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王蒙:李商隱的回旋曲(外二章)
    來源:《讀書》 | 王蒙  2023年02月06日08:09

    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你問我回家的日期嗎?日期還沒有一定啊。只是今晚,客居外地,正趕上大巴山夜雨,使秋天的池水水位上漲呢。

    誰知道什么時候能回到老家,和你共同剪理擺放在西窗臺上的蠟燭,到那時,我會再回憶與敘述今天晚上的巴山夜雨,還有夜雨中我的孤獨客居滋味吧。

    這首詩的寫法似乎非常特殊,是中國的經典“回旋曲”。第一是時間的回旋:“君問”,是現在時,“歸期”,是尚未落實的未來時日期。“巴山夜雨”,是現在時;共剪蠟燭,回到故鄉,是未來時,是巴山其地、夜雨其時的假想、想象、虛擬的未來時可能性。卻話現在時間空間的夜雨,是未來時候,回憶現時,而現時,在未來時中,將變成、已變成過去時的情景。

    什么叫未來?就是未來會變成或可能變成現在,而等未來變成了現在,現在也就變成了往事,變成了過去時了。

    未來、現在、過去,互相變化著,這就是時間,這就是人生,這就是存在,這就是經歷,這就是感受、設想、推演與回憶,這就是詩心詩意詩情苦澀,苦澀中期待著的是美的甘甜。

    這就是時間的多重性。

    此詩寫于公元八五一年,距今一千一百七十二年矣。

    而我國的一代作家讀者大轟大嗡的是《百年孤獨》的開頭:“多年以后,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當時,馬孔多是個二十戶人家的村莊……”這本書出版于一九六七年,與《夜雨寄北》時隔一千一百一十六年,我為那些無知的小朋友羞愧。他們說:“《百年孤獨》作者的偉大就在于他創造了一種近乎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敘述方式 —站在未來的角度回憶過去。”“這種從將來回憶過去的倒敘手法,影響了幾代的中國作家,以至于有人會說,在每個作家再寫(小說)的開頭的時候,都先想到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都會想到第一次閱讀《百年孤獨》的那個時候。”(引號內文字摘自網絡)

    他們都沒有讀過、讀懂、想通李義山的這首家喻戶曉的短短小小的詩?對于中國的那么多文學精英來說,李義山的《夜雨寄北》,不只是“百年孤獨”了,竟是一千多年的“千年孤獨”。

    我想掉眼淚。

    其實不僅是李商隱的詩,同樣的中華文學作品,時間多重性,例如也表現為《紅樓夢》的開頭的一僧一道與石頭與后來的寶玉黛玉直到賈府崩盤。對于前三者僧道石來說,一切都是過去時,同時是一僧一道前二者營造的未來時。對于寶玉來說,一切尚未開始,是未來時。對于被女媧淘汰的石頭來說,人間諸事,從未來到現在到過去,不過是轉眼過去的一瞬。女媧不需要印歐語系結構語的動詞時態的區分,對于這位中華女神,漢藏語系的詞根語更高明方便。

    《紅樓夢》的時間十分驚人,內分女媧紀元、石頭紀元、賈府紀元、大觀園紀元、寶黛紀元、太虛幻境紀元、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紀元。眾多紀元相異、相重合、相釋放、相消解、疊加、連續。怎么那么多拿文學說事的朋友硬是沒找到感覺,只知膜拜“百年”,卻看不到李商隱的千年與曹雪芹的二百年呢!

    其次是角色視角的回旋,君問,是一方—客方,有的理解為所謂“君”是主人公的妻子,有的則考證寫此詩時詩人的王氏妻子已死,那么不是抒情主人公的妻子,“君”應該是指主方的其他親友。

    我更愿意解釋為是虛擬的一方一念一想。詩的頭二字“君問”可以解讀成“如果你問我”,才靈動活潑可愛。

    頭一句詩是君與我、客與主雙方,第二句夜雨,是說的主人公單方思想情緒投入對象,再設想共剪蠟燭,是主方設想的另一組主客雙方。第四句,則是主客雙方共話巴山夜雨,是雙方與單方主方的現有的、將有的對于曾有的經歷與心情舊事的回想。

    更受人注目的是詩語的回旋往復。絕句最忌諱字詞的重復,而此詩竟然出現兩處重復,一個是期,“歸期”與“未有期”,怎么能這樣拗口造句呢?其實有些同行那樣對《百年孤獨》五體投地,也有受到該書開頭的拗口令句式的沖擊的因素。哈哈,詩人要的正是歸期與未有期的張力與悲哀,懸念與期待,落空與落實。下面更出現了“巴山夜雨”四字的重復,此七言絕句二十八個字當中,巴山夜雨占八個字,期占了二字,共十個字,重復部分多于全文的 34%。

    對于真正的西洋音樂里的回旋曲樂式來說,“巴山夜雨”是回旋曲的“主部”A,“剪西窗燭”與“卻話”,是回旋曲的“插部”B與 C。“歸期”,是另一個主部 A',共剪與卻話,是巴山夜雨的插部,同時具有了二主部 A'(歸)的隱性表示即“A' ”功能。這是詩的回旋,比樂曲的回旋還要回旋。

