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煒:可能每一位網絡作家都處于被盜版侵權中
“網絡文學是受盜版侵權的重災區,可能每一位網絡作家都處于被侵權之中。”在2023年上海兩會期間,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網絡作家協會會長劉煒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網絡文學而言,當前的現實是,新的書籍或章節一經發出,基本上十分鐘以內就已出現在各種盜版網站上。有的盜版網站的瀏覽規模甚至是正版網站的十倍百倍以上,這對正版網站以及作者個人權益來說是一種非常大的侵害。
對于此種現象,劉煒指出,當下知識產權相關的訴訟與立案流程相對繁瑣,盜版侵權的違法行為卻十分方便,“應該簡化作家維權手續,提升作家維權效率,加大侵權主體懲罰力度。”
此外,劉煒還提到新冠疫情給網絡文學的創作與發展帶來的雙重作用。他提到,疫情經歷給網絡作家提供現實題材創作,這對豐富文學內容而言,是一種正向的作用,也衍生出一種新的創作趨勢。不過,疫情也導致相關影視、動漫、動畫等改編渠道相對萎縮,對網絡文學作品的進一步產業化、市場化產生一定影響。
對當下熱門的網絡文學影視化改編,劉煒認為,許多客觀條件因素約束了網絡文學的影視化創作。比如,很多讀者想要看到的比較熱門的IP作品,可能由于特效太多、場面太大等因素,導致現階段很難改編出符合讀者心中原始認知的影視化作品,“不過,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未來會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進行相應的改編?!?/p>
劉煒建議,相關人員也要對劇本的創作與改編付出更大的精力與熱情,“只有讓劇本更加遵從原著,遵從讀者心目中理想的樣貌,才能改編出讓原讀者們更加滿意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新出爐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提升國際文化大都市軟實力”的內容,劉煒作為網絡文學作家也有些自己的解讀。他表示,網絡文學一直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文學樣式,很多網絡作者從事現實題材及紅色題材創作,“相信未來也會有更多作家投身于上海的海派文化、紅色文化、江南文化的文學創作中,我們努力創作出并用好網絡傳播渠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