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沈從文詩歌創作的不期之潮
    來源:北京晚報 | 楊建民  2022年12月27日08:54
    關鍵詞:沈從文

    雖然如許多作家,沈從文早期也有過寫詩的經歷,可時間不長,從發表看,作品亦不算多。后來他的創作,更多以小說、散文揚名。1949年后,他潛心文物研究,終于以一部《中國服飾研究》享譽海內外。

    可在后期的一個時段,有些偶然的,他燃起了詩歌創作的熱情。所用還不是早期的新體,而是有著數千年傳統的舊體。這批作品,表現出頗高的造詣,不僅贏得讀者叫好,還出乎很多人,包括編輯甚至親人的意料。

    沈從文1961年末在黃洋界大樹下。這次江西之行,他開始了古體詩的創作。

    1961年底,中國作家協會和江西省邀請沈從文等九位作家,訪問南昌、廬山、井岡山、景德鎮等地,一面體驗生活,一面進行寫作。沈從文當時有個寫作計劃:即以其夫人張兆和堂兄張鼎和烈士的生平為線索,寫出一部長篇傳記小說。盡管材料已差不多,“只待著手寫,費事處只是如何寫法,尚拿不定主意”。猶豫間,終于沒能完成。小說雖沒有寫成,可這次訪問中,沈從文卻寫出一批古體詩來。寫作緣起,也很有趣。與沈從文同行的作家中,有多位詩人及善詩者:阮章競、戈壁舟、安旗(李白詩研究教授,戈壁舟夫人)、周鋼鳴、華山等。來到這些有故事的地方,激發出詩人情緒,他們揮動大筆,處處留詩,讓擅長小說、散文的沈從文顯得有點無從表達。新華社來的華山出來刺激:沈先生,你不跳舞,又不打牌,那就寫詩吧。沈從文一口答應:好!華山伸出手:那就一言為定。沈從文也伸出手,相互擊掌,無從改悔。

    登臨廬山,面對大好景致,沈從文生發感慨:“含鄱口與望鄱亭,為廬山名勝之一,高踞千余公尺列嶂背脊,舉目遠近松竹各自成林,均如碧玉琢成。”隨即成詩:《廬山含鄱口望鄱亭》:

    巍巍含鄱口,列岫一線青,

    鳥聲聞木末,炊煙起孤村。

    山徑延幽谷,松竹各爭榮。

    我來值嚴冬,天宇適澄清,

    五老背可躡,白云自逐奔。

    遠挹鄱陽湖,煙波十萬頃。

    ……

    此首詩以五言古體,風度嚴整,語言老成精到,顯示出詩人厚實的古典功力;加之情致描敘如畫,由遠而近,由山水到炊煙鳥鳴,鮮活搖曳,讀來拓宕心胸,尤其“天宇適澄清”一句,清爽怡情,著實情景交融,可喜引人。

    廬山“花徑”,是一處有名景致。其地處仙人洞御碑亭附近,相傳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此作詩。沈從文登臨此處:“來時雖值隆冬,山泉鳴琴,野桃含苞待放,且值晚晴,給人印象甚新且深?!边@時,他又玄想起古代大詩人:“晉詩人陶潛,當年嘗預廬山高會,作《桃花源記》時,或亦于山中曾見此花此景,有會于心?”陶淵明、白居易兩位“同以詩名,且同好酒喜琴,一則因論武元衡事,遭朝中權要排斥,貶江州作司馬。一則逢時亂隱居田園,衣食亦難足。但兩人詩歌多比較接近人民,因之人民亦愛之特深?!碑斚戮爸拢瑲v史況味,匯聚交融,豈能無詩?沈從文即筆一曲:《廬山“花徑”白居易作詩處》:

    詩人喜幽獨,拄筇樂攀登,

    不辭跋涉苦,還驚老眼明。

    山泉鳴玉磬,夭桃迎早春。

    眷眷如有懷,嫵媚自成妍。

    清琴鳴一曲,濁酒再酌斟。

    緬懷廬山會,難覓栗里人,

    時遇共寂寞,生涯同苦辛。

    兩賢不并世,各保千秋名。

    佳詩親人民,人民懷念深!