    詩可以來回地咀嚼和體味。一個實而又實的夜間下雨,正在下著的濕漉漉的大雨,竟表現了一分為二的經驗與可能性,是實與虛擬的二分,是現實與人設的可能回憶的二分,是人生現實性與可憶性耐憶性喜憶性的二分,還有回憶中的親切感、難忘感,以及失落感、嘆息感、將遺忘感的二分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五味雜陳。這種回旋就不僅是張力,而且是詩學想象力、想象跳躍力以及大不相同的詩人與詩藝的互通感了。

    我要再強調一下,詩歌、文學使人生增加了耐憶性。耐憶性是對人生的短促性的一種彌補與平衡。還有個性、民族性、共性、人類性。李商隱此詩難道留下的不也有與普希金極其相通的共鳴與變奏嗎?“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變成親切的懷戀”,普詩人這樣的詩句與李師祖的時間人設,是何等相似啊。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如果用普希金體來寫呢,不妨是:

    假如巴山大雨,

    澆透客居的你,

    請不要悲涼,

    請不要心急。

    大雨早晚都會歇息,

    你,早晚也定會,

    回到家鄉去,

    與你的親朋好友,

    與天堂里的愛妻團聚。

    在西面的窗臺上點燃蠟燭,

    說起流浪巴山,

    說起無情豪雨。

    那懷念是不是也很親切?

    那回想是不是也很有趣?

     

    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令,飄雨密密麻麻,趕路的行人心慌意亂。要不找個酒肆先喝它二兩?酒家在哪里坐落著呢?牧童遠遠地一指,說是那邊就是酒鄉杏花村啊。

    這首詩寫節令,寫天氣,寫眾人、族群、群體生活方式、生活狀態,寫風習,寫得非常中國。

    不寫個人、不寫超凡、不獨出心裁、不煉練戀憐、不含蓄深潛、不巧思妙喻;沒有獨創修辭、語法變通、語言另類、奇想驚人,也不愁腸百煎、曲深堂奧。這首極上口的人民化大眾化的二十八字絕句,可以說是“筆落無風雨,詩成忘鬼神”。

    詩人忘了個人主義、個人風格、個性化、個體生命至上直到典型性格、奇文異數、發明創造、意象驚天。

    或者說,此詩的特點是寫民人百姓,一般大伙兒。

    有趣的是,如果你漸漸接受了一種文學詩學的規范性規則性說法,你多半能立即找出一個反證。寫群體?寫一般人?哪里興這樣談詩?一般地說,人們更強調的是詩歌的個性。但從《詩經》到杜牧的《清明》,都有許多作品,是讓詩歌為共性做證。

    為什么魯迅說過“一切好詩,在唐代已經被人做完”,這與唐詩題材的某種格局分類的確定性有關,與詩歌語言的規范性、查出處與難以杜撰性有關,也與相當崇尚表現生活與文化、風習的共性有關。告別是“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中秋節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都有范式。

    詩學說法悖論極多。例如,如果你強調推敲與苦吟,那么,“李白斗酒詩百篇”(杜甫:《飲中八仙歌》)與“下筆千言,倚馬可待”(《世說新語》)的說法,制造著的恰恰是相反的觀念。顯然,杜牧的《清明》也絕對不是苦吟較勁的成果。

    杜牧此詩是以最普通的話說最通常的情況,下點小雨、刮點微風、喝點小酒,寫首凡俗短詩。

    行人走在路上,當然,不是走在刀山火海狂風暴雨險灘峻嶺之中。

    出來個“欲斷魂”?春日陰雨,可能有點晦暗,有點冷落,有點泥濘,有點不便。關鍵還是一個漫長的冬天過去了,到了清明節,人們期待晴朗,期待溫暖,期待亮堂堂,一句話,期待的是清楚、清晰、清爽、清純,期待的是明亮、明潔、明朗、明快。這個節所以叫“清明”,絕非無端空話,大哉清明之日清明之盼之文之詞,但這次雨紛紛中沒等到,沒感到清與明,能不斷魂乎?

    但筆者又想,清明之雨,令人斷魂,也不妨做別樣理解。好久沒有下過紛紛春雨了,好久沒有感受過惱人的春色了〔“春色惱人眠不得”(王安石)〕,畢竟又是一個春天了,有感動,有感恩,有苦惱,有惶惑,斷斷魂,也是中青年直至老年的一種自戀、磨嘰與享受吧。

    清明祭祖,自周代以來已有兩千五百年歷史,在這樣一個慎終追遠的節日,也會有斷魂之思,斷魂之情的吧。

    也有人麻木冥頑,一輩子無魂可斷,無魂可執,無善可陳,無靈慧可喜,無情可抒……一輩子不昏不黯,也不清不明,惜哉!

