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在時代的星辰大海中尋找璀璨 ——2022年報告文學閱讀筆記
    來源:解放日報 | 丁曉原  2023年01月09日08:30
    關鍵詞:報告文學

    作家周立波曾經說過,“報告文學者的寫字間是整個的社會”。這表示對報告文學來說,無論作者的寫作立足點,還是題材面向、主題表達,都關聯著特定時期社會的總體性存在,這種總體性存在意指時代特置的公共性。與此同時,文學創作又是一種需要求異開新的精神創造,因此,寫作者個人性的在場就成為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而報告文學作品中公共性與個人性的有機相生,正顯示著報告文學寫作者的智慧能級。

    時代的星辰大海璀璨無垠,人們需要用一雙慧眼發現那具有時空標識意義的光亮。在公共性寫作中如何尋找特異,這不只是寫作者需要探索的課題,也是我們觀察2022年報告文學的一個視角、一種尺度。

    現代化建設的進行曲

    中國報告文學的公共性顯見于它的取材和主旨的詮釋。這是時代生活和文體功能的雙重規定,也是體現這一文體中國價值的根本所在。

    有為的作者能夠在廣袤的時代生活中,敏銳地發現并且善于選擇具有某種特質的題材作為書寫的對象。可以說,與時代大主題深有關聯的新異獨特題材的尋獲,是作品意義生成的重要前提。2022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新時代新征程使命。無疑,這也是報告文學需要書寫的第一主題。這一主題內涵廣博豐富,為寫作者運用自己的眼力發現選擇別有價值的題材提供了可能。2022年度,李朝全推出了兩部深圳題材的報告文學。《奔跑追夢人》是一份關于各路人才在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開新創業的人才報告。“奔跑”,寫實而又傳神地再現了“追夢人”的形象。《春天的前海》聚焦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以“改革基因裂變”“人才夢工場”“科技創新熱土”等敘事,凸顯“新時代的出海口”前海的最新樣態。而何建明的《萬鳥歸巢》,敘寫的“巢”是蘇州工業園區,“鳥”是與園區核心產業發展相適配的海歸精英。他們“‘芯’歸姑蘇”,報效祖國,追求卓越。兩位作家以報告文學的方式,印證著中國式的現代化是堅持改革開放的現代化、是人才夢與中國夢匯聚的現代化。

    當大都市閃耀著現代化的燦亮光芒之時,鄉村振興奏響的也是開新向遠的進行曲。脫貧攻堅,全面小康,鄉村振興是全體人民走向共同現代化的關鍵。余艷的《清溪村記》是一部現實與歷史進行有意味對話的作品。作品以周立波小說《山鄉巨變》原型地清溪村為敘寫對象,通過清溪村往昔與現實發展史的敘事,反映鄉村振興背景下山鄉巨變的成就,真實全息地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新鄉村樣板”。江西作家凌翼以紅土地為“根據地”的報告文學寫作,繼寫作出版了《井岡山的答卷》《新長征,再出發》后,本年度又推出《贛紅謠》,作品講述的是“發生在贛水源頭紅土地上的故事”。新作有題記:“獻給為建立新中國而英勇犧牲的烈士們”“獻給為新時代鄉村振興揮灑汗水的人民”。作者將贛南紅土地的紅色敘事與鄉村振興的多彩敘事有機地融合起來,在初心與使命的交響中開掘鄉村振興的歷史意義。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高新科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推進器”,更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志。黃傳會、陳新、章劍華等以航天和天文題材的作品對此作了真切生動的闡釋。黃傳會的《好一輛漂亮的火星車》,是報告文學第一次對深空探測所作的精美敘事,不僅描繪了祝融號火星車在遙遠之地工作的場景,更具體敘寫了深空探測工程團隊的奮發創新。陳新的《月上》以簡約而充滿想象感的作品命名,通過豐富翔實的“九天攬月”敘事的漸次展開,對中國探月工程作了全程、全息和全景的深度報告。章劍華的《逐日之旅》以2022年10月9日我國第一顆綜合性太陽探測專用衛星“夸父一號”的順利發射為切入點,回溯了我國艱難前行的“逐日之旅”。作品敘寫“追趕太陽的人”的人生和事業故事,彰顯了我國天文發展的成就和天文人崇高的科學精神。閱讀這些作品,讀者不僅可以從中獲取大量的科學知識,而且能激發崇高的民族自豪感。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內在要求、重要表征和愿景目標”。古岳的《杰桑·索南達杰》、任林舉的《周寧有“鯉”》和徐向林的《東方濕地》等作品所寫的主題都與此有關。古岳之作再現了“生態衛士”杰桑·索南達杰的精神全史,任林舉以“鯉”的小切口透視閩東人的生態理念和實踐,而徐向林的作品則是關于生物多樣性“中國樣本”的深度敘事,從地理與人文、歷史與現實、綠色與紅色、中國與世界等方面,多維度再現了黃海之濱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東方濕地》是第一部用非虛構文學的方式寫就的濕地史。