    此詩由“不辭跋涉苦”地拄筇(qióng音,作杖之竹)攀登起筆,描摹眼前“鳴玉磬”的山泉,“迎早春”的夭桃,把遍地景致,用“眷眷如有懷,嫵媚自成妍”刻繪山水花卉神情;“還驚老眼明”來夸飾其見所未見之驚艷,繼而由今敘古,由白居易上溯到陶淵明,認為他們雖然“時遇共寂寞,生涯同苦辛”,可卻詩作接近大眾,因而贏得“人民懷念深”的千秋名聲。

    完成了一批詩作,沈從文既覺意外,又頗興奮。他抄錄一份出來,寄給了也是編輯的妻子張兆和,得意心情,溢于言表:“因為(同行)詩人多,大家寫詩,我也把四十年前老家當拿出試試,結果似乎比黃炎培老先生詞匯略多,比葉老也活潑有情感些些。若是別人寫的,發表在貴刊上,我說不定還要加以稱贊稱贊,以為編者還有眼力!”黃炎培,有名的愛國人士,當時在報刊發表不少詩作;葉老,應該是葉圣陶。四十多年前的“老家當”,是說自己學寫舊體詩,是早年的在舊軍隊時期。那時沈從文不過十來歲,由一個姓蕭的小軍官引導入門。當時詩作,這位蕭姓軍官認為“大有老杜”風味。一個小年輕,筆下居然有杜甫風味,可見運筆的老到程度。可沈從文當然知道這是勉勵,所以在給張兆和的信中回憶當年說:“至于作詩,不過是自己寫來要人和韻,在鄉村中遣有涯之生而已。”“我和了他(蕭軍官)四五十首詩時,就還不知‘老杜’是誰,還以為或者是個郵政局長一類人物!”在與這位蕭軍官的詩作唱和中,“不過事實上這么一來倒練了些基本功,真的到應用時,寫個幾十個字,還比別的題詞容易著手!”

    沈從文內心極活潑,故此說這批舊體詩,假若是他人所作,發表在《人民文學》雜志上,自己“說不定還要加以稱贊稱贊,以為編者還有眼力!”(沈從文文字,常常將一些詞重疊,既顯出溫和又增強效果。)到底是作家,手段富裕,運筆老到。以想象之筆,借以夸飾自己作品,一般人不易用到此角度。

    沈從文早年的舊體詩,應該沒有留存下來,連張兆和也沒有見過。收到沈從文的信及這批詩稿,又讓《人民文學》編輯部看過,張兆和高興地回復他說:“各信及古風均收到。詩寫得很不錯,白塵同志覺得驚異,連我也沒想到。編輯部準備發,除《史鏡》篇外,準備全部發表,但還是征求一下你的意見,如你愿意保留,尊重你的意見。”“白塵”是劇作家陳白塵,當時任《人民文學》副主編。他讀來居然“覺得驚異”,不曾想沈從文還能寫出如此精彩詩作。張兆和信中還對其中幾篇加以評價:“《資生篇》第二、三首和《花徑》寫得真好,確有些老杜風呢!”“其他各篇也都不錯。各詩感舊歌新,不落俗套,寫景抒懷,渾然一體,情真意摯,讀了鼓舞人,也給人以藝術享受。”對這批詩作好處,說得到位。熟悉情況的讀者應當信任這并非家人虛譽,因為張兆和是大學外語系畢業,足夠水準,何況還有陳白塵這樣有學養劇作家的“驚異”。

    這批詩作還引起連鎖反應:“郝芬同志托我轉告你,散文寫好,第一篇請給《人民文學》,因為等了你很久了?!薄啊都t旗》有個編輯(浩然)也來找過你,希望你回來后即電話通知他。這兩個刊物在國內外有影響,寫出來應把最好的給他們。但首先是寫出來。相信你這次一定能寫出幾篇好散文出來。”詩歌之外,《人民文學》散文也約上了,連政治刊物《紅旗》也來約稿,看來外界對沈從文,還是頗有期待的。

    作為親人,張兆和及全家也都為沈從文高興。長久以來,這位寫出過大量杰出小說散文的作家,數年卻稀有文學作品問世,沈從文自己的內心,當然也不順暢。故此張兆和在信中說:“相信你這次一定能寫出幾篇好散文出來。全家都為你高興,問題不在目前寫出多少首詩多少篇文,主要的是心胸開闊,情緒飽滿興致高。這對你身體有好處,也是重新拿起筆來寫出更多好文章的開始。”

