重慶文學成果轉化項目指南》,改版《紅巖》并開通紅巖手機APP等,推動重慶作家以“文學+”的開放姿態向影視、網絡等多領域“破圈”發展。
本次會議還舉行了第九屆重慶文學獎(含少數民族文學獎)頒獎儀式。
作為全市性重要文藝獎項,一直以來重慶文學獎(含少數民族文學獎)都是推出優秀作家作品、推動重慶文學事業繁榮發展的重要舉措。它設有長篇小說獎、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獎、詩歌獎、散文獎、報告文學獎、兒童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獎、文學翻譯獎、少數民族文學獎等多個獎項。
△第九屆重慶文學獎(含少數民族文學獎)頒獎儀式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辛在現場宣讀了第九屆重慶文學獎和藝術獎(含少數民族文學獎)的獲獎名單。
市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何浩表示,這17件榮獲本屆重慶文學獎(含少數民族文學獎)的作品,題材廣泛、風格多樣、內容豐富,體現出了作家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定文化自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在思想性、藝術性和可讀性等方面孜孜以求,生動展現了重慶作家勇攀藝術高峰、不斷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豐碩成果。本次獲獎的作家,有年逾七旬的文學前輩,有筆力雄健的中年作家,也有嶄露頭角的“90后”新秀,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獲得該獎,呈現出新時代重慶作家隊伍薪火相傳、昂揚向上的新面貌、新氣象。
(攝影 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