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國網文海外市場營收規模29億元
1月5日,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在第二屆出版融合發展國際化論壇上發布《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網絡文學海外市場營收規模為29.05億元,同比增速75.32%。
報告認為,經過近20年的耕耘,我國網絡文學“出海”營收模式從單一走向多元,形成“用戶訂閱+廣告變現+版權交易”共存格局。從近3年的營收結構看,用戶訂閱收入在降低,廣告和版權收入在提升。
調研發現,國內重點網絡文學企業的海外作者數量逐年攀升,有的企業海外原創作品累計已超過20萬部。2021年,海外原創作者中,女性占比68.14%,男性占比31.86%;作者年齡多在27—42歲之間。2021年,我國網絡文學“出海”作品總量31.46萬部,呈現持續增長趨勢。
2021年,我國網絡文學海外用戶規模接近1.8億,相較2020年增長了近80%。我國重點網絡文學企業加快“出海”步伐和市場布局,作品覆蓋區域從東南亞、東北亞、中東擴展到北美、歐洲和非洲;近期又向南美及西語、葡語區域擴展。2021年,海外市場用戶數量靠前的區域為東南亞、北美等,占比分別為38.44%、26.90%。
報告還對目前我國網絡文學“出海”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了梳理,主要包括6個方面。一是“文化折扣”,即因文化背景差異,國際市場中的文化產品不被其他地區用戶認同或理解而導致的價值貶損、吸引力弱化。二是版權,具體表現在內容侵權監控難、發現難、取證難、跨境維權難上加難等。三是內容題材同質化嚴重,表現在玄幻奇幻、言情類作品的扎堆“出海”。四是翻譯和編輯人才奇缺。五是鼓勵性政策力度偏弱,稅收減免政策需要健全、完善和落地實施。六是平臺存在技術故障、會員付費制度不夠清晰透明,缺少對用戶閱讀行為的激勵機制等。
針對網文“出海”發展困境,報告提出4點應對建議:一是要確保海外傳播內容的精品化、本土化、差異化及融合性;二是團結各方主體聯合發力、強勁“出海”,共同打通“出海”航程的“最后一海里”;三是開拓產品傳播形態的多樣化、IP化及精準化,以精細化管理促高質量發展;四是激勵和培育更為專業化的海外傳播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