    沈從文這次寄給張兆和的舊體詩,《人民文學》以極快速度在1962年二月號刊發出來。除去前面舉列兩首,我們再引述一二,以見詩作水準。《井岡山之晨》(節引):

    雞鳴天初曙,白霧迷清曉,

    不聞鳥雀喧,靜極境轉峭。

    回念思疇昔,心緒如縈繞。

    廿戶秦余民,長與世隔絕,

    山高地貧瘠,市遠人樸質。

    夏寒猶向火,秋收但顆粒。

    忽見山茶開,始知嚴冬逼,

    杜鵑滿山紅,還報春消息。

    四季遞相送,謀生感計拙。

    還溫老杜詩,千載同煎迫。

    第一節寫井岡山清晨景致,精絕。前四句是古人境界,寫來卻展現今天意境。可這般好處,正如他給張兆和信中所言:“遺憾的是有些用典使事精彩、準確,有分量處,近人已不大懂了……”下一節敘井岡山往事,也頗有中國五古詩的質樸渾厚,好讀且耐咀嚼。

    另一首發表在《人民文學》的《下山回南昌途中》,更是這批五言詩的杰作(節錄):

    昔人在征途,歲暮百感生,

    江天渺蕭瑟,關河易阻行。

    王粲賦登樓,杜甫詠北征,

    食宿無所憑,入目盡酸心。

    遙遙千載后,若接昔苦辛。

    由遠處起筆,遙想當年蕭瑟江天,易阻關河,感古代道途艱難;繼以王粲、杜甫作品,體會詩人情境,概敘他們酸楚心情。此節思緒千古,承接當下,轉折之間,真有“老杜”風味。

    除去《人民文學》雜志刊發外,《光明日報》也于1962年3月10日,發表了沈從文一組詩作。這組詩,比較而言,又呈別意,它們基本是贈人之作。所贈者,皆為此次同行詩家。《戲贈戈壁舟同志》《贈安旗同志》《贈阮章競同志》。其中,我們擇選一首短詩《贈安旗同志》,以窺斑見豹:

    蜀中多名士,天地獨鍾靈,

    佳句發芙蓉,開遍錦江城。

    道蘊才詠絮,詩格實近俗,

    新歌贊遺烈,熱情共千秋。

    安旗是四川成都人,所以詩中引“蜀中”“錦江城”標述?!暗捞N”即東晉女詩人謝道韞,她以詠雪詩句為人們傳譽:“未若柳絮因風起”,后世甚至借此稱贊女子才華為“詠絮才”??稍谏驈奈目磥?,謝道韞詩格不高,有些“近俗”,以此來反襯安旗在井岡山博物館的題詩熱情,富有新意。

    這些發表在《人民文學》《光明日報》的詩作之外,其他部分先后發表在《江西日報》《南昌晚報》《星火》等當地報刊。它們幾乎皆為五言古體,按沈從文給張兆和信中的話說:“古體固懂典故多,讀古文熟,又對漢魏五言詩有興趣……”說明自己詩作與古典的承繼關系。“舊詩未嘗不可寫得極有感情,有氣魄,而又不必借助于一些刺激性名辭。會看的人,一下筆即可知道功夫深淺的。裝內行不易成功的?!碑敃r許多寫詩者,喜歡用大詞,即沈從文所謂“刺激性名辭”,這樣的筆法,今天也有不少人喜歡。沈從文詩作,展示似乎質樸,卻清朗自在,來自眼前卻汲取久遠,真正有漢魏五言詩的“不言盡言”風味。

    1949年后,沈從文中止了小說創作。后來雖然努力嘗試,可終于不能延續。此次在江西,偶然之間,他嘗試舊體詩創作,居然成功。后來的日子,他不時運用這種形式,敘情記事、寫錄讀書筆記,甚至以此論述文字書法相互關系……成為他延展精神、生活種種的一條文化通道。

    国产精品模特hd在线|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国产在线91精品入口|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蜜臀久久久久99网站| 久久成人精品视频| 高清免费久久午夜精品| 国产精品人人妻人人爽|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人妻|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久久精品成人影院|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成人小电影在线观看 | 99re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v天天爽|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欧美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浪潮在线|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99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看超|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