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陳平原:“業余性”的魅力與缺失 ——觀《暢神集——劉明康繪畫作品展》有感
    來源:中華讀書報 | 陳平原  2023年01月29日08:09

    潮州與畫展

    新年伊始,仗著已經陽康了,專程回潮州參加《暢神集——劉明康繪畫作品展》開幕式。之所以在各地疫情仍很嚴重的狀態下冒險出行,一來老母親年過九旬,需要特別呵護,千里送藥,理所應當。二來故鄉潮州是個文化底蘊深厚但經濟不發達的古城,好不容易建成了市級美術館,2020年5月22日開館后,主事者苦苦撐持,兩年半時間里,竟籌辦了48個展覽,如“思源——林墉繪畫藝術特邀展”“造化心源——林豐俗作品展”“新潮動力——2021當代藝術與設計展”“南北相通 色墨交融 ——龍瑞、袁學君、賴鐵驄中國畫學術展”“潮緣——王肇民藝術展”等,在廣東文化藝術界聲名鵲起。我有幸為《造化心源——林豐俗作品展》寫序,但因疫情無法現場參與,這回希望略為彌補,也算是為家鄉文化事業站臺。三來我與原中國銀監會主席、中國美協會員劉明康先生略有交往,他出席過我的講座,我聆聽過他不少關于經濟、文化及政治的高見。另外,同行多有專業人士,作為繪畫的門外漢,我只需敲敲邊鼓,不必擔心露怯。

    于是,基于親情、鄉情與友情,我毅然決然地上路了。

    沒想到觀賞畫展的過程中,竟有一種莫名的感動,以至對著鏡頭及采訪者,哇啦哇啦說開去。留存在2023年1月4日《潮州日報》上的,是以下這么兩段:

    “從某種意義上講,繪畫是一種審美、一種修養、一種境界。因為小時候的興趣,劉明康先生一直保持對繪畫的熱愛。劉明康先生善于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小事,將自己觀察到的事物記錄下來。例如他的作品中,有對鄉村生活的追憶,有對北京日常生活的觀察,這些畫都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的一幅作品是《北京的過街地下通道》,畫中的人雖身處地下通道卻面向陽光。都市生活里很少有人會關注到地下通道,劉先生雖非專業畫家,卻能用筆墨將這些大城市中的小人物和日常生活記錄下來,繪制自己心目中的世界和中國。”

    “潮州人普遍從小就很關注文化、關注教育,對音樂、書法、繪畫等都有一定的興趣,并不是為了考級,也不是為了成為專家,更不是為了謀生,純粹是出于一種文化修養,一種審美樂趣。從某種意義上講,小時候奠定的審美情趣比專業知識更重要。相信很多潮州人特別是年輕一代,看了作品展后會有一定的感觸。”

    其實,當時我談得最多的,是此畫展的“非專業”,以及“業余性”的利弊得失。因問題比較復雜,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再加上在美術館主辦的畫展上談這個話題,容易引起誤解,以為是在拆臺。記者或主編將其略去,亦在情理中。這樣也好,我可以略為沉淀,把思路理得清晰些,也可把話說得更明白。

    專業與業余

    雖然是中國美協會員,但世人認識并關注劉明康先生,顯然不是因為他的繪畫成就,而是金融方面的專長。曾任福建省副省長兼省政府秘書長、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董事長、中國銀行董事長/行長等要職,2003年3月—2011年11月更是出任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在穩健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等重大事件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對他來說,金融及管理是專長,繪畫只是業余興趣。不過退下來后,閱讀與繪畫逐漸主導了日常生活,浸淫日久,他正從“業余”朝“專業”方向轉化。

    畫家本人可以低調,但主辦單位及觀賞者很難不受前理解的影響。這導致對此畫展的評判,可能說高了,也可能說低了,褒貶之中,隱含著觀賞者本人的立場及趣味。一開始我很擔心家鄉人積極籌辦此畫展,主要看中的是對方的象征資本。一圈轉下來,終于心里有數——不僅我不虛此行,可以開口說話了,更為家鄉能舉辦這樣高水平的“非專業”畫展感到驕傲,這才有答記者問中的那句話:“相信很多潮州人特別是年輕一代,看了作品展后會有一定的感觸。”

