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15篇作品榮獲首屆重慶日報文學獎 評委盛贊:莊重又深情,絢爛又接地氣
    來源:重慶日報客戶端 | 趙迎昭  2023年01月11日12:26

    1月9日,首屆重慶日報文學獎獲獎作品名單正式揭曉。15篇獲獎作品中,散文、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分別占10篇、2篇、3篇(具體名單附后)。

    首屆重慶日報文學獎對黨的十九大以來刊登于重慶日報《兩江潮》上的副刊作品進行了評選,旨在檢閱我們的工作業績,發揮優秀副刊作品的示范作用,保持人民情懷,記錄偉大時代,講好重慶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提高主流媒體文學副刊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守正創新,鞏固壯大主流媒體思想輿論陣地。評選活動由重慶日報主辦,中建八局西南公司重慶分公司、重慶悅瑞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此次評選活動自2022年5月13日啟動,6月28日從800余篇參評作品中評選出168篇入圍終評,12月30日終評選出15篇擬獲獎作品并公示,2023年1月9日獲獎作品正式揭曉……8個月來,評委們認真閱讀參評作品,在反復推敲、忍痛割愛的過程中,評選出思想性、文學性和時代性相統一的優秀作品。

    來,聽聽評委們對首屆重慶日報文學獎的評選感受和深情寄語吧!

    帶著“重慶口音”講述何以重慶

    “家住通遠門,外出一次就會穿過門洞一次,感覺自己就像風,又穿過歷史一次……”2018年11月14日,《兩江潮》副刊刊登了傅天琳(已故)的散文《家住通遠門》。評獎過程中,多位評委對這篇書寫巴渝文脈、流淌濃濃詩意的作品青睞有加。

    何浩說:“作為一張黨報,重慶日報擁有光榮的歷史傳統和悠久的文化傳承。特別是她的副刊《兩江潮》,刊如其名,立足本土、挺立潮頭,孕育出一大批優秀作者和文學作品。這些年來,《兩江潮》刊發了大量美文,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對重慶這座城市深度的文學探索,比如《家住通遠門》等。”

    正如何浩所言,作為中共重慶市委機關報,重慶日報于1952年創刊。70多年來,重慶日報堅持黨報擔當,關注著這座城市的發展。創刊于上世紀70年代的《兩江潮》副刊,是重慶歷史最悠久的報紙副刊。半個世紀來,《兩江潮》高揚時代性、文學性、地域性,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副刊品牌,對于重慶這座城市文化氛圍的塑造和文學隊伍的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

    《家住通遠門》也給趙曉夢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評價道:“人與城的共生共長,長輩與晚輩在城墻下的玩耍時光,這不僅是作者個人生活經歷的記述,更是歷史與現實的鉤沉,也是一篇注定會成為歷史的重慶街巷志。”

    蜀水繞巴山,川渝一家親。《兩江潮》很多作家朋友都有成渝雙城工作、生活經歷,他們把對雙城的依戀傾注在文字中。

    “有水的城市往往就有靈性,而不同的河流體現城市的不同個性。重慶是有江的城市,而且都是大江,長江、嘉陵江、烏江大氣磅礴,一瀉千里。相比而言,府南河就秀氣多了,它只是岷江的分支,給人一種靈秀和安靜的感覺。”蔣登科是四川人,成年之后一直在重慶學習、生活和工作,成了重慶人。在參評作品《漫步府南河畔》中,他這樣寫道。

    參評作品濃郁的地域特色、強烈的人文關懷、生動的精神圖譜受到康偉稱贊。他說,作品聚焦重慶地域文化,或開掘歷史,或觀照現實,都具有鮮明的“重慶口音”,從不同維度敘說重慶故事。他認為,從成渝雙城記的角度書寫重慶故事,讓人從不同路徑進入熟悉或陌生的重慶,熟悉的重慶讓人會心一笑,陌生的重慶讓人體悟發現之美,讓人生動而深刻地理解了重慶的氣質,生動而深刻地理解了重慶何以重慶。

