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光,就可以驅散黑暗 ——動畫電影《山海經之怪獸再見》
《山海經之怪獸再見》是2022年暑期上映的3D動畫電影,講述了昆侖山的神獸精怪們如何戰勝惡疾“黑靈”的故事。雖然電影題目以《山海經》為名,但除了借用部分神獸精怪的形象和名字,實際上與《山海經》原著并無多少關系,故事背景、人物關系、主要情節都構建在全新的虛構世界上。
山海之間有數千島嶼,喚做昆侖。島嶼群正中有一大一小兩座島嶼,為醫療島。島上醫館有許多醫術精湛的醫生,白澤是其中的佼佼者。一日,醫館遭到了惡疾“黑靈”的攻擊,白澤莽撞地試圖消滅黑靈,反而導致霧狀的黑靈大肆擴散,醫館老館長無奈,召喚來天外弱水,將肆虐的黑靈沉入海底。但大島因此被毀壞,眾人不得不遷居小島,白澤被迫離開醫館,在眾人的歧視和非議中,堅持獨自研究醫治黑靈的辦法。多年過去,他自認為開發的五行咒可以治愈黑靈,遂跟師弟火燭傾訴,不料火燭心生歹意,將其成果據為己有,還指示畢方抓捕白澤。白澤慌不擇路,逃到已經荒廢的大島上,意外發現許多黑靈病人仍在這里積極地生活。畢方追到大島,白澤在逃亡中意外得知了師父——醫館老館長去世的真相,更加堅定了要打敗黑靈的決心?;馉T想要消滅沉在弱水里的黑靈,但遭到了反噬,變成了怪物,襲擊居民,毀壞小島,白澤在眾人的幫助下消滅了黑靈,拯救了小島。
故事情節緊張飽滿,一波三折,高潮迭起。白澤闖禍后,情節快速推進到白澤私自行醫、研究黑靈,緊接著就是被師弟背叛、被眾人唾棄,不得不獨闖大島,與患小角病的麒麟少年羿一同上路,再經過與黑靈病人的相處、得知師傅的死訊、落入弱水等遭遇,終于明白了黑靈是來自內心深處的疾病,需要用心靈的光來醫治。在故事的每一個小節點都會有一個事件去觸發白澤繼續行動,在解密的同時又帶給觀眾思考。
電影畫面精美,人物造型和場景設計都頗為用心,配色鮮明,大小島嶼水秀山青,建筑形制考究,醫館、酒坊、民居都各具特色。在人物造型方面,主創團隊也進行了詳盡的考據,大部分角色設計近乎人形,但都帶有怪獸的特征,具有極強的辨識度。主人公白澤的形象雖設計為普通的人類體型,但依然保持著傳統文學作品中對他的描述,系“龍首綠發戴角”的怪獸形象,臉又采用了戲劇臉譜的元素,白色做底,朱色涂在眼周,配上棕黑濃眉、綠色頭發、紅色鬢須,令人過目難忘。而其他人物,如失去了一只翅膀的畢方鳥,對應的是古籍中“單足”的形象,在影片中通體用了暗紫色,體現追緝者陰騭偏執的形象特點;九尾臉上描紅的臉譜,亦是凸顯她美艷潑辣的特點;嬴魚圓短可愛、刑天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四象”青龍、朱雀、玄武、白虎也都各具特色、形象鮮明——在“獸形”與“人形”的融合上,主創團隊沒有搞“拿來主義”,去借鑒傳統文本中的形象,而是通過用心的設計,讓人物貼合故事,讓形象服務于劇情。
但同時,主人公白澤的形象并不“討人喜歡”,他不夠帥氣,也算不上溫柔,盡管醫術高超,卻只想廢寢忘食地研究黑靈,甚至對九尾的感情也沒有回應。他莽撞、耿直、愛出風頭、還有點自以為是,但他內心善良柔軟,可以共情他人的悲歡、體悟他人的痛苦,并愿意為改變現狀付諸行動——他就像一個努力的“普通人”,盡管日子過得一團糟,還有很多不如意,但在解決一個問題后依然能挺起胸膛奔往下一個目標。
《山海經之怪獸再見》是一部合家歡電影,但卻提出了不一樣的“議題”。黑靈展現出來的形態是黑色的煙霧,當患者的“壓力”出現,黑靈病癥就發作了。觀眾一看便明白,這是對應著當下廣泛的社會心理疾病,如焦慮、恐懼、嫉妒、迷茫等等,它們折射著職場競爭、外貌焦慮、愛而不得等社會問題,但創作團隊并沒有規避或美化這些問題,而是提出一種更積極的生活方式,要多運動,多交流,更堅強地去面對困難——心中有光,就可以驅散黑暗。
就現有的人物和設定來看,主創團隊有著更大的野心和更多的期待,在山與海的無數島嶼上,應該發生數不清的故事,島上的神獸精怪們將突破一層層難關,完成一次次救贖,實現自我的成長和完善。也許有一天,他們的步履會與人類的文明碰撞、交融、變得燦爛。希望有一天,大銀幕上出現更多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讓那些曾在神話古籍里翹首、在口耳相傳中鮮活的美好與神秘,以全新的面貌生發更多熠熠生輝的故事,寫下一部新時代的《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