    冬奧中國的多維存真

    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在北京如期舉辦。在新冠疫情持續流行、全球不確定因素增加之際,中國以自己溫暖的胸懷擁抱世界,世界在冬奧盛典中凝聚力量。因此,報告文學的冬奧書寫就具有特別的意義。此前,河北張家口作家朱閱平以“在地寫作”的方式,寫作出版了《雪國崇禮》《冬奧序曲》兩部長篇報告文學,介紹冬奧重要賽場的人文歷史自然物景,記錄冬奧會的申辦籌辦等事項,為冬奧報告文學的寫作做了預熱。本年度,孫晶巖、張雅文、許晨、郝敬堂、張海飛、艾田、楊占武等作家,以各自的取材側重點和不同的敘事筆墨,分別推出了《中國冬奧》《托起冠軍的人》《冰雪“童話”》《中國冰雪夢》《冬奧,雪場上空的鷹》《冰雪中國》。北京冬奧題材具有初始性和“一次性”等特點,匯聚這些作家的非虛構敘事,可顯見實錄這一重大事件彌足珍貴的歷史檔案價值。

    孫晶巖是對中國奧運書寫情有獨鐘的報告文學作家,《五環旗下的中國》是她獻給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作品,而《中國冬奧》則是她對冬奧中國的熱情禮贊。這是一部“大制作”。作者歷經數年準備,行萬里路,遠赴北美、歐洲考察冰雪運動,閱讀大量專業書籍,訪談200多位冬奧關聯人物,深入北京冬奧現場沉浸體驗,從而使外在寫作變為內在寫作。作品凡24章,共50多萬字,文本中包含了與題材相關的基本要素,可以說是一部關于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全景式厚重報告。郝敬堂的《中國冰雪夢》和艾田、楊占武合著的《冰雪中國》,作品標題近似,但敘事內容各有設置。前者“以人為本”,著重敘寫接續相承的中國冰雪人追夢前行的奮斗歷程和精神史,后篇則以冰雪運動主要項目為綱,反映這些項目在我國開展的精彩故事,兩部作品在敘事內容方面實現了有機的互補。與以上作品的宏觀全景書寫明顯不同,許晨的《冰雪“童話”》講述的是“中國滑雪之鄉”吉林通化一地的特異故事,張海飛的《冬奧,雪場上空的鷹》從冬奧的前臺退至幕后,寫的是“直升機醫療救援保障”的切實之事,讓讀者感受到在充滿競技性、觀賞性的冰雪項目背后不可忽視的另一面。《托起冠軍的人》將敘寫對象收縮到更為具體的個人——“中國短道速滑之父”孟慶余。曾是專業短道速滑運動員的資深報告文學作家張雅文,對所寫人物有著特別的感受和情愫。“世界上沒有當事人知道他的名字,更沒有當事人知道他的故事”,但就是這個“他”——孟慶余“托起”了楊揚等4位冬奧冠軍以及王偉、孟曉雪等10位世界冠軍。作品復活了一位已逝的教練,激揚的是一種振奮人心的冬奧精神。

    走向更為寬闊的生活現實

    十多年前,《人民文學》力推非虛構寫作,“希望由此探索比報告文學或紀實文學更為寬闊的寫作,不是虛構的,但從個人到社會,從現實到歷史,從微小到宏大,我們各種各樣的關切和經驗能在文學的書寫中得到呈現”。

    今天,再看《人民文學》的“希望”,這依然是我們的期待。報告文學作為非虛構寫作的重要部分,需要走向更為寬闊的生活現實。無疑,時代的主題需要主題寫作加以呈現,但時代生活是一片開闊大地,它包羅萬象。如缺失主題寫作,就無法彰顯時代的標高;如忽視多樣性的寫作,就會遮蔽時代生活的豐富性及其肌理。因此,在強化報告文學主題寫作的同時,充分打開這一文體的書寫時空,就顯得必要和重要。這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的內在要求。