    有空靈之氣和歷史感的散文獲稱贊

    “由詩人去寫散文,散文的語言就充滿了詩意。重慶的散文其實很強。重慶的散文有空靈之氣,這可能和重慶的大山大水有關。”張者在閱讀參評散文后評價道。

    此次評選,散文類作品優秀篇目較多,各具特色,有些以厚重或幽默的文字講述重慶城的一方山水、一條街,有些是難得的一段歷史,尤其是著名人物故事的留存。如鄭勁松的《回憶已長成紀念的森林》、陳虹的《父親陳白塵在渝的抗戰往事》等。

    對《回憶已長成紀念的森林》,王本朝不吝好評:“參評作品內容上具有人民性、時代性和地方性。有的篇什堪稱名作,如歷史感顯著的《回憶已長成紀念的森林》等。”

    《回憶已長成紀念的森林》刊登于2021年6月2日的《兩江潮》。這是一篇紀念“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散文。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因病去世。作為袁隆平的校友,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含淚撰寫了此文。全篇情感深沉真切,行文冷靜、克制、內斂,以“這世界真安靜,因為他”開篇,反襯袁隆平去世深沉而巨大的社會影響,以及對人們和作者帶來的極大情感波瀾。這篇作品也因此在第32屆中國新聞獎(2021年度)評選中獲得副刊作品三等獎。

    羅曼·羅蘭說過:“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嘆氣。”在葛水平參評散文《在重慶南岸逛書店》中,她也抒發了氣息相通的感受:“書,離靈魂最近的地方。在成長的歲月里,在那么多的表達中,選擇閱讀,在無限展開的書本的時空里,才容得下青春的飛翔。”這篇散文寫到了3座書店,洋溢著不同類型的閱讀之美,給多位評委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體現黨媒副刊擔當和獨特魅力

    面對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鄉村振興等重大主題,《兩江潮》持續發聲。

    “《難忘是下莊》的作者通過自身的真實采訪,記錄了下莊人頑強拼搏、不懼生死打通道路的堅韌,記錄了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下莊村人尊崇科學、決不固步自封的團結求索精神,讓我們看到了下莊天路的延伸、突破發展瓶頸日子越過越火紅的延伸。”針對報告文學《難忘是下莊》,趙曉夢評價道。

    對此,吳景婭亦有同感。“我深感這些年《兩江潮》不但張揚倡導了正確、主流的社會價值觀,展示了城市激情澎湃的文化潮流和非凡氣韻,更是很好地把新聞與文學揉為一體,從而充分體現黨媒副刊應有的擔當和獨特的魅力,讓文學離煙火人生更近,離大眾所關心的話題更近,離城市正在發生的一切更近,離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樂更近,離時代的步履更近。”她說,《兩江潮》已形成并擁有了自己的氣質,那便是莊重又深情,絢爛又接地氣。

    評委們還對重慶日報開展首屆文學獎評選表示贊賞,期待文學獎越辦越好。

    “重慶日報開展首屆文學獎評選,彰顯主流媒體的文化自覺和文化擔當,值得點贊。”劉亮表示。

    胡萬俊認為,新聞+文學,可以使報紙更有格調和品位,使文學更有市場與活力。重慶日報文學獎的設立,是重慶日報內容建設與融合發展的一大壯舉。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評委們期冀在《兩江潮》上看到更多傳遞時代強音、書寫巴渝新篇的作品,用文學觀照時代,續寫輝煌。

    首屆重慶日報文學獎評委會主席:

    張永才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重慶日報總編輯

    評委會成員(按姓氏筆畫為序):

    王本朝 西南大學文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劉 亮 重慶市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

    吳景婭 重慶市作協散文創委會主任

    何 浩 重慶市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

    張 者 國家一級作家、重慶市作協副主席

    單士兵 重慶日報編委

    趙曉夢 四川日報全媒文體新聞中心主任、高級編輯

    胡萬俊 重慶市新聞媒體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

    姜春勇 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委員、重慶日報副總編輯

    康 偉 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藝術報總編輯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6|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九九热这里只有在线精品视 |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色午夜免费视频| 好吊妞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青青草原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揄拍自拍日韩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99re66热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 69精品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国产精品1024香蕉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爆乳奶水无码视频| 9999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久| 思思久久好好热精品国产| 2020国产精品自拍|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 先锋影音国产精品|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直播午夜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99久久国产宗和精品1上映| 99re国产精品视频首页|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福利|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伊人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