    此前我只欣賞過劉明康先生的若干小品,雖也很精彩,但放置在美術館里效果如何,實在沒把握。相比北上廣深等大都市富麗堂皇的美術館,潮州美術館顯得相當寒磣,原設計是購書中心,中途改變使用功能,故潮州美術館的層高不太理想。對于擅長大畫的畫家來說,這無疑是個缺憾,無法進門就給觀眾一個響亮的“碰頭彩”。可對于以小品為主的劉明康畫展來說,展廳層高不夠,但燈光及設計若處理得好,反而能凸顯其優長,便于讀者細細觀賞。

    整個畫展分“小速寫”“歲月舊憶”“思考與回想”及“新篇邂逅”四部分,既隱含他的創作歷程,也壓低你的閱讀期待。以“小速寫”開篇,姿態很低,一路觀賞,逐漸爬升,這感覺很好。從當初工作間隙逸筆草草的小品,到退休后用心經營的創作,無論構思還是筆墨,都漸入佳境。

    別小看這些篇幅不大的“小速寫”,那不是職業畫家的寫生,而是一位重要的財經官員四海奔波的記錄。記錄行旅,記錄觀察,也記錄心情。眾多速寫中,鋼筆淡彩《倫敦女皇陛下大劇院》的效果最好,布展時,被放大后置于入門處。我注意到畫上題字:“為紀念觀看《歌劇魅影》而寫,2011年10月”,那是畫家陪同一位領導觀劇,天黑看不清建筑,第二天專門跑去補畫的速寫。若了解一個月后,畫家將離開銀監會主席的位子,此畫面的輕松與明快,或許隱含著某種心情。

    隨身攜帶速寫本,別人倒時差,他以畫畫作為休息。未能上墻,只是陳列在展柜里的速寫本,有國畫,也有鋼筆淡彩,基本上都是各國風景名勝,篇幅雖不大,但很見用心。日后從領導崗位退下來,重拾畫筆,方才根據當初的速寫或回憶,創作完整的水墨作品,如《英倫的回憶》《耶路撒冷紀行》《索菲亞大教堂》等。如此閱歷及工作習慣,導致其繪畫生涯,“業余性”中,還是隱含著某種專業趣味。

    立場與趣味

    相對于專業畫家,劉明康先生的畫作,無論構圖還是筆墨,水平不太穩定,有些作品還隱約可見前輩的影子。故我更傾向于從“業余性”角度進入,閱讀與欣賞《暢神集——劉明康繪畫作品展》,相信那樣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我答記者問時,提及“繪畫是一種審美、一種修養、一種境界”,其實前面還有一段話,談繪畫作為一種技藝,是需要學習、訓練與傳承的。十年前出版的《舊憶——劉明康美術作品集》(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12)中,收錄有劉明康的短文《我的美術觀》:“小學時期的我,不頑皮但也不用功。所有功課,除了美術,都是被動服從,唯獨美術課我是和老師相通的。記得那時的老師也確實敬業有加,不但教一些基本技能,也不時帶來一些像凡·高、修拉、莫奈和門采爾的畫冊,深入淺出地講解色彩、光影和構圖的道理。最值得我歡呼的是,還鼓勵我們拿上筆和畫紙,走出校門去寫生。”(第45頁)早年良好的美術教育,奠定了劉明康一生的業余愛好,強調“扎扎實實地寫生”,認真觀察社會,表達真情實感,此等寫實主義風格,使其作品顯得樸實、自然、沉著、澹定,與當下推崇夸飾、怪誕與變異的畫風迥異。

    雖然喜歡畫畫,但沒接受過科班訓練,且退休前不可能投入很多時間與精力,要說技法嫻熟,劉明康先生跟優秀的專業畫家不在一個層次。作為畫家的劉明康,一直謙虛謹慎,努力學習傳統,并未刻意求新,作品風格化不夠。但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其畫作與現實人生保持密切聯系。單幅作品不好說,整個畫展看下來,這個感覺很明顯。這或許與畫家本人讀書多、見識廣,且性情儒雅,有很大關系。如果說,職業畫家多考慮筆墨技巧,著力尋求新的藝術形式,相對忽略內心感受的表達,劉明康先生恰好相反,無論構圖、線條還是筆墨,時有手不應心的局促,但那種觀察的視角、思考的深度以及表達的欲望,卻躍然紙上。

