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南腔北調:民俗是沉沙之下掩埋的明珠
    來源:南方都市報 | 黃茜  2023年01月13日08:46

    1月10日,起點中文網公布2022年度網絡文學榜樣作家名單,網文作家南腔北調憑借民俗懸疑作品《俗主》躋身“十二天王”行列,獲封“2022科幻創意王”。

    無論是一鳴驚人的《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尸人那些年》還是一舉封王的新作《俗主》,在南腔北調的作品中,都閃現著一個光怪陸離的民俗體系,持續吸引人們去解密、去探索,進而了解人性,洞觀世界。

    曾從事過游戲文案、劇本殺寫作的南腔北調,深諳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讀者當中的非凡號召力。而傳統民俗,是他尤為鐘情的一塊。他告訴南都記者:“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底子很厚,沉沙之下本就埋著很多明珠,這些本就很吸引人,而神話傳說、逸聞趣事、風俗技藝就是我們在把歷史通俗化、趣味化,讓更多讀者能感受到。”

    跳出“天坑”專業的網文作家

    95后青年網文作家南腔北調,本科就讀于“天坑”專業土木工程。大四秋招拿到建筑公司的三方,剩余時間一邊做畢業設計,一邊開始寫網絡小說。

    2018年下半年正式與起點簽約,寫的是能快速“摸到竅門、看到成績”的“熱點”。“初心沒有太多夢想可言,我的網文之路‘規劃味兒’很重,但如今看來也不算壞事,有規劃的寫作除了帶來當時還不錯的成績,更是讓我早早接觸到大量讀者和市場信息,對我快速了解網文的幫助非常大。”南腔北調回憶道。

    后來畢業上班,工地生活清閑,有大把時間寫寫書,摸摸魚。第一本書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寫成了。可惜這終究不是南腔北調心儀的職業方向,2019年他從建筑公司辭職,同時開啟了第二本網絡小說的創作。這一次,擺脫同人開始原創,首訂精品,小有成績,但并未達到南腔北調的預期。他說:“我對吃這行飯沒有信心,新書成績不達標讓我很焦慮將來”。

    于是出門工作。“跟老板干招商,給一個旅游古鎮的底商找投資和商戶,2019年底,疫情來了,項目黃了。”

    2020年,他進到一個游戲工作室當文案,同時涉足當時新興的劇本殺。劇本殺的行情如一陣風轉瞬即逝,這段經歷卻讓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一定積蓄。與此同時,他開始“惡補”最近幾年的爆款網文。他最初沉迷網絡小說還是在2010年以前,那會兒盛行的是洛水的《白狐天下》《知北游》、唐家三少的《空速星痕》、辰東的《不死不滅》和貓膩的《朱雀記》。南腔北調將之稱為網文大爆發前的“蠻荒年代”。十余年過去,網文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不一樣的規則、新的套路和爽毒點,都要重新學習,“我現在的創作思路有不少都是從這兩年新興的網文作品里攝取的”。

    2021年,經歷了游戲文案、劇本殺的試煉,南腔北調再次回歸網文寫作。他本來就是一個擅于捕捉市場動態的作者,如今更增進了對題材和流行趨勢的把握。“我寫劇本殺時才偶然發現,很多我原來以為普通的題材,其實有很大受眾。”他注意到民俗的潛力,發現稀奇古怪、詭譎莫測的民間故事竟然廣受當代讀者歡迎。

    于是,一個龐雜的、光怪陸離的民俗體系逐漸構建起來。《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尸人那些年》和《俗主》兩部作品應運而生。

    幻想與現實之間的微妙平衡點

    南腔北調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天津人。天津本是曲藝之鄉,南腔北調從小在評書相聲、話本小說中耳濡目染,積累了一肚子民俗故事。同時又自帶天津人的幽默屬性,講段子、拋包袱手到擒來,不動聲色間就能讓人捧腹大笑。

    談起對民俗的理解,南腔北調認為,中國各地的地方習俗,有人類的想象和編纂,同時背后又有真實的歷史因素,有邏輯可循,像土地公、灶王爺、城隍廟……都是從民間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的生活文化衍生出來的。

