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全球敘事,全新升級,全面震撼
新年伊始,春節檔第一受關注的中國硬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自是所有科幻迷,也包括我們全家的首選。除夕之夜,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慈欣和名譽院長王晉康,兩位著名科幻作家,親自錄制視頻,喊話大家去看《流浪地球2》,更是引得我們心潮澎湃。
觀影過程中,我那七十多歲的老父親,連連叫著“這一看就得花大錢啊!”“非常燒腦”。我握著他的手,心中充滿了感動,這位從小就帶我看《超人》,并給我取名為“超”的老人,如今,總算能親眼看到中國的科幻大片。這部電影給我們全家的感受便是:全球敘事,全新升級,全面震撼。以至于看完之后,我們全家都討論不休。
影片雖然是第2部,其實是前傳,講述了地球如何開始流浪。劉培強成為全球英雄之前,年輕時,地球上發生的種種危機和災難,同時并行地講述了另一主角圖恒宇如何意識上傳,成為數字生命的過程。全篇結構采用雙線交錯的方式,進行了三段式的重大描寫。導演郭帆、制片人兼編劇龔格爾,確實把握住了劉慈欣科幻的精髓、氣質、思想,并在制作上全面升級。大場面,宏細節,層出不窮,從宏偉的太空電梯,到驚艷的月球核爆,再到地球發動機的擎天巨柱,三大場面的壯與美、精與細,盡皆紋理清晰、調度得當,將劉慈欣那天才超凡的科幻創意加上局部宏大場面和細部精雕,形成了一部類似紀實作品里那種真實發生的事件再現,對標好萊塢的《星際穿越》《火星救援》《世界末日》那樣的科幻作品,但又做出了中國表達、全球敘事,核心創意的新的超越。
這類科幻作品并非虛構加浪漫主義科幻,如《星球大戰》、漫威、DC那樣的科幻,這種作品,被稱之為寫實類的硬核重工業科幻大片。影片通過對白與旁白,將艱深難懂的物理知識深入淺出地娓娓道來,科幻創意、科技寫實、科學幽默融合無間,從小孩到大人基本上都能看得懂。一些科幻和哲學的深層思考也能在觀影后,讓大家對科學未來的想象,進行討論、延宕,讓科幻的光,如水中的漣漪般擴散,而電影就是那塊投入水中的巨石,這才是科幻大片最重要的魅力能量。
觀影過程絕無冷場,驚險、懸疑、幽默、感動,每一個情節都經得起推敲,承轉啟合,皆絲滑順暢,前后照應,首尾回環。看得出來,這才是真正懂科幻的編劇導演,愛科幻的編劇導演,用心用情講述的中國科幻故事。
太空電梯的墜落災難,讓劉培強成熟成長,也表現了愛情的浪漫;圖恒宇的家庭悲劇,對女兒愛的執著,突破了另一維度的拯救;張鵬和那些為引爆月球而義無反顧犧牲的老宇航員,更是令人感動、潸然。電影里包含了多少人文關懷,多少愛,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式表達,包含著大愛無疆的犧牲和奉獻。當然,還有,對我們最喜歡的電影演員吳孟達先生的致敬。精彩和感動之余,也從細節里,玩了諷刺和幽默,比如北京的房價終于降到了六百一平也無人問津,550W反過來就是MOSS,機器人冰冷而又搞笑的問詢,中國人對M國說出霸道總裁般的“這只是在告知,不是商量”等等。
如今的科幻電影,不能只有視覺效果,如果缺乏故事的把握,人物的塑造,自然也不會成功,這一點本片也做得極好,而科幻電影中最吸引人的,是那些真正有可能實現的科幻創意點,那也是科幻迷們腦海里的思維爆點。本片一方面沿用了劉慈欣對流浪地球的獨創設定,一方面又將目前熱點的數字意識上傳、元宇宙里的人生等等進行了有機的融合。這兩點,劉慈欣曾經在訪談中說過,危機來臨時,人類的歸宿,要么是走向星辰大海,要么是進入硬盤里的虛擬世界。當然,他更傾向于第一種,電影也保留了他的感悟和傾向。好的科幻創意一般都是獨創的,但又是可以借鑒的,然而需要能夠用得更高明,更巧妙,與故事貼合,成為故事最重要的核心。當創意、敘事、表達三位一體時,作品如何不成功呢?尊重原著,尊重作者,尊重創意,充滿誠意,充滿情懷,充滿敬畏,才能拍出原著的精髓。就目前來說,《流浪地球2》從各方面超越了《流浪地球1》,它必將載入中國電影的史冊。中國科幻重工業大片,邁向了一個新的層級。
當《三體》電視劇登上收視率第一名時,當《流浪地球2》新年第一天的票房就突破5億成為當日票房冠軍時,我深深地意識到,這個春節注定屬于劉慈欣,屬于他作為院長的北京元宇科幻未來技術研究院。郭帆和龔格爾的加入,讓我們更加充滿信心。如今,研究院內王晉康老師的科幻大作《天父地母》系列等正在蓄勢待發,江波的《哪吒》改編的電影短片連獲多項國際獎項,《超俠小特工》動畫在一帶一路展映……科幻星光燦爛,劉慈欣院長將帶領中國科幻向世界,向宇宙,向更高維度出發。因為他們心中,有愛,有情,那是對中國科幻的真愛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