    這種重觀察、輕技術的傾向,既因其“非專業”,也與其文人氣相關。中國文人傳統,詩文書畫只是修身養性,不需要借以謀生。套用韓愈“多情懷酒伴,余事作詩人”的詩句,劉明康的繪畫,某種意義上也是別有幽懷——“多情懷往昔,余事繪江山”。繪畫講技巧,但更講趣味與意境。作為重要的財經官員,退休時第一次展出畫作,據說讓同僚及下屬大吃一驚,沒想到領導還有這方面的才華。但畢竟訓練不足,時常意到筆不到,退休后于是加緊補課,十年間,畫作水平明顯提升。從“小速寫”的生澀,到“新篇邂逅”的圓熟,除了自家努力琢磨,還因廣泛結識書畫名家,得到很好的指點。這固然可喜可賀,可我還是更看重那些不變的內核——兼及傳統士大夫與現代知識分子的“文人氣”。

    基本技巧掌握以后,畫作境界的高低,可以是藝術形式的革新,也可以是畫家胸襟的拓展。劉先生自有名山事業,主要不靠繪畫揚名立萬(更不要說生財),繪畫于是自得其樂。這個時候,畫家的立場與趣味,起決定性作用。四海行走,速寫本上多為名勝古跡,因其容易入畫,且有紀念意義;可回到北京,畫家明顯地眼光向下,關注大都市的街頭巷尾,以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大都市之結》(2012)的畫面主體,是兩根電線桿及縱橫纏繞的電線,我關注畫面下方的路牌“靈境胡同甲42號”,還有“專修電動車換電池換鎖芯門禁卡應有盡有”的手寫廣告牌。那個東起府右街、西至西單北大街的靈境胡同,可是首都北京的核心區,但在畫家筆下,一點都不華麗,反而充滿平民氣息。不薄煙火味道及所謂的“低端人口”,這與我對都市文化的理解很接近。在《想象都市》(北京:三聯書店,2020)中,我曾再三強調:小巷深處,平常人家,才是一個城市的真正靈魂。

    與此相呼應的,是畫于2008年的《北京的過街地下通道》,那更能顯示畫家獨特的眼光。2008年的北京,正以極豪華的陣容,舉辦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收獲全世界無數歆羨的目光。面對此華彩樂章,當時正身居高位的畫家,卻借街頭小景,含蓄地表達其欣喜與期待。北京街道過于廣闊(尤其長安街),于是需要很多過街地下通道。那是一個相對封閉、壓抑的空間,靠在墻根的那位,似乎是在乞討,可過道前面有光,一對青年正手拉手,闊步向前。如此街景,實在太過平常了,你我可能都習焉不察,可銀監會劉主席卻將其納入畫框。

    不管是當初的速寫,還是日后的追憶,畫什么不畫什么,很能顯示畫家的立場與趣味。表面上是線條與色彩,背后凸顯的,其實是人心、人性與人情。我注意到那幅水墨畫《在有高速公路之前》(2020),聽畫家講述當初副省長任上,為開通高速公路,需克服各種困難,其中包括老公路沿線民眾的極力反對。那是一段充滿悲喜劇意味的歷史,多年過去,積淀下來,如何看待那些靠路吃路、制造各種爆胎事故的“刁民”,畫家不再只是譏諷與憤怒,似乎多了幾分悲憫與同情。

    最能體現畫家社會關懷的,是2020年創作的《哨音》。畫面中心是白衣戰士,上方飛過銜著哨子的和平鴿,左下角是墨色的青松,右邊大面積的赭色巖石,此圖須與同時期創作的《江邊殘陽燭高》相對照,更能顯示畫家的憂憤與悲傷。

    這些作品,變化的是畫家的造型能力以及筆墨技巧,不變的是獨立思考以及發現的敏感。換句話說,在努力專業化的同時,畫家并沒有放棄社會關懷。

    紀事與感事

    畫展開幕式上,劉明康談及為何將首展放在“很有文化”的古城潮州,且因此專門創作了《潮劇續今昔》與《韓愈驅鱷圖》。尤其是后者,更是一如既往,寄托遙深:“我畫這幅圖正好是疫情肆虐的時候,我認為要發揚《韓愈驅鱷圖》里面的一種意境,所有的父母官、專家,都要竭盡自己的所能,去努力為人民避災避難,把生命和人民看得至上。”畫家的創作愿望與畫作的藝術效果,并不完全等同。雖然當地媒體在宣傳此畫展時,都會特意提及此圖,但作為本地人,且對“退之肥而寡髯”(北宋沈括《夢溪筆談》)略有了解,我對此圖的人物造型及創作方式不是很欣賞。單憑只言片語,很難落實古人相貌,只能通過熟讀相關文獻及作家詩文,不斷揣摩,自我造像。而要畫出世人普遍認可的古人(若蔣兆和筆下的杜甫),談何容易。到潮州開畫展而借“韓愈驅鱷”來立意,有點主題先行,畫家明顯準備不足。