    細雨淋淋,燒酒半斤,雨天使田地里的農業勞動暫停,使行路串門不便,使心情無所依托,還可能光照不好,影響學子讀書……找個酒肆干兩杯吧。這也是一種斷魂的理由和表現,斷魂的庸常狀態。

    斷魂是一種失落,又是一種自由自在,斷魂還是通向詩吟的準備,如果你正在忙于政務商務庶務家務醫務,也許還顧不上斷魂的精神奢侈。

    您是外地旅客嗎?哪兒有酒家?還需要問牧童?請看牧童,可不像你,放牧小童并沒有雨中斷魂或戀魂,他輕松地指給了斷魂的旅客,而且是遙指,還很遠呢,酒家離這里挺遠,在杏花村。

    杏花,好,“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出自陸游的詩作《臨安春雨初霽》。加上村字更好,農民聚居,質樸粗放,或帶野性,自稱“村居”,這與鄉紳大戶大地主大財主的賣弄高雅重農,都像是好品質。

    而且專家說是,小杜詩里寫的并非現在的山西汾酒與竹葉青兩大名酒產地杏花村,而是安徽的一個古老小村落。也沒有關系,我對于將詩歌當作歷史地理文獻考證興趣有限,我耽于的是詩行詩句,“為人性善耽佳句,愛哪(兒)哪(兒)哪(兒)隨便謅”(杜甫原句是“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我沒有去過安徽池州的杏花村,期待著機會造訪;卻多次去過山西汾陽的杏花村。我堅信文學的魅力、文學的緣分并不限于地理歷史的確定。到了一個名叫杏花村的產酒而且是產名酒的地方,你能不回憶杜牧的《清明》嗎?

    我在汾陽的杏花村打油曰:

    有酒方能意識流,人間天上任遨游。

    杏花竹葉清明夢,大塊文章樂未休。

     

    王翰《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又一首涼州詞。涼州,今甘肅涼州,河西走廊東端,是通向西部邊塞的一個要道的起點。

    葡萄美酒放在夜晚閃閃發光的玉質酒杯里,在馬上演奏琵琶的樂舞中暢飲,與此同時聽到了隊伍出發去前線的戰斗號令(或者是在琵琶伴奏、歌舞助興中飲酒的時候,傳來了隊伍集合出發的號令),再痛飲幾杯,喝醉了到戰場上效命去吧,請別嘲笑,自古以來,征戰邊塞,又有幾個人不是有去無回呢?

    這是一首何等豪華的邊塞詩,這里說的是精神的豪華,詩情詩語的豪華,文化與三觀的豪華,生命與壯烈犧牲的豪華,而不是金錢財富的物質豪華。

    葡萄美酒,四字千金!不是羅曼尼·康帝、梅洛、里鵬,而是被專家們認定為在《詩經》《史記》《漢書》,更是在唐詩中被記述描寫過的中華葡萄酒。而飲這種酒用的是中華夜光杯:能在月光星光中使杯具與酒液同時發光的玉質特制酒杯。

    在馬上的樂器奏鳴與地上的歌舞中同干一杯,壯懷激烈,趁著酒興醉意,出征前線,喋血沙場,精忠報國!

    豪邁豪華,不無悲涼,“古來征戰幾人回”云云,似乎還有幾分虛無。死生亦大矣(莊子),戰爭與犧牲當時并不可能絕對做到視之如歸,那么在古代,在血腥的鬼門關上保衛朝廷與百姓的人們,剛剛喝上一口,未必能喝完喝高喝好酒的將帥士卒文武官員們,帶著醉意與對于美酒和高端夜光杯的陶醉上前線,瀟灑走一回,大氣走一回,豪華走一回,也不失為瀟灑男兒,報國忠良,聽天由命,大大方方的明白人,豁達人,高尚人,而不是哭哭啼啼的小懦夫,今天說起來,也仍然是“好樣兒的”!

    唐代的邊塞詩里并沒有寫下太多的保疆衛國口號,更多的是一種審美英雄主義,審美愛國主義。古代,中國尚沒有如今的國家與領土意識,能激賞邊塞生活之美,能體會哪怕是假想邊塞生活之大美與豪華動人,已經可以算是英雄主義了吧。

    閱讀這首詩、吟唱這首詩、背誦這首詩,本身如飲美酒,如舉玉杯,如聞馬嘶,如響號角,你會有一種滿足感、暢快感、雄武感、男兒感,應該說是幸福感。

    人生幾十年,有艱難、有窩囊、有勉強、有無奈,更有迷迷糊糊、索然無味……還不妨與一種湊湊合合、將將就就的人生相比,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生活,欲飲琵琶馬上催的人生,更值得拼一回、活一回、殺一回、慷慨一回、淋漓盡致一回,你說是不是呢?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乱码麻豆| 精品午夜国产人人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AV| 2020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亚洲精品少妇30p|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嫩草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88av|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本加勒比在线精品视频| 麻豆麻豆必出精品入口|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熟女福利久久AV| 欧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乱码 |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好男人视频社区精品免费|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自产在线|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17 |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国产精品高清全国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视频久久| 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丁香六月婷婷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