    “民俗是介于幻想和現實之間微妙的平衡點,它比起純粹真實的歷史多了一份趣味,它比起完全虛構的故事又多了一份邏輯和厚重。”

    于2021年2月18日在起點發布的《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尸人那些年》是一部以縫尸人為主角的黑色喜劇。主角林壽一覺醒來成了秋斬刑場的縫尸人。落葉歸根,入土為安,死留全尸,被砍頭的死囚尸首要縫合完整才能下葬,否則亂殯生變。而林壽發現,他竟能通過縫合尸體能獲得各種獎勵。隨著情節的推進,葬經、傷寒雜病論、人骨皮影、陰神龕、城隍腰牌、儺神戲面、八門江湖術……離奇古怪的民俗與民間世界紛至沓來,快節奏的故事,密集的信息量,讓讀者們直呼過癮。

    “我比較擅長快節奏的腦洞文,容易把控讀者的爽點,節奏好的時候能精準操控到哪章的追訂能出峰……縫尸人這種大綱式的寫作可以說做到了極端的快,當然問題也有,就是寫得太累,而且讀者缺沉浸感,說難聽點就是容易浮躁。”南腔北調后來在《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尸人那些年》的完本感言里這樣總結道。

    令人鼓舞的是,《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尸人那些年》完本期間,下一部民俗懸疑小說《俗主》已在悄然醞釀。這是一個不糾結成績,打算“慢慢講好”的故事。南腔北調對讀者預告說:“縫尸人只是這個民俗大世界里摘出來的一段,世界的一角,還有很多角色要登場,還有很多故事沒講完,還有很多坑要填,也需要點新鮮感。”

    像在玩一款大型單機RPG游戲

    新書《俗主》果然不孚眾望,一舉為南腔北調奪得了“十二天王”的桂冠。

    《俗主》是一個披著都市民俗外殼的科幻故事。在小說中,一款文字游戲《俗世》突然在地球開始公測,人們發現在游戲中獲取的資源和技術能帶到現實,受到這一外來科技和資源的沖擊,地球社會形態開始發生巨大的變革。

    小說跟隨主角周八蠟的視角,在《俗世》游戲里探秘解謎,獲取更多俗世技術的同時,探尋走訪地球的歷史古跡,從神話傳說、民俗野事、地方風俗、人文歷史的蛛絲馬跡中,逐漸發現《俗世》游戲的真相、文明的傳承、科技的探索、宇宙的奧秘。

    這款統攝全書情節的文字游戲,應當說是《俗主》里最令人驚艷的設定。南腔北調告訴南都記者,該文字游戲源于《俗主》的創作初衷:“我想表現的效果是——‘探索’,讀者閱讀的時候,能獲得像在玩一款大型單機RPG游戲一樣,探索神奇未知世界的感覺。”

    可游戲有畫面有交互操作,小說只有文字,如何能用有限的手段達到相同的效果?南腔北調做了很多嘗試,有些成果形似神不似,有些違和感很嚴重……直到他試到了文字游戲。

    “最開始的一版也不太好,但我感覺大方向對了,就去打磨用詞,讓小說里寫游戲的段落更好的取代真正的游戲畫面和交互,讓讀者獲得平替的感受,感覺到那種‘探索感’,最后幾版呈現的效果相當不錯。”

    事實上,《俗世》的游戲文案十分莊重且富于氛圍感,寥寥數語便將讀者帶入一個鬼神割據,充斥著戰亂與紛爭的神秘的未知之地。

    “你在一個破廟里醒來。”

    “你腦海中回蕩著遠行前祖輩的囑托。”

    “黎明前的槍聲捎來故土的硝煙,那是被稱為‘俗世’的遺忘地,也是我們的家鄉。”……

    而隨著游戲的推進,《俗世》文案又不時顯出黑色幽默和陰陽怪氣,常常把書里的主角和書外的讀者一起氣笑。

    南腔北調透露道,就目前篇幅給出的線索,很多讀者已經基本能推出游戲的部分真相。在小說中,《俗世》游戲本身只是類似一種采礦工具,人類通過游戲獲得的各種獎勵道具,其實是在另一個已經瀕臨滅亡的星球,真實地探索各種資源和技術。