    并非美術評論家,無力褒貶畫家的筆墨技巧;相反,因自家的學術背景,我讀畫時,自覺不自覺地凸顯其“文學性”。我與劉先生屬于同代人,都在鄉下長期生活過,那段經歷的光與影,可以說揮之不去。隨著年齡的增長,回首往事,鄉村記憶成為文學/藝術創作的重要靈感。

    曾在江蘇丹陽插隊十年(1965.09-1976.01),那段日子想必不是很好過的。但經由時間的淘洗,晚年不時浮上腦海的,卻是一個個溫馨的場景。這是知青一代的共同特點,由此催生出許多懷舊之作。同代人中,對此等良莠不齊的作品,有感同身受的,也有嗤之以鼻的。關鍵不在應不應該懷舊,而在回憶的姿態以及陳述的立場。我不喜歡“青春無悔”的虛偽陳述,也拒絕“艱難玉成”的宏大敘事,只承認那是一段抹不去的歷史,更愿意直面其慘淡、溫情與哀傷。我注意到,劉明康用畫筆講述農村故事,沒有戰天斗地的宏大場面,也沒有頂天立地的器宇軒昂,有的只是那個年代常見的生活情景。這可能與個體經歷有關(水鄉不比漠北,插隊也非農場),但也可能是自覺選擇,起碼使得其擺脫知青作家/畫家常見的虛矯與造作。

    此類追憶農村生活的作品,早期是速寫《老生產隊的倉庫》《江南村——沒有樹的記憶》,日后則轉變為水墨畫,若《寒溪捕蟹圖》(2022)、《春忙》(2012)等,有長篇題跋紀事的,也有只是簡單點題,但畫作的結構、筆墨與懷舊意緒相得益彰,作為過來人,讀得出其中若隱若現的溫情,以及淡淡的哀傷。

    那幅《多收了三五斗(新篇)》(2012),必須有農村生活經驗,且熟悉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歷史,才能讀出背后的沉重。該畫的題跋是:“六十年代的人民公社糧管所及露天高囤糧庫。好不容易戰勝了天災與蟲害,多收了三五斗,一個工分多那幾分錢人民幣,每家可以多燒幾天的炊草,這是當時很簡單的夢想。可是從想法開始的生活未畢【必】都能以美好的想法而結束……”葉圣陶1933年創作的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說的是“谷賤傷農”,但其背后思路是,以當初的社會狀況,即使谷不賤,農照樣傷。劉明康八十年后重畫“多收了三五斗”,思考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的政治氛圍及經濟路線,作為畫家兼財經專家,劉先生對此當深有感觸,只是礙于體例只能點到為止。

    關于鄉村生活的追憶,我最欣賞的是《甲午風云首映憶》(2012),此作品曾收入《舊憶:劉明康美術作品集》,乃曲終奏雅。長春電影制片廠制作的劇情片《甲午風云》1962年就在全國上映,而劉明康1965年9月才下鄉插隊,所謂“首映”,乃限于自家見聞。但是不是“首映”無關緊要,甚至連片名是什么都可忽略,關鍵在農村放電影的情景。插隊期間,我曾短暫代理生產大隊的宣傳工作,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每半月一次的巡回電影放映。那可真是村里的大日子、好日子,男女老少全都喜氣洋洋,天沒黑就占滿了整個曬谷場,正面反面、左邊右邊,全都擠滿了人。在文化娛樂極為貧乏的年代,沒有比這更令人振奮的場景了。劉明康此畫作筆墨酣暢,形神兼備,整個構圖不錯,右下角那兩個騎腳踏車飛馳而至的形象也很精彩,但最妙的還是前景那一組人物,三個大人身段/神情/色彩各異,加上那個即將被拉扯上來的小孩,構成一組動感十足的小景——布展者將其剪出,在大屏幕上滾動播出,效果極佳。

    以紀事、感事為中心的文學性繪畫,需要每幅都獨立構思,不像傳統山水花鳥畫那樣高度程式化,可重復生產。當今中國,藝術市場繁榮,藝術教育興旺,但總體而言,畫家的精神及文化素質在下降,很多人屈從于市場,習慣于流水作業,繪畫不再是一個自我陶醉、自得其樂的過程。相對而言,業余畫家劉明康沒有這個壓力,全憑感覺,筆墨背后蘊涵著自家的閱歷、趣味與心情。

    因此,閱讀此畫展,我最感興趣的,不是畫家的筆墨技巧,而是其創作過程中體現出來的有所思,有所悟,有所感。當然,如此讀畫,純屬“門外文談”。可是,又有誰規定讀畫不能自由馳騁,越界欣賞與闡釋呢?

