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不斷深化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國文明的交流互鑒
    來源:文藝報 | 陳美霞  2023年02月01日09:27

    中國歷史上,中華文化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產生了深遠影響。以絲綢之路為代表的文明交流互鑒,有力推動我國文化繁榮與生產力發展,有效提升中華文明與傳統中國的感召力與影響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文明傳承發展,著力推動中華文明海外傳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正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中國式現代化積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要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深化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國文明的交流互鑒。

    其一,深化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國文明的交流互鑒,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不同于西方現代化模式的鮮明特征。中國式現代化,其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文明模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式現代化與人類文明新形態得以創造的厚實土壤。《尚書》有言“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傳統文化重視民生、強調民本的思想,為“以人民為中心”“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打牢精神基礎。《莊子》“齊物論”強調萬物平等,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知識準備。傳統文化“協和萬邦”理念所蘊含的和平共處的優良基因,則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同于西方資本主義對外殖民擴張模式的歷史基礎。“中國式現代化”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中國化時代化成果,在人類現代化進程與世界文明發展歷程中具有重要價值與獨特意義。中國式現代化從百年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生成,在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發展中謀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式現代化從中華文明特點出發,強調世界各國互利共贏,打破了“現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思維定勢,拓寬了實現現代化的路徑,為第三世界國家獨立自主選擇自身發展道路提供可資借鑒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并增進世界文明形態的豐富性與多元性。

    其二,深化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國文明的交流互鑒,是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內在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中華文明的海外傳播是中華文化打破民族、國家的界線,與世界文明深度交融的過程。面對中西話語體系與敘事體系的差異,我們應有所甄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主動創新話語體系與表達方式,加快構建富有中國特色話語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海外傳播的重要媒介,講好中華上下五千年故事,有助于提升中華文明感召力。我們應繪就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豐功偉績,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海外傳播,以開放自信、謙遜謙和的敘事方式展現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展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當代中國新形象,在與不同民族、國家互動融合中推動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對話交流。要努力敘述新時代中國脫貧攻堅故事、生態保護故事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故事等等,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所蘊含的人類文明新形態。要充分發揮中外文化交流機制和活動平臺的作用,加強對中華文化的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增強中華文化與中國道路的世界影響力。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應進一步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為全球文化繁榮和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進而更好地傳播中國聲音。

    其三,深化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國文明的交流互鑒,是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必由之路。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文明交流互鑒伴隨著世界歷史進程與人類全球化趨勢而不斷增強。中華文明不是封閉保守、固步自封,而是海納百川、開放包容,在與世界文明不斷對話融合、交流互鑒中發展進步。中國歷史上,古代印度佛經漢譯、近代西方思想文化著作漢譯、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譯介傳播,以及中國文化經典世界各國流傳,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促進中國文化繁榮發展,增強中華文明影響力。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深化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國文明的交流互鑒,互相吸收精華、取長補短,方能更好地激活中華文化的創新性與生命力。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結合社會發展與新興實踐因勢利導,賦予中華文化嶄新內涵和審美形式,使其與時代發展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與科技發展相融合,展示中華文明與時俱進的精神高度。總之,在科技突飛猛進、文明交流頻繁的新時代語境中,我們既要對中華文化進行宣傳、推廣、轉化工作,亦要對世界文明進行辨識吸納,方能有效承傳、激活和重置中華文化優秀基因,推動其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其四,深化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國文明的交流互鑒,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路徑。不同文明凝聚著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智慧,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相互聯系、相互溝通,有助于增進不同國家的相互理解與認同,從而以文明交流互鑒方式培育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類發展進步潮流,積極回應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作出貢獻,以海納百川的寬闊胸襟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應充分發揮“海納百川”、“從善如流”的中華文化智慧,吸收世界優秀文明成果,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結晶,也是人類文明重要組成部分,包含著全人類共同遵循的普遍性價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與“天下大同”、“天下為公”的中華傳統文化遙相呼應,體現了謀求世界和平發展的中華文明新境界。中華文化“和為貴”的深層基因,引領中華文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促進不同文明和平共處、融合發展。中華文化“和而不同”價值觀、“推己及人”倫理觀等等,為中華文明傳承發展提供豐厚滋養,也為世界各民族和諧共存與人類文明進步提供有益啟示。在世界百年未有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中,中國始終秉持“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中華文化理念,以“更加美好的世界”為目標,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彰顯了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所煥發的精神力量與時代擔當。

    (作者系福建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免费精品久久天干天干|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国内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日韩A∨精品日韩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APP发布|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老汉精品免费AV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一区精品麻豆入口|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87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麻豆|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公司| 亚洲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 久9热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免费精品国产|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新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人妻 | 91在线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国产精品成人99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