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歐陽山文學獎揭曉,傳承《廣州文藝》90周年紅色血脈
近日,首屆歐陽山文學獎在廣州揭曉,田耳《福地》、李西閩《小跳蚤》分別獲短篇小說主獎和中篇小說主獎;散文主獎由張煒《定格于青俊——杜牧二十題》獲得;詩歌主獎由霍俊明《屋子里的白鷺(組詩)》摘得;評論主獎頒給了房偉《當代文壇與王小波的經典化》。
今年是《廣州文藝》創刊90周年,以歐陽山命名的文學獎也正式啟動。歐陽山是廣東乃至全國的著名作家,原名楊鳳岐,筆名凡鳥、羅西、龍貢公等,被譽為“領一代風流的世紀大家”,榮獲“中國文聯榮譽委員”金質勛章。1932年,在魯迅先生的指導下,歐陽山籌建“廣州文藝社”,發起成立“廣州普羅作家聯盟”(“左聯”廣州分盟),創辦廣州最早的進步文學周刊《廣州文藝》。
據介紹,首屆歐陽山文學獎評獎范圍為自2020年第一期至2021年第十二期在《廣州文藝》發表的作品,此后每年一屆,旨在推出精品、鑄造廣州文學獎項。歐陽山文學獎分短篇小說、中篇小說、詩歌、散文、評論五大門類評獎,每個門類各設一個主獎、兩個優秀獎。
歐陽山文學獎由歐陽山資料室主任、歐陽山的大女兒歐陽代娜授權同意設立,在《廣州文藝》原已設立十多年的都市小說雙年獎的基礎上舉辦,初衷是為了放大文學期刊的賦能效應,接續文脈,傳承《廣州文藝》的紅色基因,挖掘出更多優秀作家的好作品,用文學作品講好廣東故事、廣州故事。
終評會上,著名評論家、散文家,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作家》雜志主編宗仁發,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等專家對終評作品逐一點評,評選出5部主獎作品、10部優秀獎作品。
專家們認為5部主獎作品充分展示了成熟作家卓爾不群的創作實力,獲獎作品質量上乘,彰顯強烈的現實關懷和時代品格,讓歐陽山的文學精神得以傳承和弘揚。
其中,田耳的短篇小說《福地》站在城市化的浪潮之中回望鄉土,既是城鄉之書、生死之書,也是事關此岸和彼岸的哲思之書。李西閩的中篇小說《小跳蚤》交織著現實與浪漫、傷感與理想,為城市文學搬來一束光,堪稱都市現實題材佳作。張煒的散文《定格于青俊——杜牧二十題》透過時間的云煙,繪杜牧之俊朗飄逸、英挺雄拔。霍俊明的組詩《屋子里的白鷺》詩思靈動,哲思深沉,書寫了鄉土之子面對鄉土遠逝的感觸與懷念。房偉的評論《當代文壇與王小波的經典化》以“史料挖掘機”的強悍,辨認王小波的當代性和經典化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