    “全書真正的謎題其實是游戲里的故事,玩家進入游戲為什么被叫作‘放逐者歸鄉’,游戲里那些大人物的歷史謎題,裝臟法技術的目的,《俗世》和人類文明的關系,人類社會在被《俗世》影響后發生的社會變化,科技爆炸,文明沖出地球走向宇宙,洞悉宇宙的規律……”

    南腔北調說,這部小說如果有關鍵詞,那應該是“文明遷徙”和“薪火相傳”。

    “人類和動物天生都擁有遷徙的習性,在遭遇生存環境惡化無法生存時,就會離開家鄉尋找合適生存的新土地,文明何嘗不是如此。”

    所有的一切都載于文字

    談及《俗主》與《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尸人那些年》的不同之處,南腔北調坦言,《俗主》的寫法更加通俗和流行,更加偏向網文化的表達。“上本書雖然也有網文化的結構,但整體還是比較偏向評書話本,這本把閱讀門檻又降低了些,加入了很多現在化的網絡流行詞匯和設計,去觸達到年齡更小的受眾。”

    《俗主》的確極大地激發了讀者的熱情,連載的過程中,本章說里總是熱鬧非凡,一片歡聲笑語。由于作者玩梗手法極為純熟,各種平臺、各類人群、各個次元的流行語、段子、“黑話”巧妙穿插于文本間,讀者常常忍俊不禁,直呼“作者成分太復雜”“作者沖浪沖得很全面”,又嗔怪“看個小說竟然還需要百度”!

    “我覺得梗就像是一種新時代的‘成語’,是一種來自現實故事的簡短抽象表達。我們說‘聞雞起舞’,大家就明白是刻苦勤奮源自祖逖的故事,現代梗其實一樣,我要說‘元芳,你怎么看’,你也能知道這是來自神探狄仁杰。”談到對網絡文學中興起的“玩梗”,南腔北調頗有一番自己的見解。

    在他看來,在網文這種相對輕度和娛樂化的載體上,是可以像用成語一樣去使用梗的,不過具體到細節觀感,還是取決于對梗的篩選和化用。而玩梗的目的,則是為了“代入感和通俗化,能讓讀者讀起來更輕松,更貼近互聯網社區的氛圍,通俗講就是‘網感’。”

    毫無疑問,《俗主》的成功既有賴于作者非凡的“網感”,也得益于作者曾經從事游戲文案和劇本殺寫作的經驗。談及這網文、游戲文案和劇本殺三種寫作的不同點,南腔北調告訴南都記者:“游戲,本身有畫面聲音還有交互玩法,文字就成了一個零件,要考慮的是如何配合其他元素;劇本殺,類似劇本,是說明文,目的是讓玩家根據其表演出來的效果更好;網文,所有的一切都載于文字,所以你不論是調動讀者情緒,還是渲染氛圍,或者詭計敘事,所有目的都要用文字去實現。”

    而這三者的相同點則在于“題材市場風向,受歡迎的題材和領域,人們的喜好在哪都是相通的。比如劇本殺的懸疑、推理、民俗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在網文領域也同樣受歡迎。”

    終究,網絡文學是什么?

    南腔北調說,網絡文學,拆成兩部分就是“網絡”和“文學”。“文學”即內容,肚子里有貨,是做到了內容;“網絡”是市場,所以讀者趣味和市場敏銳度,得回到“網絡”中去找。

    正如常年浸淫在民俗故事里天津人,反而容易對這種題材的流行程度“脫敏”。在他看來,上網絡社區(貼吧知乎論壇微博短視頻平臺之類)多觀察熱點的內容,然后進行解構分析,是所有文創領域從業者必然要具備的能力。“這就像物理學家們探究科學真相最好的方法是拆分粒子,拆分分子原子……獲得更小的粒子,探究世界的本質一樣,網文市場是探究人心心理學的本質粒子,你了解了基本原理,就可以更好的去洞悉市場,抵抗鈍化,保持敏銳度。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日本Aⅴ大伊香蕉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牛|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护士|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素人福利|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优| 精品天海翼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自慰|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思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大全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 精品国产一区AV天美传媒| 老司机性色福利精品视频|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法国性xxxx精品hd|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 色综合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2019国产精品| 久久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好属妞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九九|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