    與大多數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有效書寫,是報告文學作家需要用心、用情、用力的生長點。在此背景中,我讀《我們的“心”事》《共享單車:奔向美好生活》《“小升初”上岸記》和《丹桂飄香》等作品就頗為入心,這些作品所寫涉及百姓的醫療、出行、教育和村居服務等。這是讀者期待中的寫作選題。《我們的“心”事》作者長江是央視《新聞調查》記者,她的報告文學呈現出別有意味的“調查風”。這里的“心”事指病人心臟支架裝還是不裝的“糾結事”。作者從支架的天價到國家“量采”后的平民價中獲得觸發,歷時3年深入多方的采訪,得來“適用”“錯用”“濫用”的支架故事。這樣的作品用事實說話,揭示出現實中的另一種存在,體現出為人民而寫作的立場和精神。郭超的《共享單車:奔向美好生活》指向2016年生發的新事物,細寫共享單車的原初構想、創業的不易以及這個新業態的生態,似乎有著某種勵志的意味。而作者將“共享單車”與“奔向美好生活”連接起來的命題,意義就不只是勵志。“短短幾年,共享單車的發展歷程就像一個三棱鏡,折射了這個時代的變遷。”其中有著生態出行的便捷,也可見騎行者從容有致的精神心態。這樣的作品會帶給讀者許多共情的體驗,閱讀的真切感油然而生。“小升初”中浸透著中國家長、中國學生的酸甜苦辣。《“小升初”上岸記》是李燕燕的親歷體驗記。作者女兒正逢“小升初”,她就將這一過程作了完整的敘述,其中包含了關鍵的要素、爭取“上岸”的“法則”與“機巧”等。此篇作品或可作為“小升初”家庭的一份參考書。主題寫作多為重大工程、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報告,與之相比,傅寧軍的中篇報告文學《丹桂飄香》是關于小人物的系列小微敘事。作品的主人公周維忠是一名“農電工”,負責村里電線維護,保障生產和生活用電。做善事,行善心,成為他的生活日常和精神方式。作品富有張力的敘事,使小人物崇高的精神形象鮮活地站立起來,普通中內蘊的偉大更能直抵人心。

    小說家的非虛構及其他

    小說家的非虛構自然已不是新聞,但小說家寫作的優秀報告文學值得我們分享。《家在古城》是小說家范小青的第一部長篇報告文學。作品寫的是蘇州古城保護更新的題材,其生產方式是非虛構的,但敘事方法則顯示著鮮明的小說化傾向。作者力避此類寫作“工程化”的模式,特別注重在所選的古城保護更新的空間中,提取富有意味的人物故事,通過空間與人物關系的敘事建構基本文本。四川作家羅偉章以小說名世,今年出版了《涼山敘事》和《下莊村的道路》兩部現實題材的報告文學。《涼山敘事》以書信方式展開敘事,在“我”與“你”的“圍爐夜話”中,以細實之筆打開神秘的書寫對象,凸顯其內部發生的巨變。《下莊村的道路》在脫貧攻堅題材書寫中別見異彩。作品主人公毛相林是“全國脫貧攻堅楷模”。而這位脫貧路上的當代“愚公”,“只是一個孩子的身量”。作品沒有用“高大上”的方式塑造人物,而是將人物的故事作了性格化、時代化的還原。沒有宏詞大語,卻盡顯人物的精神特質。小說家的非虛構寫作,帶給讀者新的閱讀體驗,也顯示出報告文學“新人”破圈創造了這一文體寫作的新氣象。

    我們從范小青、羅偉章新作中可以獲得的啟示是,無論是虛構文學還是非虛構文學,都必須注重作為語言的藝術、作為敘事的藝術的審美建構。只有具備了這樣的藝術自覺和藝術再現的能力,作品才能質與文相生、史和詩共構。陳啟文的《血脈》通過田野調查式的尋訪,再現了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群像,歷史的敘事中映照著人性的光輝。辛茜的《我的青海,我的雪原》以散文家的筆調和盈溢的詩意,書寫援青干部的故事和大美青海。紀紅建的《彩瓷帆影》為海上絲路的紀事,千年前長沙彩瓷“帆影”與作者尋訪“彩瓷”遠行的雙線敘事,使作品形成了歷史與現實有意味的對話……這些都是本年度值得我們關注的報告文學作品。

    (作者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東吳學術》主編)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在线精品一卡乱码免费|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99精品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51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观看软件| 99aiav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 无码精品蜜桃一区二区三区WW|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麻豆|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国产情侣大量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13p|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在线看|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精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 国产精品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1000部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 日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京东|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