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華語青年作家獎啟動!面向全球征稿等你來
第八屆華語青年作家獎要來啦!2023年1月16日,由成都市文聯指導,成都市文藝發展服務中心(《青年作家》雜志社)、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的“第八屆華語青年作家獎”盛大啟幕,面向全球征稿。
阿來(右1)給獲獎作家頒獎(往屆華語青年作家獎頒獎典禮現場)
獲獎名單將于5月上旬在成都龍泉驛的頒獎現場揭曉
本屆華語青年作家獎設中篇小說獎1名主獎,2名“雙子星”獎;短篇小說獎1名主獎,2名“雙子星”獎;非虛構作品獎1名,新批評獎1名。網絡征稿于2023年2月28日截止。候選名單將于3月下旬出爐,之后進入專業評審評選程序。頒獎典禮計劃將于5月上旬在成都龍泉驛舉行,現場揭曉獲獎名單。
2015年底,“首屆華語青年作家獎”在四川成都橫空出世。該文學獎是以獎掖和扶持45歲以下優秀青年作家為己任,助推更多文學新人走上文學大家之路,而銳意打造的一個純文學獎項。2022年10月9日上午10點,第七屆華語青年作家獎頒獎典禮,在成都龍泉驛東安湖公園舉行,并宣布頒獎地點永久落戶成都龍泉驛區東安湖。
歷經八年歲月洗禮和時光鍛造,經過不斷地調整與生長,華語青年作家獎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審美與調性,成為國內重要的文學獎項,在文學圈和社會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評委陣容持續強大 李敬澤、阿來繼續擔任評委會主任
從首屆華語青年作家獎,到第八屆華語青年作家獎,由國內一線文學界資深人士組成的專家評審委員會,受到眾人矚目。
高質量的評選離不開專業的評審。第八屆華語青年作家獎的專家評審委員會陣容持續給力,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副主席李敬澤,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繼續擔任評委會主任。五位終評委則由國內大型文學期刊主編、高校文學教授、著名文學評論家、作家共同擔任。
在過去已經成功舉辦的7屆評獎中,華語青年作家獎獎掖了以徐則臣、石一楓、田耳、張楚、東夏青青、葛亮、索南才讓、沈念、王占黑、馬金蓮、楊瀟、陳培浩等為代表的幾十位青年作家,如今他們已逐漸成長為中國文壇的中堅力量。
不少作家在獲得華語青年作家獎后,在魯獎、茅獎等國內大獎中表現優異,從這個平臺走向更高的舞臺。比如2022年8月揭曉的第八屆魯迅文學獎,華語青年作家獎往屆獲獎作家董夏青青、葛亮、索南才讓、沈念等4名作家榜上有名。其中,中篇小說獎獲獎者葛亮魯獎獲獎作品中篇小說《飛發》曾獲第六屆華語青年作家獎中篇小說獎主獎,中篇小說獎獲獎者索南才讓魯獎獲獎作品《荒原上》曾獲第六屆華語青年作家獎中篇小說“雙子星”獎,散文雜文獎獲獎者沈念曾獲第六屆華語青年作家獎中篇小說“雙子星”獎,短篇小說獎獲獎者董夏青青曾獲第三屆華語青年作家獎短篇小說提名獎。
“希望這樣一個獎,能夠有力地呈現我們文化中和文學中的‘青年性’”
在第七屆華語青年作家獎頒獎期間,華語青年作家獎評委會主任,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在接受封面新聞采訪時,說道:“青年一定是對種種嶄新的當下時代經驗,最能做出敏銳、準確表達,最具創新精神的群體。華語青年作家獎所獎掖的正是這樣一種精神。我希望我們這樣一個獎,能夠有力地呈現我們文化中和文學中的‘青年性’。這不僅僅是年齡,而是一種精神氣質,一種向著未來、向著廣大世界的那么一種精神姿態。所以,‘青年的書寫’和‘青年的創造’,應該成為我們這個獎的真正標準。”
華語青年作家獎評委會主任,中國作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也曾說:“這個獎已經擁有了‘腔調’。我對‘腔調’的理解是,樣貌、風格和質量。這個獎除了‘面對青年’這一個特點之外,還擁有了自己關于文學、審美的傾向和特色。我也希望,這種傾向和特色,在今后更加強烈、鮮明,對當下正在奔向更廣闊文學之路的年輕人,起到更大的旗幟鮮明的引領作用。這是很不容易的。”
《收獲》雜志主編程永新說,寫作需要作者具備忍耐孤獨的能力,“重要的刊物、獎項,對年輕作者的褒獎,顯得尤其重要。尤其是那些在爬坡吃力階段的作者,一個鼓勵,對他的創作可能會起到不可估量的助推加油作用。”
想要投稿的作家們請注意:征稿要求包括:作品應堅持思想性、文學性與時代性的有機統一,倡導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兼顧其他風格;中篇小說2萬-6萬字,短篇小說0.5萬-2萬字,為2022年在中國內地公開發行的華語期刊上發表過的單篇作品;非虛構作品的篇幅5千字以上,為2022年在中國內地公開發行的華語期刊上發表過的單篇作品及中國內地的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單一主題圖書;新批評作品的篇幅5千字以上,為2022年在中國內地公開發行的華語期刊上發表過的單篇文學評論作品。參評作者年齡限制在1977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參評者需提供這樣一套參評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號、參評作品、體裁、字數、發表期刊(出版社),發表/出版時間,并與參評作品(電子版)一起以附件形式發至電子郵件:hyqnzjj20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