    博識與雅趣

    進入現代社會,不僅音樂、戲劇、書法、繪畫,幾乎所有各行各業,專業化都是主流。我在北大為研究生講“學術規范與研究方法”,首講“學術生涯與知識共同體”總是引經據典,討論在“學術已達到了空前專業化的階段”,一個學者該如何接受訓練,同時尋求超越。

    我會首先引述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 Weber,1864—1920)向慕尼黑青年學子的演說《以學術為業》(1919):“無論就表面還是本質而言,個人只有通過最徹底的專業化,才有可能具備信心在知識領域取得一些真正完美的成就。……只有嚴格的專業化能使學者在某一時刻,大概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時刻,相信自己取得了一項真正能夠傳之久遠的成就。今天,任何真正明確而有價值的成就,肯定也是一項專業成就。”(馮克利譯《學術與政治》第23頁,北京:三聯書店,1999)

    作為辨正,我又帶入美國后殖民理論家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1935-2003)的李思系列演講之一《專業人與業余者》(1993):“我要討論的是我心目中挑戰著知識分子的誠信和意志的四種壓力,其中任何一種都不是某個社會所獨有的。盡管這些壓力普遍可見,但都可以用我所謂的業余性(amateurism)來對抗。而所謂的業余性就是,不為利益或獎賞所動,只是為了喜愛和不可抹煞的興趣,而這些喜愛與興趣在于更遠大的景象、越過界線和障礙、拒絕被某個專長所束縛、不顧一個行業的限制而喜好眾多的觀念和價值。”(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第115頁,臺北:麥田出版,1997)

    兩段話相距七十多年,中間隔著二戰、冷戰等重大事件,思想及學術潮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如何看待專業人士的貢獻與知識分子的功能,依舊是個難分難解的重大話題。每個人因其所學專業、所處位置、所立志向,都可能得出屬于自己的獨特答案。不要求統一口徑,只是請記得,每種選擇都有其不得已的代價與缺失。

    在專業化時代,沒有人會反對專業能力;但為了迅速獲得這種能力,并盡快被社會承認,我們只好關閉與此無關的別的興趣或通道。因而,也就造成了魯迅所說的:“博識家的話多淺,專門家的話多悖。”(《名人和名言》,1935)尊重“專家”,但欣賞“博識”與“業余”,這是我對此話題的基本立場。

    十多年前,我曾應邀在國家圖書館做題為《讀書的“風景”與“愛美的”學問》的專題演講,談及“愛美的”讀書人自有可愛之處。“這里所說的‘愛美的’,乃英文Amateur的音譯,意為‘業余的’。1921年4月,戲劇家陳大悲在北京的《晨報》上連載論文《愛美的戲劇》,參考美國小劇場的經驗,提倡與職業化、商業化演出相對立的‘愛美劇’。我關注‘愛美的’這個詞,就因為它與傳統中國的博雅傳統不無相通處。比如,喜歡藝術,但不將其作為職業,更不想拿它混飯吃。有文化,有境界,有靈氣,即便技巧上不夠嫻熟,也可取——起碼避免了專業院校學生容易養成的‘匠氣’。”(初刊《光明日報》2009年8月20日,《新華文摘》2009年21期轉載)

    勾稽“愛美的”,以及表揚“業余性”,其實都指向中國的博雅傳統——儒雅(性情)、博識(學問)與風流(趣味)。進入現代社會,站在知識分子立場,我希望再引入超越技術的思想性、趣味性與批判性。

    (2023年1月10日于京西圓明園花園)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牛牛在线精品观看免费正|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老司|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hb无码| 99热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re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国产对白精品刺激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 91国在线啪精品一区| 九九在线精品视频专区|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 国产a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精品一|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亚洲&#228;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模特私拍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欧亚精品一区三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